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三面环山,比皇城要凉快许多,用过午膳之后,刘婵玥便在凉亭中乘凉,小橙子来找她汇报事宜。
“见过皇后娘娘。”
“不用见外,免礼。”
“今日奴才前来是有一些后宫事务需要皇后娘娘拿主意。应皇上的要求,挑选了一些新的宫人去照顾小皇子,皇后看看要留用哪些人?”小橙子将名册递给刘婵玥,还贴心地为她介绍。
刘婵玥指了指名册:“就按你说的,找几个做事勤快仔细的人便好。”
“行宫还有些宫殿没有分配完善宫人,要如何挑选?”刘婵玥又和小橙子协调了一番,小橙子感叹:“如今主子都是皇后娘娘了,时间过得真快。”
“不管我身处于何种位置,你都是我最信任的人。”
“皇后说的是,不管皇后身处何位置,奴才都愿意做你的左膀右臂。”
“有你这句话我便安心了。”
“还有一事,有宫人说静太妃近来身子好了许多,人手虽然不缺,但是也不多,皇后娘娘如何看?”
“你挑选几个机灵的去伺候吧。话说我也该去看看她了,前些日子一连串的事情倒是有些怠慢了。”
“皇后说的是,奴才帮娘娘备下些礼物吧。”
“那就有劳小橙子取一些来。”
“奴才这就去。”
小橙子很快拿了一些补身子的名贵药材,刘婵玥也让丁香备了些首饰,便随着丁香一道去看望了静太妃。
静太妃本就生得慈眉善目,见刘婵玥来了和善一笑,更显得她仁德宽厚。“皇后来了,快坐。”
“前些时日听闻太妃患病,但是由于一些事情耽搁了,未曾前来探望,还望太妃莫要放在心上。”
“皇后见外了,我年纪大了,患病是常事,皇后无需放在心上。倒是皇后诞下皇子,老身未曾去探望才是不敬。”
“太妃过虑了,我让内务府多派了些宫人过来,方便照料太妃。”
“皇后有心了,老身深感欣慰。我本想过几日过了病气去看望小皇子,如今皇后来了正好。我准备了一些礼物送给小皇子,还请皇后娘娘笑纳。这些礼物是楚王在宫外寻到的稀奇玩意,虽然不贵重,但是也是一番心意。”
“楚王和太妃的心意我收下了,多谢。我也给太妃带来了些礼物,是一些补身子的药材,还有一些首饰,希望太妃喜欢。”
“皇后赏赐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刘婵玥和静太妃寒暄了一阵,交换了礼物之后便回去了。
君元灏虽然跟着静太妃去行宫避暑,但是并非每日都待在行宫,因为他身份特殊又没有实权,宫人和侍卫也没有过多束缚。这一日,君元灏一早便坐了马车,来到了梁王府。
梁王好生招待,两人喝茶聊天,说起了宫中的事情。君元灏说道:“如今炎热,皇上带着后宫妃嫔去了行宫避暑,倒也闲适。”
梁王说道:“行宫三面环山,峡谷之处又有一处湖泊,确实是避暑的好去处。不过山地的安防便比不上皇宫了。”
君元灏意味深长地说道:“皇太后薨逝之后,吊丧期间许多宫内的事务都搁置了,天时地利,就差人和了。”
“徐家坏事做多了,她的死算是报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如今徐羽卿和皇太后都没了,徐家也逐渐没落了,梁王可是解气了?”君元灏笑着问道,分明是在试探梁王的态度,梁王并未直接搭话,而是抿一口茶。君元灏眼睛微微眯起:“想要上山擒老虎可不是一件易事,若是当下罢手退出还来得及,若是上了山,可就没有下山的路了。”
“正是因为她死了,所以才无法弥补。徐家没了,还有后起之秀,皇上重视的永远是商凛、宇文善、赫连城那些后辈。我们这些老骨头,他是再也看不上了,如今我这手中的兵权,皇上也想法子在拿回去,再等些日子怕是.....老夫当下的处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君元灏闻言彻底放心了,他微微一笑,唇角一勾。“承蒙王爷信任,本王必然不会辜负。还有一批兵器近期会混在商队中进入皇城,麻烦令公子打点打点。”
“这是自然。”
刘婵玥陪着念儿刚刚午睡起身,小橙子带着宫人便来了。“小橙子,怎么带了这么多人?”
“回皇后娘娘,皇上经过和礼部还有国师商议,决定下个月准备封后大典,所以命奴才前来为皇后娘娘准备大典的服饰。皇上知晓娘娘喜欢民间的手艺,所以让奴才找了最好的苏家布庄承办,奴才此番前来是请娘娘挑选样式和饰物图的。”小橙子说完,身后的宫人便将布料和样式都呈送上来。
刘婵玥摸了摸布料的成色,都是最好的,样式的图谱繁多,她看得有些眼花缭乱。
小橙子见刘婵玥半天也没有选中,连忙开口:“这些样式如果娘娘都不喜欢,奴才回去让他们重新画。”
“这倒是不必,这么多样式自然会有心悦的,不用再麻烦了。”刘婵玥仔细翻阅图谱总算是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
“皇后娘娘的眼光极好,奴才也瞧着这一套是最好的。”
刘婵玥笑了:“就属你嘴甜。”
这一日,午觉之后刘婵玥便去了景德殿帮着君元宸处理一些折子。君元宸在一旁看公文,刘婵玥在一旁整理,两个人偶尔说说话,默契相合。
“每年的夏季都会有洪灾发生,今年也不例外,虽然堤坝修建好了,但是流民不好安置。”
刘婵玥说道:“百姓们因为水患流离失所,去哪里都会被人看不起,自然是不愿意离开的,况且土地也没了。”
君元宸笑了笑:“你倒是能和他们共情。对了,封后大典的时间定了,内务府可告诉你了?”
“已经派人来为我选择衣服款式了,多谢皇上。”
“这是你应得的,从改革以来我选择了一些新人去礼部任职,我将他招来和你说说封后大典的礼仪安排。”
“甚好。”
很快礼部的新人便来了,是一个器宇轩昂的青年,看上去很是稳重。礼部侍郎说道:“微臣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
“免礼吧,你和皇后交代一下封后当日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免疏漏。”
“是。”说完,礼部侍郎便和刘婵玥交代当日的流程。从祈福到封后的仪式,连该说的话都事无巨细告知了她。
刘婵玥一一记下之后他便退下了。“这位新任的礼部侍郎心思倒是细致,考虑很周全。”
“确实,以前的老臣都是跟着父皇的,他们经历了六郡之乱,或多或少都有功劳在身上,所以做起事情比较散漫。加上各自背后的势力各不相同,在朝堂上都是互相不对付,朕一直想着提拔一些新人。虽然新人做事比较生疏,在经验上比不过老臣,但是他们做事有板有眼,这才是治国该有的样子。”
“皇上考虑的是。”
“说起心思细致还是比不上你。”
“女子本就比男子细心一些吧,皇上,你可有考虑让女子为官?”
君元宸沉吟片刻:“也不是不可以,确实有许多不乏有才学的女子,特别是那些书香门第的。”
“对啊。”
“这件事待朕和商凛好好斟酌一番才能下抉择。”说完,君元宸伸手将刘婵玥揽入怀中。“没想到和你谈这些政事也格外舒心,朕从未和朝臣之外的人聊过这些。”
“皇上若是不嫌弃,今后我和皇上多说一说。”
君元宸宠溺地看着刘婵玥:“你时刻都和朕站在一起,这是最令朕宽心的。”刘婵玥笑了笑,伸手回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