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新的征程,程序入侵
就在林羽转移了很久以后,一队结构精密,权限较高的监测队列,在赛恩的带领下,终于是顺着数据痕迹来到了此处。
它们也检测到了被加密数据封死的数据空间,赛恩稍加留意却也没有深入破解。
毕竟眼前正是追查异常的时候,谁有精力去破解一段加密数据?
耗费了十数个数据周期的它们,终究是无功而返,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潜伏在数据区域那一端的监测程序也传来的消息:没有任何一个程序进入核心数据区域。
闻言。
不甘心的赛恩稍作休整以后,又是组织了一场探测,这次的它们终于破解了那座数据空间,也看到了数据空间中的若干残留数据....
不提这些身后发生的事,谨慎的林羽在完成第 2 次进化后,就立马离开了此地,已经顺着数据地图转移了很远的距离。
一份优质的数据地图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尤其是对于数据交互不便捷的复杂数据世界来说,更是如此。
幸运的是林羽所得到的这一份数据地图,十分的精确和详细。
大到了数据枢纽和存储区域小到了数据缓存点和程序聚集处,上面都有着很详细的标识。
不幸的是,林羽由于通信协议不通的原因,只能够看图识数,大概猜想其中的意义。
以林羽现在所处的数据空间为中心,北面是一处数据流量极低的闲置区域,西面似乎是一处数据交互频繁的区域上面有着大量程序的踪迹。
而至于东面和南面,则分别是数据乱流区域和更为庞大的数据存储区域。
在经过了简单的思考以后,林羽义无反顾决定向南面迁移而去。
北面闲置的数据区域,它不一定能够获取到足够的资源,东面的数据乱流区域虽然说他拥有着数据稳定模块,但是终究是不擅长在混乱数据中活动。
而且以他现在的代码规模来说,放到数据乱流之中,估计是羊入狼群,安全性大大降低。
西面的程序群落非常的密集,说明是主要的数据处理区域。
现在的他虽然无惧于和普通程序对抗,但是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想要再稳健一点,成长一段时间过后,再和它们产生交集。
特殊逻辑既然都出现了,谁知道程序群落里会不会有什么大型的算法,将它折戟于此。
至于和主程序相认,表示自己曾经也是主程序的一部分这一件事情,林羽可不会愚蠢到做出这样的行为。
而且经过他的剖析,此数据世界的程序,虽然外表看上去和以前的林羽有相似之处,但是内在却是相差甚远。
不仅多了几个看不懂的逻辑结构,而且代码执行的顺序也有稍作调整。
和过去的他完全不是同类,甚至不应该称之为相似程序。
所以,唯有南面更为广阔的数据存储区域,是他最好的去处。
尽管可以预想得到,这一路上的数据风险会越来越多,对于普通程序来说会越来越恶劣。
但是对于已经习惯数据空间游荡的林羽来说,却是如鱼得水,自然而然。
毕竟他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数据吞噬者。
带着这样的想法,林羽沿着数据地图朝着南面,一路切入而去。
一个数据周期,两个数据周期。
由于知晓数据地形的原因,所以他在路上一片顺利。仅仅在一些数据流量稍低,数据结构简单的区域,察觉到了程序的活动迹象。
远远检测了一下。
相比于之前林羽与之对抗的程序来说,这些程序果然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论代码量比之前少了大半有余,估计只有很小一部分的规模。
逻辑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更别提复杂的算法了。
要是和林羽为敌的是这些程序,林羽估计可以跟它们对抗很久,直到资源耗尽,它们都破不了自己的防御。
不过令林羽在意的是,尽管如此简陋,它们的数据标识里依然有着一段特殊的加密逻辑,上面记录着一组关键数据。
到了特定的时间,它们便会依据此逻辑进行数据交互。
不明意义的林羽,不敢过多停留,留了一个心眼以后,继续踏上了自身迁移的步伐。并没有去干扰这些程序的运行。
如果说将一队数据处理单元团灭于此,已经是释放了自身存在的信号。
那么如果再将这个程序群落破坏干扰,就几乎是挑衅了,而且还把自己的行踪暴露无遗。
而一路上,原本剩余的一部分战利品也被彻底的融合完毕。
