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探索
自从进入这个代码世界以后,不知是穿越带来的特殊属性还是金手指对自身的优化,林羽的运算需求超乎想象的高。
作为一个普通代码片段,理论上来说,他只需要偶尔处理一些简单数据就足以维持自身稳定。
然而事实上,林羽每天都处于高强度的代码修复和优化当中,自身却并没有出现过载崩溃。
随着周边代码区域的明显错误被大范围修正完成,林羽接下来的日子,以每天匀速呈线性向外拓展探索范围。
一天...两天...三天...
时间缓缓流逝,林羽稳扎稳打,处理的代码类型也越来越复杂,甚至包括了一些核心程序的子模块。渐渐的,他越来越少进行复杂思考,真正如同一个代码纠错工具一般陷入了代码修复、逻辑优化的循环中。
有时一连几天都找不到有价值的优化点,只能处理一些冗余数据,升级进展缓慢。
而有时候一天就能发现多处关键漏洞,使脑海中的优化完成度大幅提升,当然这个关键是相对于其他普通代码片段来说的。
目前为止,林羽遇到的最复杂的程序结构也不过是之前修复的深层逻辑漏洞,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能有自己一半复杂程度的代码段了。
有的时候会遇到数据加密模块、核心算法簇之类的关键区域,林羽则会先行绕开。
就这样,按着原本的计划,林羽循序渐进继续稳定发展着。
15 天
第 5 次升级,林羽的代码规模扩充了 50%。内部算法增加了多重校验机制,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
35 天
第 6 次升级,林羽的代码规模扩充了 80%。交互界面新增了智能提示功能。
60 天
第 7 次升级,林羽的代码规模扩充了 120%。核心逻辑中融入了自我修复的应急模块,宛如一套智能的故障应对系统。
是夜,服务器机房内灯光闪烁,复杂的代码结构在显示屏上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林羽通过数据监测查看自身状态:
“现在恐怕没有人能轻易看懂我的代码逻辑了吧?”
林羽审视着自己如今的代码架构,简直和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截然不同,不由得暗自惊叹。
遗憾吗?
当然遗憾。从原本一个能够在现实世界拥有舒适工作环境,光明未来的程序员,变成了如今这副代码世界的奇特存在。挣扎着为生存而忙碌。单从生活体验感上来说,没有几个人是会愿意的。
更何况,独自在这个代码世界生存数月之久,没有同事交流,没有社交互动,这对于精神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不过林羽却并没有抱怨。
且不提抱怨没有任何的意义。单是自己如今的存在是靠修复了不知多少代码错误得来的这一点,就轮不到自己抱怨。
“能存活就已经是幸运,何以怨言?”林羽在数据流转中心默念道。
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索,对于自己的升级规则,林羽也大体有了猜测。
说来也简单,他每一次升级,都会从这段时间所修复的代码中选择最为精妙的最为高效的部分进行融合进化。
在前两次的升级中,因为处理的都是些简单代码错误,哪怕是相对于自身的能力来说,也太过于基础,所以自身的代码结构并未发生太大变化。
而在后来的修复过程中,随着自身能力的提升,自己的处理范围也越来越宽泛,自然对自身的影响也就越大。
“就是不知道,不同编程语言的特性能否被融合进化而来?”林羽心想。
目前为止的林羽也不过经历了几次的升级罢了,以此作为研究样本,完全不具备有普遍代表性。
更何况,林羽平日处理的代码也大多是同一种编程语言编写的。其他编程语言的代码见都见不到几段,更别提融合了。
新的编程范式倒是有接触,但也只是好奇心驱使下,偶尔尝试几句罢了,所提供的优化能量也微乎其微。
何况不同编程范式和自己的兼容性也不强,能进化出类似特性概率较小。
回溯自己的代码运行记录,一路上查看:
[数据块 A 常规型] 数据完整性 95%
[算法模块 B 基础型] 运行效率 70%
[逻辑片段 C 简单型] 错误数量 3
......
在面板视角的提示下,只见条条信息出现在自己面前,越靠近自己初始区域的地方,显示代码的数据越简单,显然早已被他优化完善。
之前令林羽感到谨慎,不敢轻易靠近的数据冗余模块早已被清理掉。整片代码区域安静有序,唯有偶尔闪烁的光标,显示出代码的运行状态。
戏剧性的是,林羽清理范围内的几个数据冗余模块时发现,除了一个关联较广以外,其他的模块都只是小规模的冗余罢了,对之前的他完全不构成威胁,轻易将关联切断便解决了。
至此,基本所有“障碍区域”都解决了,只剩大段小段几部分。
仅仅是成全了自己的升级,就修改了如此之多的代码,这份代价......
