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念逢春
本书标签: 现代  原创作品  原创女主   

第六章惊蛰.白前

念逢春

第六章 惊蛰·白前

(184章总第6章,约3.3万字)

时间:2017年2月8日—2月11日(惊蛰节气前后三日)

主线:惊蛰雷声惊醒旧事 副线:父辈债务全面引爆 暗线:184页第6页“白前”

————————————————————

目录

01 惊蛰第一声雷

02 白前汤里的血签

03 俞父归来

04 债务清单

05 推土机第三次逼近

06 聋婆婆的账本(1953—2009)

07 夜探冰窖

08 紫苏酱换地契

09 惊蛰夜吻

10 184页第6页

11 尾声

————————————————————

01 惊蛰第一声雷

2017 年 2 月 8 日凌晨 2:07,老城上空滚过春雷。

雷声像一把钝刀,劈开连日阴湿。

护城河冰层彻底解体,碎冰撞击桥墩,发出密集的“咔嗒”声。

俞念在书坊二楼被惊醒,赤脚跑到窗边——

河面浮着一层薄雾,雾中漂来一盏旧纸灯,灯罩上写着褪色的“俞”字。

她心脏猛跳,那灯是父亲 2009 年离家时带走的那盏。

02 白前汤里的血签

天刚亮,周逢青在药铺后院熬白前汤。

白前 9 克、桔梗 6 克、甘草 3 克——治咳降气,亦能破血。

汤滚时,锅底漂起一张卷起的血签:

“2009 年 3 月 6 日,俞敬之借春溪集团叁拾万元整,以地契、书坊、药铺为押。”

落款红指印,旁边一行小字:“惊蛰日生效”。

周逢青指尖发冷——原来当年俞父并非单纯赌债,而是与春溪集团做了交易。

03 俞父归来

上午九点,一辆外省牌照的破旧别克停在巷口。

车门打开,走下一个佝偻男人——俞敬之。

八年未见,他头发全白,左手无名指缺了一截,怀里抱着一只褪色的帆布包。

他站在书坊门口,不敢迈进,只把帆布包轻轻放下,像放下一段不堪的过去。

包里是一叠发黄的借条、一只缺口的紫砂壶、一张崭新的身份证。

身份证有效期:2017 年 2 月 8 日—2027 年 2 月 8 日。

“念念,爸回来还债。”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玻璃。

04 债务清单

俞父在书坊柜台摊开全部借条:

① 2009 年 3 月 6 日 春溪集团 30 万 抵押:地契 + 书坊 + 药铺

② 2010 年 11 月 地下钱庄 8 万 利息滚至 27 万

③ 2012 年 7 月 私人债 5 万 利息滚至 13 万

总债务:70 万整。

他抬头,目光浑浊却倔强:“当年想用 30 万翻本,结果越陷越深。现在连本带息,我认了。”

俞念攥着那张血签,指节泛白:“拿什么认?”

俞父从包里拿出一只钥匙牌——“北城冰窖 06 号”。

“冰窖里还有 1953 年的老酒,一共 184 坛。按市价,每坛 4000,能抵 73 万。”

05 推土机第三次逼近

下午两点,惊蛰雷雨未至,空气闷得发狂。

三辆推土机轰鸣着驶入北闸口,履带碾过雨水浸透的青石板,溅起黑泥。

西装男举着扩音器:“最后 24 小时,不签即强拆!”

