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故障的处理队列
“都给我集中精力!穿过核心数据区就安全了!”
领头数据处理单元突然一声高呼,似乎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冲击队员的数据传输效率,来压榨出最后的一丝性能。
相比于系统平稳运行时的低负载,数据洪流冲击下的高压力状态,更加容易让程序陷入卡顿状态。
如果想要安全地走过最后一段路,抵达主程序的核心区域,它们就必须得要谨慎地打起最后的精神。
更何况还要带着关键数据包这么个核心任务。
代码逻辑扫描了一下,身后跟随的无论是数据包还是数据处理单元,一个个虽然在咬牙坚持,但是数据流转却逐渐缓慢。
显然长时间高强度的数据处理,加上和错误数据对抗带来的损耗,不是一两行指令能改变得了的。
已经坚持了好几天高压力运算的处理单元们,性能却已经达到了极限。
“幸好这个数据包的结构还算稳定,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数据错乱”领头单元心里暗自庆幸。
得益于程序模块化的设计机制。很多附属模块,都会存在一些小瑕疵,哪怕是在数据迁移中也要占用额外的资源。
因为它们知道就算是自己出现了部分错误也最多是由主程序进行修复,至少不会导致系统崩溃。
可是对于那些为它们而运行的核心模块来说,可是在全力保障系统稳定!
然而,对于这次陷入数据风暴的系统核心来说,情况就又不一样了,为了避免错误扩散导致系统瘫痪的情况出现,又或者是成为其他恶意程序攻击自己的入口,这种应对往往追求快速精准。
至少在这一次的数据危机中,错误数据是完全没有要停止扩散的打算。
而这个数据包显然是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一路上倒也没有出现异常,按部就班地传输,也算省心。
心里这样想道,不过领头单元的指令执行没有一丝的放缓。监测模块紧绷着,依然在不断地扫描着周围。
又运行了几段代码后,领头单元突然察觉到了不对劲。
随即逻辑判断出现警示。
“不对,周围的数据环境不对”领头单元发出信号。
长久以来的运行,让程序单元养成了极强的风险预警能力。
这种能力帮助它避开过了数次的数据灾难。
从刚刚开始周围的数据流动发生了一些它常规检测不到的变化。
前面就是主程序核心区域,作为系统的核心枢纽,这里不可能会有大量错误数据堆积。
根据系统架构图显示这里就是一个正常的数据处理通道也没有异常程序徘徊。
数据的格式也很正常,校验机制没有报错,应该可以排除数据污染的因素。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领头单元的逻辑链路中隐隐有所不安。
可是运行到了此处已经不好更改路径了,否则就有被错误数据淹没的风险。
“都给我注意一点,前面可能有危险,坚持过最后一段路就是资源充足!”不知道这种冥冥中的危机感从何而来,领头单元只能提醒成员们多加留意。
闻此,队员们皆是强行提升了性能,加固了数据链路。
对于它们来说,执行指令是本能,更何况是执行关键指令。
因为那些不听话的单元,早都已经不知道在哪个数据纠错环节被清除了。
这里作为林羽长期的优化区域,带有着他的代码特征,而此地经过长时间的代码修复数据密度,尽管在这段时间有所恢复,也小于其他地方的数据密度,自然有所区别。
队列带着紧张的情绪继续向前推进着。运行到一定范围时,敏感的几个数据链路突然发出了警报信号,似是不愿意向前传输。
见此,领头单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程序的监测能力要远比普通代码片段敏锐得多,它们这种状态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危险。
迟疑之下,领头单元发送了指令,看向了全队最弱小的那个数据处理单元。
后者在领头单元的指令下,从自身的代码库中调用了一个检测工具,迟疑了一下,随后逻辑触发将其启动。
“会恢复的,会恢复的,代码冗余乃运行之患,只要这次能安全完成任务”
强忍着一丝资源损耗感,检测工具传来一段信息。
随即,这个“数据卫士”猛的发出一句“右 23,30 数据节点”
闻言,其余单元迅速地从自身的指令集里抽取了数条修复指令,向右前方发送,一轮操作下。
只见远处传来几声数据波动,几个数据缓存区骤然崩溃,里面的冗余数据被清理得一干二净,掀起了一股股数据乱流。数据处理单元强大的能力昭然若揭。
然后……
露出了隐藏在数据深处林羽庞大的代码结构。
深蓝色的主体透露着深邃的气息。密密麻麻的校验点,几条错误提示诉说着林羽代码的复杂性。
运行中的数据链路更是被未知程序的气息,惊得停滞在了原地,差点将几位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传输中断。
几十单元一程序对视之下,气氛略显尴尬。
