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悄然流逝,仿佛只是眨眼的瞬间,一个月的光阴就已匆匆而过。
孟秋与姜听也逐渐习惯着彼此的存在,他们想残风中的两颗小草,相互依靠着。
其实,姜听还在校的时候一直打听着孟秋的班级和年级,想好好的道一声谢。可也许是因为孟秋是个小透明一般的存在,一直没能打听到。
直到那天偶然的相遇,得知孟秋也变成了陈志霸凌的受害者,姜听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他也想帮孟秋一把,就当是把欠的一次恩情还掉。
没想到就是一次次偶然的碰撞,让两人的羁绊渐渐的越来越深层,他们之间好像朦朦胧胧地多了一层让人说不清的关系。
四月的清明节假期。
早晨。
孟秋还懒懒地躺在床上,享受着难得的懒觉时间。
姜听早早地起了,他轻轻敲了敲孟秋的房间门。
“醒了吗?”
孟秋被敲门声吵醒,揉了揉眼睛,迷糊的看了眼手机的时间—6:30,天才蒙蒙亮。
这么早,姜听有什么事找她?孟秋用慵懒地的语气开口:
“怎么了?”
“我想进来摘点花。”
虽然很疑惑,但孟秋还是慢慢起身去开了门。
门外的姜听已经换好便装,他走向阳台,用手上的剪刀小心翼翼的剪下了几朵白色百合和小菊花。
孟秋凑上来,疑惑地问:
“怎么突然要摘花?”
姜听一边用手里的丝带把几朵花细心地捆成了一小束,一边解释道:
“今天清明节,我想去看看我爸妈。”
“啊…..”孟秋有些震惊,心里想:原来姜听的爸妈走了吗。
这么久,姜听从来没提过他爸妈。想必这应该是他心中一直隐隐的痛吧。
他还是真的很不愿意把伤口赤裸出来呢,总是把自己最乐观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
“我陪你吧。”
孟秋温柔地开口,随后起身准备收拾收拾。
姜听愣了愣,随后点了点头,应了声:
“好。”
姜听开车带着孟秋来到了埋葬母亲的地方,是城郊的一个小山坡上,父亲的墓牌就在一旁。
清明的天总是下着雨,天气和两人的心情一般湿蒙蒙的。
孟秋为姜听撑着伞。
姜听站在母亲小小的墓碑旁边,他轻轻地俯下身,把花放在了前面,小声道:
“爸妈,我来看你们了。”
姜听的声音湿湿的,一改了平时的风格。
原来姜听有这么细腻脆弱的一面啊。
孟秋轻轻地把手搭在姜听的肩上,虽然她什么也没说,但这应该是最好的安慰了。
姜听沉默了良久,他低头着,泪水已经蒙上眼框,他尽量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随后假装毫不在意地站起身来。
可即便这样,心思细腻的孟秋还是察觉到了。
在姜听站起身来的一刹那,孟秋紧紧抱住了他。在这个凉飕飕的雨季,孟秋毫不吝啬地给予了他37度的温暖。
姜听愣住了。
“别装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了。”孟秋低声说着。
“我知道你很难过,想哭就哭吧,不要压抑自己。”
孟秋的话一下子击中的姜听的内心深处,憋在心里的那簇眼泪想这场雨一样,款款地落下来。
拥抱持续了好几分钟,直到姜听的抽噎声渐渐听下,孟秋才慢慢松开了他,
“难过的时候有肩膀靠着的感觉,还不错吧。”
孟秋伸手抹了抹姜听脸上的泪痕,
“但是哭完了,就要擦干眼泪向前看哦。”
孟秋的目光,裹挟着融融暖意,恰似春日暖阳倾洒。
姜听被这目光深深触动,眼眶微热,喉间发紧,努力平复翻涌的情绪后,轻声说道:
“谢谢你,孟秋。”
两人回到店里的时候,刚好早上10:00。
店外,细密的雨丝织成一张银灰色的网,将世界笼罩其中。
她甩了甩雨伞,将其靠在墙角,发梢上的水珠也跟着纷纷坠落。
在一旁的姜听,目光自孟秋进门起就未曾移开。暖黄的灯光洒在孟秋身上,将她的身影勾勒得愈发柔和。
察觉到那炽热的视线,孟秋抬眸,与姜听四目相对,开口问道:“怎么了?”
姜听微微前倾,目光落在孟秋那遮住眼睛的刘海上,“怎么不把挡住眼睛的刘海剪掉呢?”
孟秋下意识地抬手撩了撩刘海,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卑:“习惯了。”
其实从年少起,孟秋就因自己的长相而自卑,这厚重的刘海,就像一层保护壳,替她隔绝外界审视的目光。
姜听向前迈了一步,“你的眼睛很好看。”
这句突如其来的夸赞,让孟秋双颊瞬间染上红晕。她羞涩地低下头,避开姜听的视线,轻轻点了点头。这时,孟秋才注意到,姜听的外套肩头湿了一大片,雨水顺着衣角往下滴落。
“你的衣服湿了,我去拿吹风机给你吹一下吧。”
孟秋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关切。
“不用了,没事。”
姜听摆了摆手,试图淡化这点小事。
“不行,这样会感冒的。”
孟秋眉头微皱,坚持道。
“好吧。”
姜听无奈又带着几分宠溺地应下。
孟秋拿着吹风机走来。姜听坐在椅子上,孟秋站在他身后,温热的风裹挟着暖烘烘的气息,从吹风机中吹出,吹拂在姜听的外套上。
吹风机的嗡嗡声中,姜听微微转头,透过镜子,看到孟秋专注的模样。她的发丝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眼神里满是认真。姜听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孟秋也感受到了姜听的目光,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双颊再次发烫。
窗外的雨依旧淅淅沥沥,而店内,两人之间那层微妙的窗户纸,正悄然被捅破,一种甜蜜又温馨的氛围,在空气中慢慢弥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