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主的降生如同破晓之光,为宫廷带来融融暖意。
赵宗全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悦,虽未亲至,赏赐却如流水般送入东宫:和田玉如意、赤金长命锁、江南进贡的软烟罗……件件皆显天家恩宠。
王若弗抱着刚出生的小姑娘,小脸又白又圆,没哭,但嘴里一直有哼哼唧唧的声音,一眼就令人爱到骨子里。
就连如兰,华兰看了也说,果然是挑着长的。
乳母精心挑选了三个,都是身家清白、奶水充足的妇人。
墨兰亲自看过,最终选定一个眉目慈和的周氏。
“小郡主胃口可好?”墨兰倚在床头,看周氏抱着女儿轻声哄喂。
“好着呢!”周氏笑答,“每顿能吃大半盏,吃完便睡,乖巧得很。”
果然是个省心的孩子——除了出生时折腾那一下,平日几乎不哭不闹,吃饱就睡,醒时也只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四处看,偶尔吐出个奶泡泡,惹得宫人们心都要化了。
赵景翊下朝归来,常连朝服都来不及换,先来看女儿。
这日正瞧见小郡主醒着,父女俩大眼瞪小眼地对望。
半晌,赵景翊忽然笑道:“墨儿你瞧,她是不是在瞪我?”
墨兰凑近一看,果然见小丫头抿着嘴巴,眉头微微蹙着,一副不大高兴的模样,不由失笑:“谁让殿下胡子扎着她了?”
原是赵景翊今早刮胡子时留了少许青茬,方才蹭到女儿嫩乎乎的脸颊,惹得小郡主不满地嘟嘴。
赵景翊忙后退些,指尖轻抚女儿细软发顶,语气宠溺:“小小年纪脾气倒大,往后不知要娇惯成什么样。”
话虽如此,眼底笑意却藏不住。
墨兰生产后身子恢复得快,五六日便能下地走动。这日正抱着女儿在窗边晒太阳,忽听宫人来报:桓王妃来了。
自桓王解禁后,尚氏还是头回登门。
墨兰心下诧异,面上却不显,只让人请她进来。
尚氏带着厚礼,言说是贺小郡主之喜。
她瞧着比从前清减许多,眉宇间带着挥不去的愁绪,说话也小心翼翼,再不见往日张扬。
墨兰心中明了——桓王虽复了自由,圣宠却大不如前。
如今东宫添女,帝心欢悦,尚氏这是替夫君来示好了。
她也不点破,只含笑与尚氏闲话家常。
说到孩子时,尚氏忍不住叹道:“还是太子妃有福气,儿女双全。福蕴身子弱,我也不能再生,如今也不敢想添弟妹的事……”
话里透着几分真心实意的羡慕。
墨兰宽慰几句,又让乳母抱小郡主来给她看。
尚氏见小郡主玉雪可爱,忍不住伸手想抱,恰在此时,外头传来赵景翊的声音:“墨儿,父皇赏了匹云锦给你……”
帘子一掀,赵景翊迈步进来,见尚氏在场,笑容淡了几分:“二弟妹来了。”
尚氏忙起身行礼,神色拘谨。
赵景翊略一点头,便将云锦递给墨兰:“说是蜀中新贡的,给你做衣裳正好。”
那云锦在日光下流光溢彩,上头暗纹隐隐竟是凤穿牡丹的图样——这已是逾制的恩赏了。
尚氏脸色白了白,强笑着告辞。
墨兰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轻声道:“何苦这般吓她?”
赵景翊冷哼:“若不是他们母子不安分,父皇何至劳心至此?如今见风使舵,迟了。”
墨兰知他心结,也不再劝,只将女儿递到他怀中:“快哄哄你闺女,方才尚氏要抱,她小嘴一瘪就要哭呢。”
赵景翊立刻眉开眼笑,抱着女儿轻轻摇晃:“乖囡认人是不是?除了爹娘谁都不让抱?”
小郡主在他怀里咿呀两声,果然安稳下来。
夫妻俩逗了会儿孩子,墨兰忽然想起一事:“囡囡的名字,殿下可拟好了?”
按例郡主之名当由礼部拟定,但赵宗全特许东宫自选,显是额外恩典。
赵景翊沉吟片刻:“破晓而生,旭日东升——便叫‘赵曦’,如何?”
“赵曦……”墨兰轻声念着,眼底漾开笑意,“是个光明温暖的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