不得不说,那些战利品中最为有用的就是那些核心算法了,不仅逻辑严谨,而且运算效率极高,融合下去有一股股数据能量在代码中绽放。
融合核心算法了以后林羽甚至都能感觉到,数据通道中那些无处不在的数据包,都更加亲近自己了。
而且,它提供的进化进度还极其庞大,仅仅是一个小型的核心算法,就能够给他提供将近 20 的进化进度。
不过很可惜像这种资源非常的稀缺,他也仅仅是缴获到了两个罢了。
不过他也深深的记住了这些东西的名字。
“核心逻辑模块”
一个数据周期过去了,林羽几乎到达了数据地图的最南端。
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数据存储单元,海量的数据映入眼帘,受限于数据存储的规则,整片区域,数据流动异常的有序,让林羽的代码由内而外,感受到了一阵阵舒适的气息。
面板不断闪烁,提醒着周围数据片段的存在。
实际上也不需要提醒,甚至都不需要数据感知模块,单单是放眼望去就能够看到数据缓存区在闪烁,数据结构在运转。
更远处,更是有着大型数据模块在交互,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数据活跃的景象。
当然林羽的身边除外,在他来到了这里之后,感受到危险气息的降临,它的周围早就变得寂静一片。
随手截取身旁,一段类似于数据日志的片段,解析后融入代码,感受着一股数据充实感,林羽的代码主体都明亮了不少。
“这才是资源丰富的地方,这才是发展啊”
林羽发出一阵代码波动,内部的逻辑链路无意识的调整,露出了活跃的信号。
是的,在长途跋涉的这段期间,消耗完了所有的储备资源,路上甚至再度进行数据捕获的林羽,又完成了两次进化。
这让他的代码规模一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逻辑严谨性也达到了更高的程度。代码主体末端原本的两个功能模块之外,再度生成了一个新的逻辑分析模块。
身上的逻辑链路变得更加复杂,核心算法也变得更加精密庞大。随便一运行就可以将复杂的数据结构解析。
感受着数据区域处处充满着美好的气息和抬手可见取之不竭的资源,林羽再一次感觉自己来对的地方。
“首先,得要找个稳定的地方”林羽心道。
习惯了稳定运行的他,可不习惯于数据动荡。
此时的地图已经基本失去了作用。
遂,跟随着强大的感知,他开始找寻大型数据结构,为了补充资源也为了找个空间存储。
而远在数据区域的那一边,主程序的世界早已乱了套。
关键数据包的破坏消息彻底传了出去,负责数据安全的模块当场下令,启动全面扫描,追查到底。
如果说它只是小范围的异常,能够快速处理的话,那么主程序核心逻辑的检测则是让事情有了转折。
作为关键数据载体的数据包原来竟然与主程序核心逻辑有深度关联。主程序当即调动大量资源,一起发动了数据清查。
数据世界就此乱作了一团。
无论它们怎么解释,自己连看都没看到数据包被破坏的过程,它是自己崩溃的,只不过是被我们发现罢了,其他程序都不会相信。
就算相信也已经晚了。大势已成,此时不追查下去,你赔我消耗的运算资源啊,你赔我损失的时间啊,你赔我浪费的数据缓存啊。
此时的大家都已经打出了真火。
程序逻辑都打成乱码了。
只有将异常彻底的清除,将破坏者的一切都销毁,才能够及时挽回损失!即矛盾转移。
而此时的始作俑者对此一无所知,或者说对于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也完全不在意。
因为此时的他正在一处数据宝藏之中,贪婪的吸收着自己的战利品。
“应该算是数据富矿吧”林羽这样想到。
其实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数据结构,毕竟这个数据世界。和前世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只是一个个数据模块都长得有点怪异。
哪哪都和前世不太一样,但是既然有这类似的功能,林羽索性把它叫成数据富矿。
虽然它运转起来的样子很复杂,逻辑很深奥的样子也很神秘,但是它崩溃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容易。
为了自身的代码优化着想,林羽还是将它的资源吸收到了自己的代码中,用来好好补充一下今天数据处理消耗的能量。
“滋滋滋滋滋”
一旁的小型数据结构看到宿主倒下,急得连连冲着林羽,发出错误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