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几乎将林凌的长公主的配置拉到了顶点,赵祯下令重新修建了公主府。
她的岁俸只比随国长公主(太宗之女,赵祯的姑姑)少十贯,还有封地的收入,可以说林凌算得上是一夜暴富。
郡主府里来往的宾客络绎不绝,全都是来恭贺她的,顺便打探一下,她有没有仿汉时馆陶、平阳两位公主行事的打算。
如果她愿意,他们也愿意把自家孩子带来给林凌挑选一下。
林凌委婉着推拒了,道: “我累了,青莲,送客。”
这些贵妇人只得面面相觑着,从郡主府离开。
“唉!”林凌莫明叹了口气,又猛地站起来,“走,青莲,我们去趟书局。”
她开的这家书局的名字就是叫“书局”,主要售卖的产品就是低廉又便宜的书。
不只是各色的话本子,还有其他种类的书,比如科举要用的四书五经。
开业一个月后,许多人想买些少见的珍贵书籍,又买不起,便来“书局”碰碰运气,恰好林凌这里藏书众多,便是印都不贵。
书局的管事姓秦,是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她提议道:“ 东家,咱们可以在书局门口立一个牌子,那些书生想要那本书,便在牌子上写下来,其他同样想要这本书的人便在后边写'正'字,若是三天内有五十人想要这本书,咱们便印。”
“若是没那么多人想要呢?”林凌问。
秦管事道:“那便再提一点儿价格,涨一二文,也把书给印出来。”
林凌含笑点头:“既然你是管事,书局便全权交由你来管理,我信任你。”
秦管事重重地点了头。
之后,她经营着书局,按薄利多销的方式来,每个月的收益都很不错。
挨家铺子转了一遍,林凌便去了四福斋,她好些日子没来这儿了,乍一进来,还觉得有几分新奇。
郦家重新装饰了四福斋,比之夏日,更显得缓和温馨。
“郡主……不,该改口叫长公主了。”乐善笑吟吟的走过来,引着林凌去里边坐。
林凌笑着横了她一眼,问她:“你家给你姐姐找夫婿,有挑中的吗?”
乐善娇哼一声,道:“那些凡夫俗子,没甚学识,出口更是粗俗,哪配的上我姐姐。
不过呢……”
她故意卖关子,引得林凌好奇的看她,乐善才继续说, “不过呢,大姐姐倒是有些苗头。
便是那个叫桑延让的穷举子,真想不到,他竟与大姐姐有过一面之缘。”
“怪不得呢。”林凌含笑调侃,“我说这桑郎君怎么便认准了四福斋,他写的那话本子很不错,潘楼也是要的。”
正说着,话题的中心寿华走了过来,林凌和乐善对视一眼,默契的捂着嘴笑了起来。
寿华抬眼瞪了小妹一下,有些羞涩问道:“乐善又说了什么?”
“别污蔑我们五娘,她可什么都没说。”林凌眨眨眼,假装正色道。
“不过啊。”两人皆看向林凌,她托着下巴说:“我觉得桑郎君人不错,对小孩子极有耐心。他很学问不错,我拿着他们几人的诗文给我兄长过目,我二兄说,他们几人考中进士绝没有问题。”
“真的啊?”郦娘子神出鬼没,她双手合十,朝着一旁连连鞠躬:“谢天谢地,多谢神佛保佑,我郦家要有个进士女婿了。”
寿华看向母亲,脸红道:“娘,别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