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得了弘历的吩咐后,带着他的贴身玉佩去找管家要了一辆马车就前往了宫中的方向,快到宫门的时候守门的侍卫拦下了他询问道:什么人,进宫干什么,可有皇上,或皇贵妃娘娘的召见还是有何要事。
小厮回禀道:回大人的话,小的是辉发那拉府中的下人,奉了王爷之令,进宫寻一个太医过去。
守门的侍卫一脸警惕道:你说你是奉了,王爷之令那你可有证明身份的物件。
小厮听到守门侍卫那么说,也是将弘历给他的玉佩递给了守门侍卫,守门侍卫在看到这块玉佩后, 急忙道:你先在此等候着,我先去进宫通禀一声。
而小厮见守门的侍卫都那么说了, 只好也在一旁等着。
钟粹宫内
皇贵妃,钮祜禄氏正在练字,只见婢女夏春一脸着急忙慌的走了过来道:
夏春娘娘,不好了。
皇贵妃(钮祜禄氏)到底发生了何事。
夏春刚刚神武门的侍卫来报,说是..是。
皇贵妃(钮祜禄氏)说是什么。
夏春说是,宫门外有个人他说是辉发那拉府的下人,奉王爷之令进宫寻个太医。
夏春给淑福晋看病。
皇贵妃(钮祜禄氏)那可查验清楚身份了。
夏春禀娘娘,已经查验清楚了,这玉佩确实是王爷贴身之物。
皇贵妃(钮祜禄氏)弘历倒对她挺上心。
夏春娘娘说的是那辉发那拉氏,瞧着确实是有些娘娘你的风范在。
皇贵妃,浅笑道:
皇贵妃(钮祜禄氏)你才见他不过一两面何以就见得,他身上有本宫的风范。
夏春娘娘,你难道不觉得他像还未入宫时的你吗?
皇贵妃(钮祜禄氏)还未入宫时的本宫。
皇贵妃,听完后闭着眼陷入一阵沉思回忆着自己还未入宫时的场景。
回忆视角开启中
雍正元年,朝廷选秀,京中钮祜禄氏府内
钮祜禄.玖滢女儿,给额娘请安。

钱氏满意的看着这个女儿,语重心长道:滢儿,此次选秀你若是能中选,成为皇上的妃嫔,光耀家族门楣那是最好的,你若是选不中,额娘也会为你择选佳婿,额娘花费重金为你请了一位宫里退休的老嬷嬷来,这几日你便好好的跟着这位嬷嬷学习规矩,知道了吗。
钮祜禄.玖滢是,女儿明白。
钱氏,点了点道:教导你规矩的那位嬷嬷明日便会来,你也回屋去吧。
钮祜禄.玖滢行了一礼后, 便告了退。
刚回到房内的钮祜禄.玖滢,正想着继续吃斋念佛,为已逝的阿玛诵经祈福,认他早日超生。
只见,他正准备拿起手中的笔抄写佛经的时候,只见一娇俏可爱的女子甜甜道:阿姊。
本紧皱的眉头,看到来人后温和道:
钮祜禄.玖滢小妹。
钮祜禄.玖滢你这几日不是在大姊家中陪伴着大姊生产嘛,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可是大姊家出了事。
一旁的少女道:阿姊是这样的大姊咋个儿,不知是何缘故受惊早产,生了个女儿。
钮祜禄.玖滢大姊怎么会突然早产。
一旁的少女道:阿姊我也不知道,大姊为什么会受惊早产,我问过大姊了,大姊让我别多问让我赶快回来,不过说起这个就气人,阿姊你是不知道那郑家老夫人,知道大姊生下的又是女孩,不是个男孩后,就只派了个婆子来看了一下然后就回去了。
听完小妹说的这些怒道:
钮祜禄.玖滢这郑家简直欺人太甚,大姊为他们家生儿育女,这十几年陪着他们家吃苦受罪,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五年前阿玛还在世的时候。
钮祜禄.玖滢那郑家只不过就是个地方小官,阿玛不想大姊高嫁到高门大户去受苦,这才选中了汉军正蓝旗,郑家的郑廷辅为婿,与郑家定下了婚约....后来大姊就嫁给了那郑廷辅为妻,半年前阿玛病逝,那郑家待大姊的态度便一日不如一日.....。
一旁的少女也同样愤愤不平道:可不是嘛,那郑家没一个好东西,看着咱家越来越落魄,大不如前了就在那里捧高踩低起来,我呸,真不是个东西.....。
钮祜禄.玖滢小妹,慎言。
钮祜禄.玖滢虽然话是如此,但咱们家到底是大不如前了,小妹这些话在家中说说就好,在外边咱们代表的就是咱们钮祜禄家的颜面。
一旁的少女点头应下。
钮祜禄.玖滢嗯,记下就好,你也快回你屋里休息吧。
在小妹走后,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钮祜禄.玖滢这就是人走茶凉嘛。
钮祜禄.玖滢如今....钮祜禄府日渐衰落...。
..................
