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洒满机场跑道的那个清晨,1996年出生的蔡媛媛,拖着两只沉甸甸的行李箱,步伐坚定却又心情沉重地迈向候机大厅。她来自福建泉州,那座满是烟火气息、古韵与活力交织的海滨小城,家中经营茶叶批发生意,有勤劳朴实的父母、古稀之年身板硬朗却背微佝偻的爷爷,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亲人们的模样与牵挂,宛如细密的网,将她紧紧裹住。
父亲蔡逸飞,年近五十,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岁月仿若风雨,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痕迹,恰似饱经侵蚀的古厝墙面,每一道皱纹都是生活故事的注脚。常年在堆满茶箱的库房与市井间忙碌,双手布满粗茧,沉淀着为家庭拼搏的艰辛。浓眉下那双眼睛,沉稳坚毅似泉州湾海水,波澜不惊中蕴含无穷力量。送别之际,他双手重重搭在媛媛肩头,粗粝掌心摩挲传递力量,目光灼灼紧盯女儿,声若洪钟嘱咐:“囡囡,出了国门,胆气要足,步子要稳,家里老小都瞧着你出彩,别怯场!”言罢,脖颈青筋凸起,吞咽下不舍,转头望向停机坪上的飞机,那是媛媛逐梦远行的“方舟”。
母亲蔡秀兰,刚过四十五,面容和蔼、眼神温柔,几缕白发于乌发间醒目,如刺桐花添了操劳印记。往昔在茶叶铺子,她耐心待客、算账打包,忙碌操持家中大小事。此刻眼眶泛红,泪水决堤,手帕湿透贴在脸颊,几缕白发凌乱,尽显疲态与揪心。双手似钳子箍住媛媛手臂,指甲泛白,泣不成声:“我的心肝呐,异国他乡,千万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天凉加衣,要是过得不舒坦,机票钱妈出,立马飞回来。”边哭诉,边把装满家乡风味小吃、熬夜打包的背包往媛媛怀里塞,满是化不开的牵挂。
爷爷蔡老爷子,身板硬朗背微佝偻,像棵沧桑老榕树。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如古城街巷写满往昔。平日爱讲旧事道理,此刻满是眷恋不舍,粗糙且青筋毕露的手攥紧媛媛胳膊,闽南腔调浓重:“囡囡呐,这一去,山高水远嘞,阿公心里头空落落的。”见媛媛要进安检,忙掏出庙里求来、摩挲多晚的平安符递去,眼眶泛红,褶子堆起:“囡囡,阿公盼你平平安安,顺顺遂遂,啥时候想家里了,就回来,阿公天天在门口盼着嘞。”媛媛走后,仍伫立原地,目光追随,喃喃“一路平安”,许久才拖着沉重步子离开。
媛媛望着平安符,眼眶瞬间潮热,泪水失控,忙抬手擦拭却徒劳。听着爷爷叮嘱,嘴唇哆嗦,半晌才带着哭腔回应:“阿公,我会的”,声音轻颤喑哑。她接过符贴胸口,感受余温,扑进爷爷怀,紧紧相拥,肩头耸动抽泣,良久红着眼转身,攥着符一步三回头。
哥哥蔡宇轩身着媛媛所送印着闽南古厝图案的短袖,本为讨喜,此刻却添酸涩。他嘴角强扯笑意,比哭难看,嘴唇哆嗦,笑意僵在半途,眼睛湿漉泛红、满是红血丝。抬手佯装揉媛媛脑袋,动作半空打颤,落下极轻,声音故作调侃却因哽咽破音:“妹,你一走,哥这‘跟班’没主心骨咯。等你学成归巢,哥带你吃遍城里,土笋冻、面线糊管够,掉秤可别怪哥。”尾音哭腔尽显,双手揪紧衣角,指节泛白,身体紧绷又强抑靠近冲动,憋回牵挂不舍。
弟弟蔡晨阳小脸通红,泪水鼻涕糊脸,双手紧扣媛媛衣角,身体后倾、跺脚哭嚎:“姐姐,别走呀,没人陪我踢球、讲故事啦!”脚下生根,死不撒手。
媛媛置身亲人“包围圈”,心被酸涩不舍绞碎,泪如泉涌,只能点头。登机提示音起,她狠心挣开怀抱,拖箱走向登机口,临闸口猛回头,趴在隔板挥手,望着家人身影渐模糊成小点,攥紧衣领暗自发誓,定要衣锦还乡、不负亲恩。
经过漫长的飞行,飞机缓缓降落在法国的土地上。踏出机舱的那一刻,一股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家乡温暖湿润的空气截然不同,这里的空气干燥而清冷,蔡媛媛不禁打了个寒颤。她随着人流走向海关,周围是形形色色、不同肤色且操着各种语言的人。她略显紧张地整理着手中的文件,排在长长的队伍里,眼睛不时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顺利通过海关后,蔡媛媛走出机场大门,外面的世界让她眼花缭乱。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马路上车水马龙,各种造型奇特的车辆呼啸而过,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她站在路边,有些茫然失措,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之前做的攻略,试图找到前往住处的方向。
当她拖着行李来到公交站台,看着站牌上陌生的法文和复杂的线路图,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就在她焦急万分之时,一位热心的法国女孩安妮走上前来,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蔡媛媛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用所学的英语向安妮解释自己的处境,她一边比划一边说道:“我刚到法国,要去这个地址,但是我不知道该坐哪路车。”安妮微笑着,努力用英语向她说明路线,可由于口音问题,蔡媛媛有些地方没听明白,她只好尴尬地请求安妮再说一遍。安妮耐心地放慢语速,一个词一个词地解释,还拿出手机给她查看地图,指着地图上的站点和路线,告诉她需要乘坐的公交车以及换乘的地点。蔡媛媛感激涕零,连声道谢。
