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公馆时已近十一点,彼时万籁俱寂,树影幢幢,只余木门外的一盏明亮,和那盏明亮下搓着手眺望着铁门的光叔。
“光叔其实是跟着我父亲的老管家,”明锐东忽然开口,“原本他早就应该回明家祖宅荣养,只是觉得如今世道不太平,放心不下孤零零的我,这才一直留在我身边。”
以光叔的决心,不论放在哪家,都能称得上是一位忠仆,而在明锐东更眼中,光叔已经不再是仆人,而是家人,只不过光叔从旧社会走来,习惯了以仆人自居罢了。
明锐东又道,“我时时担心他会因为明家越做越大而遭遇危险,或是被不知何时爆发的战火吞没,故而时常从睡梦中惊醒,但我是明家的顶梁柱,这些心情不知与何人诉说,之文,幸亏你来了。”
灯下光叔的身影越来越清晰,耳边是明锐东真挚的话语,微微一笑道,“光叔会长命百岁,安然走过动荡,亲身体会新社会下的新生活。”
明锐东福至心灵,突然很想问一问,那样的日子何时会来?他今生能否有幸亲眼一见?
话至嘴边时,轿车已经行至洋楼旁停下,明锐东只得将未吐出口的话语咽下,待小俞打开车门后下了车。
“老爷,大小姐,你们回来了,”光叔笑呵呵的迎过来,闻见两人身上的酒味,继而又道,“解酒汤一直在炉子上热着,老爷和大小姐还是先喝碗醒酒汤醒醒酒再回房休息吧,免得明早起来胃不舒服。”
明锐东温声笑道,“都听光叔的。”
玉清莞尔一笑,点点头表示赞同。
车子在小俞的控制下缓缓起步,三人谈笑着走进洋楼,门关上时廊上灯光随之熄灭,温暖和寒冷被一扇紧闭的大门分隔成两个世界。
两个孩子早已经睡下,楼内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小桂耳朵好,车子停下时就听见动静,待人走进大厅时就已经端了两碗解酒汤出来。
明锐东与玉清在长桌两旁面对面坐着喝解酒汤,咽下一口汤后也会说上两句话。
“关于制药厂的选址,我暂时选定了两个地方,一个就在明氏纺织厂附近,另一个位置偏远些,在近郊的位置。
这两个地址各有优劣,就前者来说,我们明氏关照起来更方便些,但土地面积有限,而后者则方便于今后扩建,只是前期要在保卫工作上投入更多。
明天小俞会开车带着你去这两个地方实地考察,我有银行的公务就不去了,让小镜陪着你,看过之后再决定究竟将制药厂建在哪里,之后正式开始走建厂流程。
在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土地审批,申请专项许可等等,这些做完后还有建厂工程招标,与外国人就设备购买进行谈判等一系列工作要做。
想要在五个月内完成制药厂建造并投入生产,这些工作必须同步进行,且要预留出至少半个月,作为意外发生的缓冲时间,所以,我们的时间很紧迫。”
玉清点点头,“建厂工程招标、设备购买谈判这些我亲自到场,至于那些审批工作,麻烦堂兄安排人去办,至多半个月,我的人会来沪市接手,继续后面的工作。”
明锐东放下汤匙,用一旁的餐巾擦了擦嘴,看向玉清微笑道,“前期流程走起来倒是不麻烦,眼下沪市经济低迷,政府缺钱维持日常运转,你我搞出这么大的声势,让整个沪市知道明氏要开一家制药厂的目的之一已经达成。
相关部门早就眼巴巴的等着我们去将此事事落实,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已经决定好为我们大开方便之门,这样算一算,会为我们省不少的功夫和时间。”
玉清点点头,“据我离开涪州,已经过了差不多两个月,再不回去干活,她们可就哄不好了。等招标会和谈判会结束,我的人正式接手了建厂的工作,我就得回程了,家里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处理。”
明锐东沉默了片刻,“我明白了,你我的合作如今只差一纸合同,这两日我的秘书会将合同拟好,我正式邀请你于三日后在明氏公司总部会客室签订合同。”
解酒汤喝完了,事情也谈得差不多了,明锐东和玉清各自回房。
玉清正准备休息,耳边忽然响起一连串偷感十足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