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90后的人生百态
本书标签: 现代  社会与现实  适合各种感情   

第34章 亲情为墨,梦想为笔:赵慧敏的绘画成长记(上)

90后的人生百态

在1990年那个阳光洒满江南水乡乌镇上每一个角落的清晨,赵慧敏出生了。她出生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乌镇有着纵横交错的河道,白墙黑瓦的房屋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赵慧敏出生时,家里洋溢着喜悦,她粉粉嫩嫩的,小手攥得紧紧的,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仿佛从一开始就对周围的色彩和光影有着特殊的感知。

  赵慧敏的父亲赵书明,时年30岁,是一位温和憨厚的教书先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总是透着儒雅和慈爱。他身材修长,常年穿着整洁的中山装,举止间有着文人的谦逊。母亲赵蓝香28岁,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绣娘,面容清秀,皮肤白皙,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和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总是盘在脑后。她的手指修长而灵活,在绸缎上穿针引线时,就像在舞蹈。父母的温和善良与对生活的热爱,为这个家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小时候的赵慧敏就对色彩有着独特的感知。5岁的她总是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圆嘟嘟的脸蛋泛着健康的红晕,就像院子里盛开的花朵。她的眼睛清澈明亮,像是藏着星星,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花朵。她会歪着头,小嘴里嘟囔着:“这朵花是红色的,像妈妈的口红;那朵是紫色的,像天上的晚霞。”她的小脸蛋因为专注而微微泛红,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她用稚嫩的小手紧紧握着蜡笔,在纸上努力地涂抹着,试图还原那些花儿的美丽。有时候画得不好,她就会皱起眉头,小巧的鼻子微微皱起,把纸揉成一团,重新开始,眼神中充满了执着。

  小镇上70岁的老画家李爷爷,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藏着故事。他的眼睛深邃而有神,像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蕴含着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他的画室就在赵慧敏家附近的一条小巷里。画室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画作,有风景画、人物画,每一幅都仿佛有着灵魂。赵慧敏经常会偷偷跑去看,她轻手轻脚地走进画室,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敬畏。李爷爷发现了这个小丫头,笑着问她:“你喜欢这些画吗?”赵慧敏用力地点点头,说:“我也想画出这么漂亮的画。”李爷爷摸摸她的头,粗糙的大手带着温暖,说:“那你可要好好学哦。”从那以后,赵慧敏就成了画室的常客,李爷爷也开始耐心地教她绘画的基础知识。

  在李爷爷的画室里,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洒在陈旧的木地板上。空气中弥漫着颜料和纸张混合的独特气味。赵慧敏坐在一张略显破旧的木桌前,桌上摆满了绘画工具。李爷爷拿着一根铅笔,站在她身旁,微微弯着腰,指着桌上的白纸,缓慢而有力地画出直线。他边画边说:“小敏啊,你看,直线就像生活中的脊梁,画画得先把线条练稳咯。”7岁的赵慧敏睁大眼睛,紧紧盯着李爷爷的手,小脑袋像小鸡啄米般不停地点着,手里也拿着铅笔模仿着。她努力让自己的线条画得更直、更流畅,小小的眉头因为专注而微微皱起,额头上渐渐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当画出一条满意的线条时,她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眼睛弯成月牙,兴奋地对李爷爷说:“爷爷,你看我画的!”李爷爷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欣慰。

  学会线条后,便是形状。李爷爷拿出各种形状的木块,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将它们整齐地摆放在桌子的一角。阳光照在木块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李爷爷让赵慧敏观察它们的轮廓,然后在纸上画出来。赵慧敏把木块放在眼前,左看看右看看,时而把木块举高对着阳光,试图理解光影下形状的变化。她画画的姿势有些别扭,小身子趴在桌子上,但手中的笔却不停歇。画错了就用橡皮擦轻轻擦去,橡皮擦在纸上留下淡淡的痕迹,她反复多次,直到画出满意的形状。每完成一个形状,她都会长舒一口气,像是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

  色彩是绘画中重要的一环,李爷爷带着赵慧敏来到画室的窗边。窗台上摆满了各种颜料瓶,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斓。李爷爷把颜料挤在调色盘里,用画笔蘸上不同颜色,在纸上混合,颜料在纸上交融、变幻,展示色彩的变化。9岁的赵慧敏兴奋地看着那些颜色融合在一起,产生奇妙的新色彩。她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学着李爷爷的样子调色,结果把自己的小手弄得五颜六色,脸上也沾上了颜料,活像一只小花猫,但她毫不在意,沉浸在色彩的世界里。她拿着蘸满颜料的画笔在纸上涂抹,嘴里还念叨着:“这个颜色像花儿,这个像天空。”李爷爷在一旁看着,笑着提醒她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

  然而,在学习色彩混合的过程中,赵慧敏遇到了困难。她总是无法准确调出自己想要的颜色,比如想要调出一种淡雅的粉色,却总是因为颜料比例不对而变得过于浓重。这让她有些沮丧,眉头紧皱,看着那些失败的色彩混合,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她没有放弃,她开始认真记录每次调色时各种颜料的用量,不断尝试不同的比例。她还会在纸上先试着调出小部分颜色,看看效果后再进行调整。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她终于能熟练地调出各种想要的色彩,眼中重新燃起自信的光芒。

