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都风平浪静,但罪证一查清,赵祯便气的不得了——他头一次知道,这些瞧着人模人样的相公们,私底下竟然做出这种事情。
有的抢占百姓田地,有的子孙亲戚逼良为妾,有的买凶杀人,有的抛妻弃子。
第二日,赵祯便在朝堂上发落了一群人。
也是借着这个由头,杜仰熙状告虞椎义抛妻弃子,虞夫人雇凶杀人。
他是在那次虞秀萼将他的母亲带到虞府后才发现端倪,过后他从母亲那得知了真相——原来她不是自己的生母,而他的生母已被虞椎义夫妻两人害死。
子告父是桩大事,尤其涉及到的人员还是探花郎和副丞相。
赵祯亦是有些为难。
林凌吐槽道:“他不过是爽了半刻钟,有什么资格说是杜仰熙的父亲啊。”
青莲对林凌的口出狂言已经很习以为常了,她默默着附和道:“确实如此,是杜探花生母生下他,又是其养母抚养了他,那虞椎义的确只……嗯,虞椎义没什么用处。”
赵祯处置了虞椎义,将他贬了官,虞夫人也被流放。
但这不意味着杜仰熙便能安然无恙,其余进士都陆续授了官,只有他,依然还没个消息。
带着妻子一块去华阳县赴任的桑延让来向林凌辞行——不管是曾经的提携,还是他上任的地点,桑延让都得来长公主府走一趟。
毕竟做官的人,至少都要圆滑一些,知恩图报是项好品德,桑延让不能没有。
要不然他的官途绝不会走得顺畅。
桑延让对华阳县了解得不多,他还没实地看过这地方,若是现在要他说出个一二三来,他也做不到。
但桑延让性子认真,他对着林凌保证:“长公主殿下,下官一定会做个好官。”
……
临走前,桑延让问起杜仰熙授官的事情。
林凌平静道:“这都得看官家的意思。”
赵祯总要冷一冷杜仰熙,毕竟现在外头传的是子告父,而不是为母伸冤。
桑延让叹气道:“若是叫那么个人耽搁了元明兄的前程,真让人不知该说点什么才好。”
“杜探花文采斐然,国之栋梁,若是为这种小人所累,确实不应当。”
多了林凌也没再说,不过她还是提点了句:“杜探花本是为母伸冤,连自身前程都置之不理,实乃大孝。”
桑延让眼睛一亮,忙喜道 :“多谢长公主教诲。”
她挥挥手,示意桑延让退下,接下来几日,便有在潘楼饮酒作乐的学子就杜探花究竟是大孝还是不孝做出来辩论。
有的说杜仰熙不孝,有的说他是大孝,后来又延伸成为爹和娘哪个更亲。
再后来这些什么话都敢说的学子们又涉及到了赵祯——讨论生恩重,还是养恩更重。
大宋的文学创作环境一向宽松,为了佐证自己的观念,各学子门又是作诗,又是写时论,竟然也有几篇写得极好的文章。
直到杜仰熙写出一篇悼念亡母和感念养母的文章,催人泪下的程度堪比李密的《陈情表》。
这篇文章算是将这件事推上了高氵朝。
作者2.0走一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