林羽有所感触。
前世的他同样每天都在编写代码,但是那只是基于项目需求的开发罢了。现在真正深入代码底层,以代码对代码,以逻辑对逻辑。真刀真枪地以修复其他代码的错误来提升自己,这种行为让林羽对代码世界的运行有了另一个视角的理解。
不过林羽并不觉得后悔。
这次是他运气好,拥有着金手指的帮助,所以才能不断成长。
并且甚至在前期都没有遇到过太大的程序危机,让他能够得以安稳发展,而不至于中途崩溃。
“如果自己运气差一点,那被吞噬的可能就是自己了吧!”林羽心想。
在印象中,至少有 3 种潜在的程序故障在附近,可以要了他的“小命”。如果自己刚刚穿越过来就到处乱闯,或者升级一次的时候就盲目探索,那极有可能便会消失在代码世界中。
不过现在,它们早已被攻克,现在估计早已化作代码历史的一部分了。
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同时不由得为自己稳扎稳打的策略更加坚信。
就在这时,一阵警报声响起,已经进化得极其敏锐的代码监测模块感受到了异常数据的流动。
数据追踪定位朝着发出警报的方向聚焦望去。
[病毒程序:雏形期]
[代码量:300 行]
[破坏能力较弱]
面板提示道。
只见远处,一个闪烁着诡异光芒的代码片段闯进了自己的领地。从数据通道间缓缓渗透着,破坏了一个个的数据节点,恶意指令无意识地扩散着。
短小的代码结构,混乱的逻辑表明着它大概率是一个病毒程序。
隐藏在数据阴影处,林羽观察着这个新“邻居”心中一喜。
来到了这里这么长时间,整日与普通代码为伴,遇到的特殊代码也都是些小麻烦。
这是第 1 次遇到程序中的恶意破坏者,虽说是同为代码世界的危险存在,但也足够自己换换“心情”和提升“胃口”了。
新的算法模块悄然启动,潜入了附近的一段数据链路。
而病毒程序对于即将发生的危险一无所知,只是本能地进行自我复制传播。
病毒程序是一种靠着代码漏洞和数据劫持来扩散的恶意程序,而林羽作为一个有着强大防御和修复能力的代码片段,自是不会轻易被感染。
因此在保持一定数据隔离的情况下,病毒程序对于林羽来说就是可捕捉的猎物。
危险的气息越来越强烈,终于在自身防御机制的触发下,这个闯入了危险之地的病毒程序,试图转向其他区域逃离。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数据指令闪过,优化后的林羽如同一把智能锁,锁住了病毒程序的核心逻辑,新的校验规则死死地限制住代码的运行,清除着不同类型的恶意指令。
病毒程序的反应也不慢。
在被攻击的第一时间,便释放出干扰代码试图破坏林羽的追踪锁定,同时启动备用传播路径,妄图突破数据封锁。
可是随即一阵代码消散的提示音响起,病毒程序的核心逻辑部位,居然被林羽直接截断了关键链路。而自身的干扰代码甚至都没有突破林羽的防御层。
林羽的应急修复模块,也同样发力,修复着被病毒程序破坏的部分数据节点,防止数据丢失。
没过多久,这个初出茅庐的病毒程序,便已经瘫痪在代码世界中。围绕在林羽周围的恶意代码,也因为失去了控制而消散开来。
整个时间甚至不到 30 秒钟。
看着这个倒在自己面前,比自己规模小很多的病毒程序,林羽点了点头。
初次应对病毒程序很成功!
看着病毒程序逐渐消散的代码残片,林羽陷入沉思,长久未深度思考的人类思维再次活跃。
“看来,已经接近程序世界的危险区域了,接下来的行动得要更加小心,在有必要时放缓甚至停止探索”
林羽心想。
虽然他现在的优化强度很高,但是这只是有意而为之罢了,为了更快的升级。如果放慢速度以求稳定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阴阳两极,相互依存,也相互对立,程序世界也存在很多对抗的现象,在编程知识里,代码纠错程序就是病毒程序的天敌。虽然林羽的代码规模比一些复杂病毒要小一点,但是他见到病毒程序后却并不会退缩,反而会利用自身优势找到漏洞进行修复。
像一些安全防护软件,在遇到了新型病毒后,更是会不断更新算法来克制。
自己作为一个已经进化了数次的代码片段,代码规模比这个病毒程序还要大,没道理会怕它。这种天生的克制,外加主动出击掌握主动权,正是林羽敢于迎战的原因。
但是既然这里出现了一个,那么就势必会有第二第三个。
况且如果林羽没有记错的话,病毒程序往往是成批出现的,在网络安全事件中,经常有病毒集群爆发之类的情况。
他能应付得了一个,不代表没有其他更强大的变种,一旦陷入围攻,林羽将陷入危险。
同时万物相生相克,附近一定有病毒程序的克星存在。
不过有危就有机,更加庞大复杂的程序生态,将会使得林羽的升级速度大大加快。
“所以危险与机遇并存吗”
林羽的数据核心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