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轻轻抚摸着手中崭新的军装,粗糙的手指划过挺括的衣料,鼻尖突然一阵酸涩。他告诉自己,或许是风沙迷了眼,可心底却清楚,这份突如其来的感动源于更深处。爷爷生前常给他讲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时候,先辈们连一身像样的军装都难以奢求,只能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在枪林弹雨中拼死抢夺武器。而如今,轮到自己穿上这身军装时,那位用生命守护家国的老人却已不在了。78岁的高龄,本该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年纪。然而,当国家需要的时候,爷爷毅然选择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最终将生命永远留在了那片异国的土地上。这一刻,大铁望着手中的军装,仿佛看到了两代军人跨越时空的传承,也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荣光。
"嘿,小同志,想家了?怎么一个人在这儿抹眼泪呢?"一只宽厚而粗糙的手重重地落在大铁肩上,把他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个身形魁梧的汉子正笑眯眯地望着他。这人脸上有道明显的伤疤横贯脸颊,皮肤黝黑发亮,浑身散发着军人特有的硬朗气质。"没什么,就是心里有点难受。"龚子真揉了揉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你是龚子真吧?"对方上下打量着他问道。"是的班长,我叫龚子真。""哈哈,对喽!我就是你班长张强。"张强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变得温和起来,"刚到部队难免不适应,这是正常现象。不过我看你这小伙子挺有骨气,能主动找我说话,挺好!"说罢,张班长豪爽地笑了两声,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背影依旧那么挺拔有力。
"所有人,准备上车!"传令兵气喘吁吁地在站台上奔跑呼喊。1950年初冬的一个清晨,寒意尚未完全散去,淡淡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这座新建的火车站。新中国成立才一年多,百废待兴,现代通信设备还很稀缺,重要的指令只能依靠人力传递。传令兵那急促的声音在静谧的空气中回荡,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却已满头大汗,手中紧紧握着一份电报,那是从北京发来的紧急命令。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呼喊,原本安静候车的人们纷纷转过头来,眼神中带着好奇与疑惑。车站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此起彼伏的应答声、急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为这位年轻的传令兵打着节拍。老站长李伯主动帮他向远处的人群传达消息,他戴着瓜皮帽,声音洪亮有力:"乡亲们,听好了!"几位戴着列宁帽的年轻人则忙着疏导人流,维持秩序。广播喇叭里不时传来沙哑的提示音,与传令兵的呼喊声相互呼应,整个车站瞬间热闹非凡,却又有条不紊。月台上,几盏昏黄的路灯还在亮着,映照出人们忙碌的身影。不远处,一列蒸汽机车正缓缓进站,烟囱里冒出的白烟与晨雾交融在一起。这一幕,既充满生机又透着时代的印记,让人感受到新中国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ps:原作者催更了,写一写,手机的屏碎了,还没法换,谁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