公交车上,蔡媛媛坐在靠窗的位置,眼睛好奇地张望着窗外的街景。沿途的建筑风格各异,有的古老而庄重,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有的则充满现代艺术感,彰显着时尚与创新。街道两旁的商店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时尚品牌和精美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蔡媛媛此时无暇欣赏这些美景,她的内心一直在思索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她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这里的学习节奏,能否结交到朋友,又能否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终于,公交车到站了。蔡媛媛按照地址找到了自己的住处。那是一间小巧却布置温馨整洁的公寓。她打开房门,将行李拖进屋内,疲惫地瘫坐在沙发上。环顾四周,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涌上心头。她不禁想起国内宽敞舒适的家,想起与朋友们欢聚嬉戏的日子。但她迅速振作起来,告诫自己这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第二天,蔡媛媛早早起床,精心准备后前往学校报到。她穿上自己用心挑选的衣服,对着镜子仔细整理妆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自信。走在校园里,她能深切感受到那浓厚的学术氛围。校园内绿树成荫,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学生们或是匆忙赶往教室,或是在草坪上热烈地讨论问题。蔡媛媛依照指示牌找到了自己所属的学院,在办公室里,她见到了自己的导师。导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男子,他微笑着与蔡媛媛打招呼,关切地询问她旅途是否顺利。蔡媛媛紧张地回应着导师的问题,心中暗自庆幸自己事先做了充分准备,能够较为流利地用英语与导师交流。
正式开始上课后,蔡媛媛才真切体会到异国学习的巨大压力。课堂上,教授们授课速度极快,而且许多专业术语对她来说都十分陌生。她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讲,一边努力理解教授的讲解内容,一边快速地记录笔记。课后,她总是第一个冲向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恶补自己在知识方面的短板。在图书馆里,她常常一坐就是数小时,周围的人来来去去,她却浑然不觉。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指在书架上迅速翻阅着书籍,一旦找到所需资料,便迫不及待地坐下研读。
除了学习,蔡媛媛在生活上也面临诸多挑战。她需要自己买菜做饭,学会打理各种生活琐事。第一次去超市时,她再次被那些陌生的商品和标签弄得晕头转向。她在货架间徘徊不定,不知该如何抉择。看着周围的人熟练地挑选商品,她的内心不禁有些沮丧。但她没有放弃,鼓起勇气向一位法国大妈请教。她用简单的法语词汇夹杂着英语询问大妈某种食材在哪里,大妈一开始有些疑惑,但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便热情地带着她走到相应的货架前,拿起商品,详细地用法语介绍其用途和特点,蔡媛媛认真倾听,虽然有些法语词汇听不懂,但通过大妈的手势和表情也能大致明白,她不时点头表示感谢。在大妈的帮助下,她终于买齐了所需食材。回到家后,她依照记忆中的做法,尝试烹制了一顿简单的饭菜。尽管味道不尽如人意,但她却吃得格外香甜,因为这是她自己努力的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媛媛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在课堂上,她开始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与同学们的交流也日益增多。她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携手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一次小组作业中,蔡媛媛和她的小组伙伴们为了一个项目日夜奋战。他们围坐在图书馆的桌子旁,双眼布满血丝,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与执着。蔡媛媛认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手中拿着资料不停地比划着,其他伙伴们则专注地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经过数日的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项目,并在班级中获得了高度评价。那一刻,蔡媛媛深切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和成功带来的喜悦。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变数。在一次重要考试前夕,蔡媛媛突然生病卧床,高烧不退,身体虚弱得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她望着天花板,心中满是绝望。她担心自己会错过这次考试,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就在她孤立无援之时,朋友们纷纷来到她的身边。他们带来了药品和食物,轮流悉心照顾她。其中一位朋友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她的额头,温柔地安慰道:“别担心,媛媛,我们会帮你向教授请假的,等你病好了,我们再一起复习。”蔡媛媛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朋友的手说道:“谢谢你们,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