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地理合集:第一册
本书标签: 脑洞 

抗日战争经过,艰难曲折的14年抗战,3500万同胞的伤亡

地理合集:第一册

《抗日战争:十四载浴血,山河不屈,铭记3500万同胞之殇》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野心膨胀,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自此,华夏大地陷入长达14年的战火硝烟,历经艰难曲折,承受了难以估量的伤痛与牺牲,3500万同胞伤亡,山河破碎、血泪交织,却也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抗争、英勇御敌的壮丽史诗。

一、局部抗战:烽火初燃,义勇奋起(1931 - 1937年)

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北郊柳条湖一声巨响,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铁轨,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九一八事变”爆发。彼时,南京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东北军奉命“不抵抗”,日军如入无人之境,短短数月,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大片国土沦陷,东北同胞惨遭奴役。然而,民间的抵抗怒火迅速燎原,东北义勇军自发组织,各路绿林豪杰、爱国志士、普通百姓舍生忘死,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打响抗日第一枪,与日寇激战多日,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李杜、冯占海等将领组建抗日义勇军,在冰天雪地、白山黑水间穿梭游击,凭借简陋武器,袭扰日军据点、破坏交通线,彰显中华儿女血性。

1932年,日军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妄图从政治、文化上彻底奴化东北,但抗日义勇军持续抗争,杨靖宇受党组织派遣进入东北,领导抗日联军,在极端困苦环境下,嚼草根、吃树皮,与敌周旋于深山老林,周旋于零下三四十度严寒,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牵制大量日军;赵尚志驰骋松花江两岸,以卓越军事才能打击日寇,让侵略者闻风丧胆,他们是东北抗联脊梁,守护民族尊严,即便孤立无援、缺衣少食,依旧顽强抗争,成为局部抗战中闪耀的精神旗帜。

在华北,1933年日军进犯热河,长城抗战打响,宋哲元部二十九军“大刀队”夜袭敌营,寒光闪烁,手刃日寇,《大刀进行曲》传唱四方,鼓舞全国士气;1935年,日军炮制“华北事变”,妄图制造第二个“满洲国”,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一二·九运动”爆发,青年学生振臂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游行示威,唤醒民众抗日热情,各界爱国人士团结一心,为全面抗战凝聚精神力量,局部抗战虽艰难,却如暗夜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二、全面抗战:同仇敌忾,浴血御敌(1937 - 1945年)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枪炮声划破夜空,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后向卢沟桥守军开枪射击,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面抗战正式爆发。次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呼吁“全民族实行抗战”,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携手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淞沪会战率先打响,日军妄图速战速决,攻占上海、威逼南京,国民党军精锐尽出,百万将士奔赴前线,在街巷、在滩涂、在工厂,寸土必争,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背水一战,以血肉之躯筑起“孤岛”防线,与日军激战四昼夜,中外瞩目,彰显抗战决心;南京保卫战悲壮惨烈,虽因实力悬殊城破,但十余万官兵浴血奋战,谱写忠义悲歌,而后日军制造惨绝人寰“南京大屠杀”,超30万同胞遇难,尸横遍野、江水泛红,民族之痛刻骨铭心。

太原会战中,平型关大捷如一道曙光振奋人心,八路军115师设伏,歼灭日军精锐坂垣师团一部千余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谬论,提振全国军民信心;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以敢死队冲锋、巷战肉搏,毙伤日军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鼓舞军民士气;武汉会战,中日双方投入兵力超百万,战至最后一刻,虽武汉终陷敌手,但日军“速战速决”企图破灭,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战重要力量。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花样百出,华北平原、太行山区、江南水乡处处是杀敌战场,百姓全民皆兵,“村村像堡垒,户户是哨所”,***指挥百团大战,出动百余个团,对华北日军交通线、据点大规模破袭,毙伤俘日伪军四万余人,沉重打击日军“囚笼政策”,彰显敌后军民抗战伟力。

正面战场亦未松懈,长沙会战历经三次,薛岳巧用“天炉战法”,层层消耗日军,毙敌数万人,保卫长沙;滇西抗战,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滇西,翻山越岭、浴血奋战,强渡怒江、攻克腾冲、收复龙陵,打通滇缅公路,保障国际援华物资运输,与盟军并肩作战,展现大国担当与抗战坚韧。

三、抗战胜利:山河重光,铭记伤痛

1945年,国际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欧洲战场纳粹德国覆灭,太平洋战场美军对日反攻强劲,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关东军土崩瓦解。在中国战场,国共两党军队与民众持续反攻,敌后根据地不断收复失地,正面战场进军华南、华中,收复南宁、桂林等城。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历经14年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终迎胜利,山河重光,欢庆之余,3500万伤亡同胞数字沉重如山,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城市乡村满目疮痍,抗战胜利是用鲜血与生命换来,铭记伤痛,是为砥砺前行,守护和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抗日战争14年,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胜利征程,从东北义勇军初燃烽火,到国共携手全面抗战,敌后与正面战场协同,军民齐心,在血与火中不屈抗争,用生命捍卫国土、传承民族精神,那3500万同胞牺牲化作丰碑,铭刻于历史长河,警示后人珍视和平,守护祖国繁荣昌盛。

上一章 世界六大国家最大行政区对比,新疆只能排第五,第一名比印度还大 地理合集:第一册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中国四大无人区,这里没有诗和远方,只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