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书房,李倾城百无聊赖地翻着手中的《治国策》,墨香混着纸张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她皱了皱鼻子,啪的一声合上书册,喃喃自语:“这书看得闷气了!这女尊国为啥非得女子考公?去你的吧,姑奶奶我就是那天生的天才,不用温书也聪慧过人!”
她眼珠一转,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确认四下无人后,一个闪身溜出了府邸。
凤凰城的街市向来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糖人、胭脂、绸缎铺子琳琅满目。李倾城深吸一口气,仿佛连空气都比府里自由几分。她随手买了个糖葫芦,边走边啃,甜中带酸的滋味让她眯起了眼。
“让一让!让一让!”身后传来急促的喊声。李倾城刚要挪步,谁知一个急转身,刚好与来人撞个正着。两人一个踉跄,双双跌坐在地。
“哎哟!”李倾城揉着胳膊抬头,正对上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
眼前的男子约莫十七八岁,眉目如画,一袭青衫衬得身形修长。他慌忙起身,微微鞠躬道:“不好意思,刚才小生失礼撞到姑娘了。”
李倾城拍拍裙子站起来,见是个俊俏的小生,立马满脸笑意:“没事没事!”她摆摆手,目光却忍不住多瞧了他几眼。男子似乎被她直白的眼神看得有些窘迫,耳尖微红,匆匆告辞离去。
“有趣。”李倾城轻笑一声,转身继续闲逛。
晌午时分,她踱步到城西的碧波湖畔。湖面如镜,画舫轻摇,丝竹之声隐隐传来。李倾城掏出一锭碎银,登上一艘小船。船夫撑篙离岸,她倚在船头,任由微风拂面。
“姑娘可要听曲?”船尾的琴娘轻声问道。
“来一首《春江花月夜》吧。”李倾城懒洋洋道。
琴声悠扬,她闭目养神,仿佛置身世外。直到夕阳西沉,湖面镀上一层金辉,她才意犹未尽地下了船。
天色将暗,李倾城哼着小曲回到府中,径直去了哥哥李英俊的房间。
“哟,稀客啊。”李英俊正执笔练字,抬头见是她,挑眉笑道,“我说妹子,你不用温习准备殿试吗?”
李倾城一屁股坐在他书案边,托腮笑道:“书有什么好看的?与其看书,还不如过来观赏我这英俊潇洒的美男哥哥。”
李英俊被她直白的话噎住,一张俊脸瞬间涨红:“你……你就知道贫嘴!去去去,温书去!不然母亲责问起来,有你好果子吃。”
“放心吧好哥哥!”李倾城眨眨眼,凑近低声道,“我今天偷偷溜出去玩了,要是母亲问起我为什么没在书房,你就说我在你房里让你指导书法来着。”
李英俊无奈扶额:“我说呢,怎么无事不登三宝殿。行行行,哥给你兜着。”
李倾城倒也守信,离开哥哥房间后便回了书房。烛火摇曳,她翻开《治国策》,神情渐渐专注。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她轻声诵读,时而提笔批注,时而蹙眉沉思。窗外月色渐浓,虫鸣窸窣,她却浑然不觉,直到两个时辰后,才伸了个懒腰,吹灭烛火。
躺在床上,李倾城望着帐顶,嘴角微扬。明日要不要再溜出去?她想着今日湖上的琴声、街市的喧嚣,还有那个青衫少年的模样,渐渐沉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