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的生活实在太枯燥了,得知安氏能分到咸福宫静嫔心里不由得泛起了一股热乎劲儿!
这安氏长得楚楚可人十分惹人怜爱,偏生家世寒微、性子又绵软,活脱脱一只温顺的小羊羔。
静嫔捏着鎏金护甲摩挲掌心,想着:若安常在能怀上皇嗣……她作为咸福宫主位,指不定还能抱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养在膝头呢!
安菱容唇角颤着漾开抹极淡的笑,轻轻挨着椅沿坐下。
她低着头,只敢用余光偷偷打量静嫔。静嫔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面容和善,笑起来时眼角都像浸了温水。
静嫔执起茶盏刮去浮沫:“安妹妹昨日刚进宫,可都收拾妥当了?内务府拨给你的宫人可使唤得顺心?”
“说起来,也是昨日实在忙乱,拖到今日才来拜见,望娘娘莫怪。”安菱容眼神躲闪,耳根已经微微泛红。
静嫔眼神里透着满满的温柔:“你初来乍到,事务繁多自然要忙些……”
不知不觉鎏金香炉里的香灰已堆成小丘,两人已经聊了小半个时辰了。
安菱容见静嫔指尖轻叩茶盏,微微露出一丝倦意,便轻声道:“天色也不早,嫔妾告退了。”
静嫔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几分不舍:“去吧,有空常来,本宫这儿也可热闹些。”
安菱容这才起身行礼,恭敬地退了出去。
待安菱容带着玉娅走至廊下,便见远处走过一行人,玉娅低声道:“娘娘,是沈贵人从粹玉轩回来了。”
安菱容脚步微微一顿,眼神露出一丝厌恶,随即又恢复了往常的胆小模样,闷声不言带着玉娅进了同道堂。
沈湄庄这人啊,空长了副七窍玲珑的模样,肚里却装着半坛子糊涂酒。
安菱容现在对外的人设是胆小娇怯的小白花,凡事都得低调。
沈湄庄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但必要时还能把沈湄庄竖起来当个挡箭牌。
主殿内,含株替静嫔添了茶,望着窗外沈湄庄款步走回东侧殿的身影,忍不住嘟囔:“沈贵人一早便去了粹玉轩,这会儿才回来,哪像安常在这般知礼……”
话未说完便被静嫔轻轻瞪了一眼:“宫里头最忌嚼舌根,你这丫头,越发没规矩了。”
诚然,沈贵人这样不守规矩的行为,确实让静嫔有些头疼。
然而,沈贵人出身好,她素来以和善著称,也不愿意因为这些小事与沈贵人起冲突,只能在心里暗暗叹气。
合宫觐见这日,天尚未破晓,玉姗已端着温水进开:“小主该起了。”
帐中传来窸窣响动,安菱容揉着眼睛爬起来。
刚在梳妆台前坐定,玉娅一边帮她整理头发,指尖拨弄着妆奁里的首饰道:“这支金丝玫瑰钗配上新做的粉色芙蓉裙,行走间裙摆上的并蒂莲若隐若现,保管小主比什么沈贵人漂亮十倍!”
“胡说!”玉姗抬手拍她手背,转头又向安菱容福了福身。
“小主莫听这丫头胡来,今儿个合宫觐见,还是打扮得低调一点好。”
玉娅嘟囔着将钗子塞回妆奁,指尖蹭过盒底胭脂:“奴婢只是觉得小主该漂漂亮亮的……”
安菱容微微一笑,没有理会玉娅的天真想法,挽了个普通百合髻,装饰几朵绢花及银簪,薄施粉黛,挑了一件普通的藕荷色襦裙,微微带点素雅的刺绣,既不张扬,又透着几分清雅。
“玉姗姑姑说得对,打扮得太过出挑反而容易招人记恨,何必去触这个霉头呢?”
不只是衣着打扮要低调,连声音她也会遮掩一二,若被皇后知道她是元贞皇后的声替,难免招来无妄之灾。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贾嬛这个脸替得到皇后赏赐的麝香桂花盆栽便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她势弱连雍和帝的面都没见过,毫无抵抗力,侍寝之前暂时韬光养晦。
玉娟掀起棉帘从外间进来,垂手立在一旁,带着几分拘谨“小主,静嫔娘娘准备出门了。”
她素日里本就不受重用,只能在外间当值,这会儿好不容易借着通报消息,才得了个进里间的机会。
玉姗站在一旁,见玉娟进来,立刻皱起眉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玉娟,这里有我和玉娅伺候小主就够了,这是你能进来的地方吗?”
玉娟被训得低下头,不敢言语。
安菱容听到玉姗的训斥,微微抬手示意她停下,语气温和地说道:“玉姗姑姑,这次就算了,玉娟下次不要再犯就行了。静嫔娘娘准备出门了,那我们也快些过去吧。”
她转身看向玉娅,“玉娅,走吧!”玉娅立刻应了一声,跟在安菱容身侧,两人一起朝静嫔的主殿走去。
到了静嫔的主殿,安菱容微微敛眉,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廷礼,轻声说道:“给静嫔娘娘请安。”
静嫔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说道:“安妹妹不必多礼,快起来吧。”
静嫔很满意安菱容的安分守礼,本来嘛,跟着自己宫里的主位去请安才是规矩。想起沈湄庄一大早自己出了门,她就心烦。
两人顺着宫道走,不一会儿到了景仁宫,八位新人就碰面了,一起在景仁宫等着。
(从没露过面的第八个秀女)李答应:“安答应好”
安菱容说:"李答应好~"
由于两人位份最低,所以被安排在了最后,而贾嬛和沈湄庄和原剧中一样,力压世家出身的恬贵人和附属国宗室出身的博贵人站在了第一排。
PS:(恬贵人——富佩筠,富察汉姓为富)
(博贵人——包宝儿——博尔济吉特汉姓为包)
随着太监尖利的“新晋宫嫔觐见——”唱名声划破殿宇,新晋宫嫔们垂首敛衽,有序踏入景仁宫,安菱容规规矩矩地低着头。
皇后端坐在凤椅上,唇角噙着一抹慈和的笑::“既入了宫,便都是姐妹了。往后盼尔等尽心伺候陛下,为皇家开枝散叶。”
PS:(皇后——朱仪修)
底下的新晋宫嫔齐齐福身:“嫔妾等悉听皇后娘娘教诲。
其后事情与原剧如出一辙——先是锦妃姗姗来迟,新晋宫嫔敛衽见礼时,她又故意忽视。
然后,锦妃借着和皇后唇枪舌战的机锋间,明晃晃是在给这群新人下马威
PS:(慕容兰——锦妃,原著就是姓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