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着刘婵玥前往骊山行宫的车驾不过一日便到达了行宫,出乎她意料的是,南宫靖宇竟然先她一步到达。当时和他约定好,为了防止骊山一行再有风险,他去离国搬救兵回来。现在他竟然已经回来了,刘婵玥倒是更好奇他从离国带了什么能人异士。
刘婵玥来到南宫靖宇的住处,见他此时身后跟着几名女子,也正在向殿门走去。她迎面便看见他,又不自觉地向前迈了几个步子,笑容也愈发收不住。他的眼睛里亮亮的,也是包含了无数期待和盼望,便赶紧了几步,走到刘婵玥的面前。
他和她不约而同地将手放在对方的腰上,想要将对方拥紧,可一瞥眼看见四处站着的宫人,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碍于礼制,只能分开。
“你从离国带回来的那些人,都安顿好了?不过骊山行宫可不比皇城,这还要劳烦你去想办法安置。”
“无碍,此次我从离国带回来的那些人,都在这里了。”他说完便转身,让刘婵玥看向他身后站着的六名女子。那六名女子统一穿着素净的白袍,向她下跪行礼。“听闻玥玥需要相助,母妃特意从离国的巫人中挑选六名能力超凡的大巫,和我一起披星戴月赶回来。”
刘婵玥惊讶地看着那六名女子“去离国一趟就带了六个人回来,婆婆还真是不把孤当外人啊。”
那六人中领头的那人笑了起来。白澜说道:“陛下不用担心,我六人自幼在离国修习巫术,再由皇贵妃悉心调教。以一敌百,不在话下。”
刘婵玥又看向南宫靖宇,他眉目舒展,毫不担忧的模样。她握住南宫靖宇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此次一行,想必是风餐露宿,还真是辛苦你了。”
“风餐露宿又如何?风餐露宿是我向来羡慕的仙人行径。此次不仅帮了玥玥,还当了一回仙人,可谓是一举两得。”他油嘴滑舌到这种地步,也是没救了。“刚才抵达行宫的时候,见这里的戒备比以往都要更加森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昨晚有人借着骊山的一条小径,妄图偷袭骊山行宫。与此同时,那批人又杀了三名宫女,再伪装成她们的模样,在孤洗漱之时妄图行刺孤。上林苑曾经截获的信件写着子时行刺孤,而那三名宫女行刺孤的时间也正好是子时。不出意外的话,她们和王松明是一伙的,里应外合,传递消息。不过孤无碍,这伙人的主谋都已经被抓获,咱们等待他们的审讯便是。”
魏萱得知刘婵玥在这里,不一会儿也带着禁军赶来。
刘婵玥说道:“发生了什么事,孤已经在来的路上得知了。”
“陛下是否已经了解骊山行刺的主谋是谁?”
看她的神情,刘婵玥便知道她心中那个疑惑更加明了。“这不是很明朗了吗?是谁从孤登基以来就对孤不满,是谁原本手握兵权,却被孤借故收走。又是谁曾经拥兵自重,得人拥戴,却被孤严加防范,从而心有不满。那个人,不就是安王吗?”
魏萱笑了笑,眼中却有狠厉之色。“如今,他已经是罪臣谢晋。”
“过几天就是祭祀了,在此之前孤想要举办一场宫宴,用以犒劳此次随着圣驾前往骊山的官员。安王被捕的消息先暂时不要声张,查好是谁在为他提供兵力,但是先不要惊动了各方势力。”
“明白。”
“一路赶来想必你也累了,你去休息吧。明日宫宴,不要来迟。”
南宫靖宇在刘婵玥的身后说道:“是。”
隔天宫宴,刘婵玥见不过多时,随行骊山的官员便到齐了。刚刚开宴的时候,大家看起来其乐融融,可是刘婵玥她却知道,这些人之中必定有人会好奇为何她还能高坐于正席,必定有些人会因为她没有在昨日的刺杀中倒下而心生恐惧。
魏萱迈入殿内的时机恰到好处,彼时已经酒过三巡,大家或多或少都放松了警惕。魏萱迈着大步进入殿内,随即向刘婵玥下跪,大声说道:“启禀陛下,臣日前在骊山脚下发现一伙轻骑兵准备夜袭骊山行宫。臣已经将他们俘虏,现在已经押到行宫大牢,等陛下审判。”
刘婵玥问道:“魏卿可知,是何人胆敢谋反?”
“回陛下,正是安王谢晋。他数月前安排方士王松明来到陛下的身边,妄图和其里应外合,传递宫中消息。陛下行到骊山行宫之前,他又令人杀掉原先在行宫服侍陛下的份儿、岑儿、漓儿三名宫女,再以自己豢养的杀手取而代之。依照安王的计划,他原本想让那三名宫女在服侍陛下洗漱时刺杀陛下,再让人借道上骊山,占领骊山行宫。”
魏萱说完,听到后大气不敢出的人大有人在。此次刘婵玥特意挑选了向来在朝中为中立派,或者是有向其他势力倒戈倾向的官员和她一道随行,一是要暂时让他们远离自己在京中培养的势力,二是要借此骊山之行,拉拢或打压这些墙头草。
如今敢反叛她的安王是什么下场,他们理应在最前排的席位上看得明明白白。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生出二心。
刘婵玥说道:“传国玉玺并非在骊山行宫,而是在皇城——安王所图的若是弑君篡位,何以自己攻入行宫,却未曾染指皇城呢?”
“回陛下,安王前往骊山时所携带的兵力不多,皇城又守卫森严,若是强攻,难如登天。臣斗胆猜测,安王在京中也有内应,这些人在皇城中和安王暗中约定,若是见安王占领了骊山,便以此为原因劝禁军打开城门,拥立新帝。”
刘婵玥仔细观察着宫宴上那些官员的反应,有些人一听魏萱说皇城中有人是安王的内应时,那急着撇清自己的样子甚是好笑。
刘婵玥笑了笑,让声音放大。“众卿家也听到了,有人想要趁着孤在骊山的时候,弑君夺位,坐拥江山呢。安王能如此胆大包天,不知是和在座的哪位权重串通,来合谋篡夺孤的江山呢?”
中书舍人元政首先走到殿中向刘婵玥下跪,表明态度:“此等逆臣乱政之事,陛下需要严加审理,我等愿此生辅佐陛下,为陛下肝脑涂地。”
元政是辅佐过先皇的老臣,在朝中颇有威望。他表态之后,不少官员都表态,纷纷表示要为刘婵玥效犬马之劳。
刘婵玥说道:“若是安王谋逆一事真的和众卿家无关,那孤便可以安心了。传孤诏令,安王谋逆一事事关重大,令刑部严查此事。若是谋逆属实,安王凌迟处死,与此相关的一干人等全部抄家流放。京中涉安王谋反案的官员们也不例外,若有人和安王的谋逆案有所牵扯——一律按谋反处置,重则斩首,轻则流放苦寒之地,永世不得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