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抵达爪哇的那日,黎胖子在部分军阀的支持下,终于盖过北洋的威势,顺利成为新一任大总统。
之后关于临时约法、政权等各种政治矛盾层发,彼时玉清依旧远离国内,都没有参与其中。
直到两个月后,她安然的通过茹昇号的掩盖将黄先生一家护送至厦门后,此时国内混乱的局势看起来似乎平静了一些。
临时约法已经恢复,华国花城又多了个南方政府,其领导者是讨伐战争期间从霓虹归来的孙先生,等等。
这些都不是玉清紧要的事,黄先生回到国内,尽管不在西南,但有西南的支持,且有经验,其重起炉灶的过程简易快捷了很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切就都步入正轨,为表感谢,黄先生赠送了部分干股给玉清。
钱财哪有嫌多的,而且西南还有好多只吞金兽等着玉清投喂,黄先生给的是干股,不具实权只拿分红,玉清便干脆就收了下来。
再回到涪州时,距离回去那日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刚好赶上给李幸川、徐纾鸢等医专学生送行。
黎胖子掌权后,首先给蔡民友先生写了一封信,请他担任京大校长,虽然蔡民友还没正式履职,但已经应了下来。
随后他给医专来了封信,应他所请,医专决定用助学资金将培养的第一批学生送到京城求学,至于是去国立京城医学专门学校,还是去北京大学校,由学生们自己选择。
李幸川、徐纾鸢分别是传统医学部和当代医学部最杰出的学生,在学生中很有威望,于是就由两人牵头询问各自学部学生们的决定,结果差不多是一半一半。
决定去国立京城医学专门学校的学生决定好了为医学事业奉献终身,而去京大的,玉清猜测,大抵是想走一走其他救国之路,正如周豫才。
人各有志,而志向不分高低贵贱,不愧于心就好。
玉清在码头勉励了学生一番,目送着学生们离开这处称得上是象牙塔的地方,往后她们面临的,就是风风雨雨和信仰的坚持与改变。
之后玉清进入了无比繁忙的阶段,按照明月升的说法,作为一方老大,竟然逃了四个月不回来,活该债多压身。
玉清自知理亏,只能苦哈哈的干活,把一个人掰成八瓣来用。
期间雷参谋来了一次,将莫云高的骨灰送了来。
玉清:倒也不必如此,她也没狠毒到要将人挫骨扬灰的地步。
不管怎么样,一个杀害了数百无辜百姓,一心求长生的军阀落了幕。
至于北海的归属,自然是谁杀了莫云高就归谁,好巧不巧,就在莫云高奄奄一息时,猥琐发育的李利华溜溜达达的提着枪从雷参谋手中抢了个人头,无异于虎口夺食。
但这话是雷参谋自己撂下的,他自己当然不能掀桌子,只得悻悻然铩羽而归,反正都是自己人,也没差。
于是,北海新任军阀李利华带着小弟程英以及上千号武陵军,接手了莫云高的势力并正式上岗。
没过一个月,黎胖子与各方军阀经过激烈磋商,最后决定参与欧洲方的战斗,以掌握主动权,否则来日欧洲战场结束,那些个西方强国腾出手来,华国又会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拉扯,两方政府与西方国家达成一致,华国派遣十四万劳工前往欧洲参战,主要负责搭建防御工事、后勤等工作。
西南这边以低价给他们提供了一批渝州兵工厂最先进的兵器,为他们在激烈的战事中活下来提供一些支持。
在劳工们出发后不久,远在德国的王令棠、鹤翊云率先得到了来自涪州的传信,两人将德国留学生的中坚力量召集起来,经过商议后联合所有留学生,早早的就做好了迎接劳工旅的准备,计划加入其中。
没有人说过后勤不能参战,战事来临时,谁还管你是后勤还是战士?
至于他们的学业,该学的都已经学了,只差一纸证明,与国事相比,一文不值。
……
一九一六年就这样在波澜壮阔中过去。
一九一七年如期到来。
华国格局、世界格局依旧乱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