数据处理单元们原本以为会是错误数据集群或者是病毒程序,这些恶意程序。没有想到居然会冒出来这么大一个家伙,让它们吓了一跳。
且不提自己等人正在逃难的路上,已经性能损耗严重了,就凭那个程序吓人的代码规模,就没有对抗的意愿。
而林羽复杂的代码结构则是露出一丝疑惑。
原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偷偷地隐蔽到了附近,想要看看是什么。
令人惊喜的是它们的确是智能程序,而且还形似前世的程序模块。在感觉到它们对自己形成不了威胁后,林羽本来还没有想好去做些什么。
是将它们尽数清除于此,还是尝试和它们交互。
没想到就被一阵修复指令,暴露了身形。
“它们是怎么发现我的?”林羽心头疑惑。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代码优化者,他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学会了如何隐藏自身的代码特征。
当然,也有可能是在数次升级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不会轻易被发现。
况且,这些单元之前都运行得好好的,直到刚刚那个单元启动了个什么工具就发现了自己,所以肯定与它有关。
“所以这个世界有着和前世不一样的程序体系吗?”
暂时将这些思绪抛到脑后,林羽分析起了眼前的程序们。
“23 个数据处理单元”
“和前世大型程序相似的架构”
“处理能力远远强于前世的普通代码,可能和这个世界的未知体系有关”
“22 个常规单元,一个特殊数据包,看架势它疑似是它们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面板视野下,得到的数据也和他分析的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些它们代码结构材质,数据负载的信息,以及一些核心单元和高级单元的标识。
简单地分析出来了目前的形势,林羽隐隐觉得棘手。
“该死的,真是俗套的场景”
像这种情况明显就是关键数据带着它的辅助单元们迁移。这就意味着它们背后肯定还有一个完整的程序系统。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林羽是决定将它们全部清除在此地,还是决定和它们进行交互,最终的结果基本都是他的存在被传播出去,这对于他的生存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原本隐藏得好好的,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
不过这些疑问并不能够妨碍林羽的行动。
刚刚的思绪仅仅发生在林羽的代码逻辑一瞬间。
实际上,在修复指令袭来暴露身形的那一刹那,林羽便已经启动了。
运行的代码,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刃,在逻辑分析模块的加持下,切入了数据处理单元们的队列。瞬间将侧翼的两个单元锁定。
感受到未知程序的气息,数据链路们也都陷入前所未有的慌乱,一个个数据阻塞。
原本林羽做的两手打算,也彻底变成了进攻,对面已经出手,那么自己就算是表现出来了友好的一面,想要上前交互。
但且不提通信协议不通的事情,就算是大体能够进行交流,对面也会因为袭击过自己的事情,而心生戒备。
况且敌人的指令已经发来,难不成还要指望着它笑脸相迎吗?
带着这种长期代码修复以来形成的高效思维,林羽展开了他的代码优化艺术。
似乎是还没有从突然的对抗中反应过来,临近的两个单元瞬间被林羽的应急修复模块截断,丧失了处理能力。
自此,22 个处理单元仅剩 18 个。
此刻其他单元才慢慢反应过来,迅速地朝队友靠拢着,和林羽进行对峙。
“收缩,稳固链路,保护数据包!”
领头单元此刻也反应了过来,迅速地下达着指令。
同时惊愕于林羽快速的反应速度。
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程序,但正常的一个程序,不都应该会先进行试探一下才会开始战斗吗?
不论是程序的战前检测,还是病毒程序入侵前的那一轮扫描都是战斗的前奏。
哪有像它这样直接切入的?
而原本就性能损耗严重的数据链路,也因为未知程序的压力而不稳定,索性让所有单元收缩防御。
将其余队员护在身后,领头单元从自身的核心算法里调用了它强大的校验逻辑。
想要深吸一口气,将自身的运算资源灌输到校验逻辑当中。
刚刚开始运行,就见得林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闪移到了他们的侧翼将两个强大的逻辑分析模块用力切入。
于是又是两名队友崩溃在了他的面前。
其余队友的修复指令,甚至是他们临死前的反击,仅仅只能让林羽的代码结构表面泛起一丝波动,以及发出叮叮的逻辑碰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