  随着年龄的增长,15岁的赵慧敏出落得越发亭亭玉立。她有着一头及腰的长发,柔顺亮丽,就像黑色的绸缎。瓜子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神中总是透着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绘画的热情。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总是带着微笑的樱桃小嘴。在学校里,她的绘画天赋开始崭露头角。每次美术课,她都是最认真的那个。她会把画纸铺在课桌上,用铅笔轻轻地勾勒出轮廓,纤细的手指灵活地握着铅笔,一举一动都充满了优雅。然后再仔细地挑选彩笔上色。她的同学们都会围在她身边,看着她画画,眼中充满了羡慕。有一次,学校举办绘画比赛,主题是“我的梦想”。赵慧敏坐在教室里,托着下巴,思考了很久。她想到了自己在花丛中画画的场景,想到了李爷爷画室里那些美丽的画作,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两个可爱的酒窝,开始动笔。她画了自己站在一片绚丽多彩的花丛中,手中拿着画笔和画板,天空中飞翔着五彩斑斓的蝴蝶。她画得那么投入,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那个美好的世界。比赛结果出来了,赵慧敏获得了第一名,当她站在领奖台上时,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手中紧紧握着奖状,心里想着:“我要一直画下去。”

高中毕业后,18岁的赵慧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心仪已久的江南艺术学院,选择了油画专业。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她满心欢喜与期待。校园里绿树成荫,艺术气息浓厚,教学楼的墙壁上挂满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那些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画作让赵慧敏目不暇接,心中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憧憬。

  在大学的画室里,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四周摆放着各种石膏像和绘画工具。赵慧敏坐在画架前,眼神专注地盯着眼前的静物,那是一组色彩丰富的水果。她微微皱眉,手中拿着画笔,时而轻触嘴唇,思考着构图和色彩的搭配。“这里的光影变化真微妙啊。”她轻声对自己说道。旁边的同学有的在小声交流,有的在画布上快速涂抹,而赵慧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时,同学吴雅婷走了过来,她扎着双麻花辫,眼神中透着好奇,轻轻拍了一下赵慧敏的肩膀:“慧敏,你看你画得好细致啊,尤其是这个苹果的阴影部分,你是怎么处理的呀?”赵慧敏微微一惊,随后笑着说:“我就是观察了一下光线的方向,然后用不同灰度的颜色来表现阴影的层次感。”吴雅婷眼睛一亮,赞叹道:“哇,你真厉害!我每次画阴影都感觉很生硬。”赵慧敏放下画笔,耐心地解释:“你可以试着用更细腻一点的笔触,而且颜色不要一下子调太深,慢慢叠加。”吴雅婷认真地点点头,看着赵慧敏的画若有所思。

  在人体素描课上,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画笔在纸上摩挲的声音。模特安静地摆着姿势,赵慧敏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人体的线条和肌肉的起伏。她的脸上透着严肃,眼睛里闪烁着专业的光芒,手中的铅笔快速地在纸上移动,试图捕捉那瞬间的动态和神韵。“这里的线条要更流畅一些,表现出肌肉的张力。”她在心里默默想着,手中的动作不停。

  突然,同学叶梓轩在旁边小声嘀咕:“这太难画了,我都不知道从哪里下笔。”赵慧敏听到后,看了他一眼,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怎么帮他。然后她轻声说:“你可以先从大的轮廓开始,比如先把身体的主要线条勾勒出来,就像搭框架一样。”叶梓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试试吧,感觉你画得好轻松。”赵慧敏笑了笑:“其实也没有啦,我就是多练习,你也可以的。”

  当遇到创作课程时,大家都在为灵感发愁。赵慧敏在图书馆里查阅大量的资料,寻找灵感。图书馆里静谧的氛围让她感到安心,她穿梭在书架之间,手指轻轻滑过一本本画册和艺术书籍,眼中满是渴望知识的光芒。找到合适的资料后,她会坐在靠窗的位置,认真地做笔记,脸上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时而陷入深深的思考。

  在回画室的路上,她遇到了同学苏锦程。苏锦程背着画夹,一脸苦恼地说:“慧敏,这次创作我一点思路都没有,你有什么想法吗?”赵慧敏歪着头想了一下:“我觉得可以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入手,比如校园里的那些有趣的场景或者人物。你看,校园里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发生呢。”苏锦程眼睛一亮:“对哦,我怎么没想到,谢谢你啊!”赵慧敏微笑着说:“不客气,希望我们都能创作出好作品。”

  回到画室,赵慧敏会把自己关在里面,几天几夜地构思和创作。她会对着空白的画布自言自语:“这次我要把我的想法都展现出来,用色彩和线条讲述一个故事。”然后拿起画笔,充满激情地开始创作,颜料在画布上飞舞,她的脸上、衣服上都沾上了颜料,但她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创作的狂热中。

上一章 第33章 命运的逆袭:潘玉富和他的家庭变迁(下) 90后的人生百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5章 亲情为墨,梦想为笔:赵慧敏的绘画成长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