居民们自发聚集,手里举着 1953 年地契复印件,像举着一面面旧旗。

小六开直播,镜头扫过推土机,弹幕狂刷:

【惊蛰打雷啦!强拆现场!】

【紫苏小哥哥呢?】

周逢青站在人群最前,手里握着一只铜秤盘,秤砣上刻着“1953”。

他朗声:“1953 年文化保留区条例,三分之二原住民签字方可动迁——现场 47 户,已签字 32 户,缺 1 户。”

西装男冷笑:“缺的就是你们书坊和药铺。”

06 聋婆婆的账本(1953—2009)

傍晚,聋婆婆把俞父、周逢青、俞念叫进糖水铺后屋。

后屋堆满旧账本,纸张泛黄,墨迹褪色。

婆婆从最底层抽出一本蓝色硬皮账册,封面写着:

“1953—2009 北闸口街区收支”

翻开,第一页夹着一张地契复印件,上面盖着“文化保留区”红章。

婆婆指着 1993 年 12 月 31 日的记录:

“你爸当年为了保住这条街,把地契抵押给银行,换得十万块,补了街坊们的窟窿。”

俞父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凉地砖:“我对不起大家。”

婆婆用锅铲敲他后背:“跪有什么用?把债还清才是男人!”

07 夜探冰窖

深夜,雷雨交加。

俞父带路,周逢青、俞念、小六、聋婆婆五人冒雨前往北城冰窖。

冰窖建于 1953 年,废弃多年,铁门锈迹斑斑。

钥匙插进锁孔,“咔哒”一声,门开,寒气扑面。

手电光扫过,一排排陶坛整齐码放,坛身贴着红纸条:

“1953 老酒 俞”

聋婆婆用拐杖敲坛壁,回声沉闷:“真货。”

小六拿手机扫码估价,每坛 4000—4500,总价 73.6 万。

俞父却摇头:“留 184 坛,只卖 70 坛,剩 114 坛留作街坊庆功酒。”

08 紫苏酱换地契

2 月 9 日清晨,惊蛰雷声再次滚过老城。

北闸口街口搭起临时长桌,桌上摆着 70 坛老酒、70 罐紫苏酱。

周逢青代表街坊与春溪集团谈判:

“70 坛老酒抵 70 万债务,剩余 3 万以紫苏酱抵;

书坊、药铺、糖水铺、裁缝店全部保留,推土机退出。”

西装男犹豫,聋婆婆端起一罐紫苏酱,打开盖子,香气冲天:

“尝一口再说话!”

西装男被香呛得眼泪直流,终于点头。

推土机倒车,履带碾过雨水,发出不甘的“咯吱”声。

09 惊蛰夜吻

2 月 10 日夜,惊蛰正日。

护城河两岸,老柳抽出嫩芽,春雷在远处低吼。

书坊内,炭火将熄,白前汤的药香与紫苏酱的酸甜交织。

俞念把第 6 页空白手账摊在案几,笔尖蘸墨,写下:

“惊蛰·白前——雷声破晓,旧事破土,新芽可待。”

写完,她抬头,正对上周逢青的目光。

雷声滚滚,他忽然低头,吻住她。

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带着药味与酒香的深吻。

俞念僵了一秒,随即踮脚回应。

窗外,第一声春雷炸响,像替他们心跳盖章。

一吻结束,两人额头相抵,呼吸交缠。

周逢青低声:“第 6 章写完,后面还有 178 章,我慢慢写,你慢慢看。”

俞念笑,声音轻得像春雷余韵:“那就慢慢到老。”

10 184 页第 6 页

2 月 11 日清晨,惊蛰雨停,护城河水面如镜。

俞念把第 6 页手账折成细条,塞进药箱暗格。

暗格里,已静静躺着 6 封未寄出的“节气信”。

周逢青把最后一罐紫苏酱放到聋婆婆案板上:“婆婆,留到第 184 章再开。”

婆婆笑得见牙不见眼:“好,留到我拄拐杖跳广场舞那天!”

11 尾声

午后,冰窖口,俞父把 70 坛老酒搬上卡车。

卡车启动,发出低沉的轰鸣,像替旧时代送行。

俞父回头,朝书坊深深鞠了一躬:“剩下的债,我用余生还。”

远处,推土机缓缓驶出北闸口,履带碾过雨水,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

辙痕里,春草正悄悄发芽。

——第六章·惊蛰·白前(完)

上一章 第五章雨水.紫苏 念逢春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春分.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