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的繁华街市间,苏府的大门紧闭,但府内的气氛却是紧张而期待。苏龙坐在书房中,窗外斑驳的树影投在他沉思的脸庞上,他的目光不时地瞥向桌上的日晷,默默计算着放榜之日的到来。
书房的角落里,一盏青灯摇曳,光影在墙上跳跃,如同他此刻不平静的心情。他摩挲着手中的书卷,却无心阅读,思绪早已飘到了那即将张贴的皇榜之上。
与此同时,在相府深处,金钏也怀着同样的心情。她坐在窗前,双手托腮,一双明眸望向远方,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她的心中充满了对苏龙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王夫人轻轻走进女儿的房间,看到她那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由得笑了。她坐在金钏身旁,轻声说道:“金钏,看你这样子,是不是又在想苏公子了?”
金钏脸上微微一红,瞪了母亲一眼,撒娇道:“娘,你又来了。你明知我心里着急,还拿我开玩笑。”
王夫人笑着拍了拍女儿的手,说道:“好好好,娘不开玩笑了。只是放榜之日未到,你再怎么着急也是无用。何不静下心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金钏叹了口气,说道:“我也知道急不得,但心里就是控制不住地想去想,去想那结果如何。”
王夫人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道:“金钏,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就像这放榜之事,我们只能等待。而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让自己更加充实。”
金钏听了母亲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她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拿起笔来开始练习书法。王夫人看着女儿重新静下心来,满意地离开了房间。
而在苏府,苏龙也决定放下心中的焦虑。他站起身来,走出书房,来到庭院中。看着院中的花草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已经尽力了。现在,他只需要静静地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相府之中一片静谧祥和。王允身着官服,脚步匆匆,刚处理完朝堂上的诸多事务,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府中走去。今日朝堂之上,虽事务繁杂,但王允心中却满是欣慰,家中夫人贤淑,三个女儿乖巧懂事,这便是他在这纷繁世事中最温暖的港湾。
踏入相府大门,只见厅堂之中,王夫人端坐于主位,仪态端庄,眉眼间尽显温柔。身旁,三个女儿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大女儿王金钏身着一袭淡粉色的锦缎长裙,温婉动人;二女儿王银钏身着浅蓝色的罗衫,俏皮可爱;三女儿王宝钏则身着素白的纱衣,灵动活泼。
王允见此情景,脸上顿时浮现出灿烂的笑容,快步走上前去,朗声道:“夫人,女儿们,我回来啦!”
王夫人连忙起身,迎上前来,温柔地说道:“老爷,今日回来得这般晚,定是事务繁忙,可累坏了身子。”
王允握住夫人的手,轻轻拍了拍,笑道:“不妨事,今日朝堂上虽事务繁多,但想到家中还有你们等着我,便觉得浑身都是力气。”
这时,王金钏见父亲回来,连忙站起身来,莲步轻移,走到王允面前,福了福身,娇声道:“父亲,女儿有一事想问。”
王允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慈爱,说道:“金钏,有何事但说无妨。”
王金钏微微低头,脸颊泛起一抹红晕,轻声问道:“父亲,不知那放榜之日何时到来?”
王允一听,便明白了女儿的心思。他深知大女儿对苏龙情根深种,一直盼着苏龙能够金榜题名,前来提亲。王夫人以及银钏、宝钏也都知道大姐的意思,纷纷将目光投向王允。
王允轻抚胡须,笑着说道:“金钏啊,莫要着急。放榜之日已近,快了,快了。苏龙那孩子,才华出众,若他真心爱你,待到金榜题名之时,自会前来提亲。你就安心等着吧。”
王金钏听了父亲的话,心中稍安,但依旧难掩眼中的期待,说道:“父亲,女儿只是盼着能早日有个结果。苏龙他才华横溢,定能高中。”
王允点了点头,说道:“苏龙确实是个有才之人,为父也对他寄予厚望。不过,这科举之事,还需看天意。你且放宽心,耐心等待便是。”
王银钏在一旁听了,忍不住打趣道:“大姐,你就别着急啦,等苏龙哥哥高中了,定会风风光光地来娶你,到时候你可就是状元夫人啦!”
王金钏嗔怪地看了妹妹一眼,说道:“就你嘴贫。”
王宝钏也凑了过来,笑嘻嘻地说道:“大姐,到时候你可要请我们吃喜糖呀!”
王金钏被两个妹妹说得脸颊更红了,嗔道:“你们两个小丫头,就知道打趣我。”
王允看着三个女儿嬉笑打闹,心中满是欢喜。他拉着王夫人的手,在主位上坐下,说道:“夫人,咱们的女儿们这般懂事可爱,真是我们王家的福气啊。”
王夫人笑着说道:“是啊,老爷。只希望她们都能觅得良人,幸福美满。”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相府的厅堂之中,在这宁静的夜晚,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