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本书标签: 校园  地理  学习资料     

地球的公转(二)

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⑶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

地轴是倾斜的(根本原因)——存在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直接原因)——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产生四季)和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产生五带)

2.四季的划分

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热量

夏季: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热量最多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太阳高度最小、获得热量最少的季节

春秋季:过渡的季节

我国:以“四立”划分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依据对气温的统计进行划分(北温带)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3.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补充:

1.晨昏线规律总结(光照图):

⑴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⑵晨昏线平分地球,是经过地心的大圆;

⑶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⑷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⑸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⑹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点,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24)点;——(相对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12小时)

⑺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所在经线必为0点或12点;

⑻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纬度的度数;

⑼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度每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同一纬线地区,昼夜长短状况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状况相反。

3.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理坐标的确定

直射纬度=90度-刚好出现极昼(夜)现象的纬度

直射经度=昼半球中央经线度数(地方时为12点时所在经度)

4.上午=正午12点-日出

下午=日落-正午12点

上半夜=24点-日落

下半夜=日出-0点

5.正午太阳方位

处于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南方;

处于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北方;

处于太阳直射的地区,正午太阳在正上方。

6.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除极昼极夜地区)

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升,西北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升,西南落。

春秋二分日,全球正东升,正西落。

某一地点,在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7.物影问题

太阳方位决定影子朝向,太阳高度决定影子长短。

8.关于夏至日、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夜长短状况、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均相同。

9.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为例)

⑴楼间距的计算

L=h×cosHmin(L为楼间距,h为南楼高度,Hmin为该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一般而言,纬度越低,楼间距越小。

⑵太阳能热水器最佳支架倾角的计算(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倾角=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即纬差。

注意:春秋分日,当热水器安装夹角为当地纬度时,效果最好。

上一章 地球的公转(一) 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