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皇兄皇兄!父皇叫你去大殿一下。萧凌珩不耐烦道:“知道了”。过了一会儿来到大殿,只听龙椅上转来一阵声音道:“凌珩,你来了你母亲(慕氏)父皇对不住你,没有加派人手让小人放了火,走了水。”台下的萧凌珩捏紧拳头都流血了。“我会给你补偿,你先回去吧。”“是”。
从此刻开始他对这个父皇彻底失望…
唉…这孩子得让他好好成长一段时间。不然怎能保家卫国!对不起啊惜然,让你早早离世你的儿子我会保护好的,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三个月后…
只见那大臣满面忧色,急切地上前奏道:“陛下,西方邻国屡屡犯我边境,若不及时出兵平定,恐将危及我朝万千黎民百姓之安危,恳请圣裁尽早决断,派遣精兵强将前往征讨。”旁边的大臣,眉头紧蹙,略带愠怒地挥了挥手:“一派胡言!皇上又岂不知这出兵之事干系重大?眼下朝中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屈指可数,难道要让文臣去领兵打仗不成?”此时,众臣皆沉默不语,各自心下盘算着合适的人选,殿内气氛一时变得凝重起来。
皇上龙颜大怒,一声暴喝:"够了!"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此事朕自会斟酌。"就在此时,台下突然传来一个坚定的声音:"儿臣愿往!"皇上循声望去,目光落在萧凌珩身上:"你说什么?"萧凌珩昂首挺胸,目光坚定:"父皇,儿臣愿率军出征,定不负圣望!"皇上凝视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很好。
陛下的话语刚落,大殿中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萧凌珩抱拳,声音沉稳而坚定:“儿臣,领旨。”每一个字都似金石落地,他的目光中透着无畏与忠诚,仿佛已经看到了前方等待着他和将士们的征途。
当萧凌珩迈入军营的那一刻,寂静如水。一双双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其中交织着疑惑、审视与难以掩饰的好奇。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士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这位皇子——他看起来如此年轻,稚嫩的脸庞上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有人轻声质疑:“这般年纪,真的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吗?”也有人暗自揣测,这位皇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能被委以重任。而萧凌珩只是淡然地扫视四周,那平静的眼神仿佛能穿透每一个士兵的心底。他没有急于回应那些或明或暗的疑问,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沉默承载着所有人的期待与不安。此时此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张力,仿佛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经悄然展开。
从今日起,尔等皆为吾之将士,往后须谨遵吾令而行。军令如山,若有人胆敢抗命不从,则休怪我无情,必将其逐出军营,毫不留情。
在萧凌珩掷地有声的命令下达之后,营帐之中响起一阵低沉的议论声。将士们的眼神中或多或少带着些不甘与疑惑,可他们最终还是压抑下心头的不服,选择听从这位将领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