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洛桑在遂宁县的地十日,也是她在这里的最后一日。
想到京城朝廷的动作,秦洛桑站在树下沉思,她微微抬头透过绿叶缝隙看蔚蓝天空。
“主子,今日是我们在这里最后一日,可还有其他安排?”小兰不禁出言提醒了一下。
秦洛桑眼眸微动:“有,请江县令过来。”
小兰福身:“是。”
她离开后院,直接来到县衙前院门口,直奔江县令办公的房间。
“奴婢见过江县令,我家主子有请。”
闻言,江县令立马放下手中事务,随小兰来到后院一棵树下。
“臣参见主子,不知主子找臣何事。”
“江县令,收到朝廷消息,他们要出兵来打我们,你觉得我们应当如何?”
江县令震惊:“朝廷这么快便收到消息了?”
“都大半月过去了,肯定收到,快马加鞭也不过数日便到京城。”
江县令心中有些慌乱,他怕朝廷的人打破如今百姓们充实有盼头的日子。
“不知主子可有高见,臣确实不想百姓们再过之前那日子。”那日子苦不堪言,时间久了,只会更多百姓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并不是他愿意看见的。
秦洛桑听后并未第一时间回应他,而是微微抬眸直视他话的真假,见他并不躲闪,且眼神真诚,秦洛桑决定暂时信他。
“事情也并不是一无所解。”
江县令闻言眼前一亮:“还请主子明示。”
“加强城墙人手,以及武器配备,另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四需设定谋略。”
江县令听懂她的意思:“主子说的是,可是武器我们是缺的,尤其是铁器。”
这玩意可是不能随便造的,附近也没铁矿,再者造武器也需不少时间,等他们造好,说不定已成别人代宰的羔羊。
秦洛桑明白他心里的担忧。
“这样,我跟你们设定一些无需铁器的法子。”
江县令听后面露惊喜。
“臣洗耳恭听。”
“若有人攻城,第一,用火把扔下城墙防御;第二,若有人怕城墙,可用竹竿子打人戳人,同样第一个方法也适用,但那个有点儿费柴和火折子;第三甩迷药下去把人迷晕,不过我们的人得提前戴好口罩,不然会反噬被迷晕;
第四,捡石子扔人,不过把石子运上来也挺费功夫,量也不一定够,不过都可备一些,毕竟有备无患;
第五可甩木薯(山药)皮下去,让他们自个痒痒难受一番,自个费一些力气,我们的人也能够相对省些力气。”
“主子说的是,不过臣觉得第五条最适合提前来,而第二条适合也适合前面使用。”
秦洛桑摇头:“不,木薯皮排第一倒是合适,可火把必须在竹竿子前方。”
“臣一叶障目,还请主子见谅。”
“无碍,你也是为百姓们着想。”
在她离开这日,江县令已已安排许多人准备火把、竹竿、迷药、石子,另外还安排人准备木棒、箭等日常武器。
秦洛桑原本之前的计划是来了遂宁县,下一站去风和县,眼下她得先回府城,同杨大人一起主持大局。
她们骑着高头大马快马加鞭赶向府城,来到府门口时掏出令牌顺利进入府城。
得知主子突然回来,杨大人立马放下手中事务。
“主子,你们回来了。”
“杨大人,请坐,朝廷的消息你怎看。”
杨大人坐下低眸沉思:“臣以为这次也是我们收获好兵器和人才的时机。”
秦洛桑闻言笑了:“你这是把我们之前的招数都用上了。”
杨大人闻言爽朗笑了:“主意好用就行,这就跟草船借箭差不多的道理。”
秦洛桑赞同点头:“确实如此,遂宁县我已安排好,连乡下百姓们都做了安排,各村白天黑夜轮流值守,他们只要一发现可疑人都会往县城禀报。”
杨大人闻言立马眼前一亮:“主子,这个法子好,请问一下细节。”
“白天两轮换班,晚上三班轮换,避免大家劳累过度,另疲惫犯困,尤其是漆黑的夜晚。”
杨大人郑重道:“确实,臣先让人安排下去,一会儿回来再商议其他事可行?”
秦洛桑淡笑点头:“去吧。”
她们正好也休息好。
这是厉师爷安排人来上茶,他是原来的师爷,不过秦洛桑在还是白轻灵时与他打交道不多,不过上次攻城后与她倒是每日打交道,倒是熟悉不少。
“厉师爷,陶夫子他这十日授课如何?”
厉师爷如实回话:“回主子,他按照您给的授课表在教学,目前来看还算顺利。”
“孩子们的反应呢?”
厉师爷想到自己每日去查看的情况道:“孩子们目前倒是识了不少字,陶夫子倒也勉强管得了他们。”
陶夫子有点儿命苦,不过好在命还在,且还能吃饱喝足,有活计,有月钱拿,不过相比较他们,他又要惨一些,但一切皆是命,时也命也运也!
面对暂时看起来表现的还算忠诚的厉师爷,秦洛桑一直是以礼相待,不过她也不希望做错事,不然那一天她会毫不犹豫处决背叛者。
人不狠,地位不稳,就是是创业打天下初期。
朝廷要准备对付她们的消息,秦洛桑已派暗卫们送回木山寨。
收到禀报的宋词笑了:来就来,她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绝不可怕怕了他们。
莫问梦瑶请来,看见面无表情,神情严肃的大管家,有些疑惑。
“大管家,莫不是出事了?”
宋词淡淡道:“确实出事了,朝廷准备出兵打我们。”
莫问大惊失色:“什么?那主子可有安排?”
“稍安勿躁,主子说我们壮大队伍与收获武器的时刻到了。”
闻言,莫问立马理解到宋词的意思。
“确实如此,我们眼下最缺的就是武器,其次是人。”
突然他想到一个问题:“可这朝廷的人可不像之前几次战役,我们就算是收编后,他们当中万一有异心怎办,这怕是也会扰乱我们原本的队伍。”
宋词也考虑到这一点儿:“主子信上说了,让士兵们时不时吃好喝好,总能满足他们的胃,久而久之也会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