次日
钮祜禄.玖滢,便被人唤来了大厅,只见厅内有一位嬷嬷,钮祜禄.玖滢看到这位嬷嬷后便明白这就是额娘为他花费重金请来的嬷嬷,于是便朝这位嬷嬷福身行了一礼。
钮祜禄.玖滢嬷嬷安,玖滢这厢有礼了。
嬷嬷看了一眼钮祜禄.玖滢,便点了点头称赞道:嗯,格格的资质不错,还未入宫便这般懂规矩,想必皇上和太后在见到格格后,也定然会喜欢像格格这般懂规矩的女子。
钮祜禄.玖滢在听完嬷嬷的话之后,依旧谦虚有礼道:
钮祜禄.玖滢玖滢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学习,还望嬷嬷这几日能多加提点我一二才是,也让我多学习学习才是。
这位嬷嬷,看他还是如此谦逊有礼,心中更加满意,便道:格格放心,奴婢这几日定会用心的教导格格。
钮祜禄.玖滢那这几日就辛苦嬷嬷多费心指点了。
这几日,钮祜禄.玖滢都专心的跟着这位嬷嬷好好学习着规矩,很快就到选秀那日。
雍正元年的秋日,鸿雁高飞,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
钮祜禄.玖滢身为满军旗贵女,便先蒙军旗和汉军旗的秀女一步,早两日参加了由皇上跟太后亲自主持的殿选,因他是下五旗加上阿玛官位不高,虽然是满军旗出身,又是大姓,但却不是首位,排在了第四位,这三位当中,排在首位的满洲镶黄旗的富察氏入了选,后两位落了选,在念完了前三位的秀女后,才轮到了他,司礼太监在一旁念道:
太监正四品典仪钮祜禄.凌柱之女钮祜禄.玖滢,年十八。
钮祜禄.玖滢按照前几日嬷嬷教的规矩,落落大方的给皇上太后行礼,请安道:
钮祜禄.玖滢臣女钮祜禄.玖滢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万福金安,太后长寿万安。
太后(乌雅氏)可曾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才艺。
钮祜禄.玖滢回太后,臣女在家中读过女则,女戒,略读过几本佛经,识得几个字。
钮祜禄.玖滢臣女幼时在家中跟着额娘学过几年女工。
雍正帝不错,这几本书都是讲女德的,你既然还读过佛经。
钮祜禄.玖滢回皇上的话,半年前臣女阿玛病逝,这半年以来,臣女日日都在抄写佛经,臣女在抄写佛经的时候,略微读过几本佛经所以通晓一二。
太后(乌雅氏)女儿家,多以针线女工为主,你能识字便也很好。
太后(乌雅氏)哀家问你,那你为何还要日日抄写佛经。
钮祜禄.玖滢回太后,臣女半年前去甘露寺本想去大甘露寺当中请一位大师为阿玛好好超度一番,但甘露寺中的一位师太曾和臣女说过,只要能每日虔诚地为已逝的亲人,并抄写几卷佛经并且日日都吃斋念佛三年,就能为他们积福让他能早日超生,臣女虽愚钝,但身为人子能为阿玛积福让他能够早日超生,是臣女身为人子最后能够为阿玛做的一件事。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道:
太后(乌雅氏)很好,你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孝心,想必你阿玛还在世的时候没少费心教导于你,司礼太监记下她的名字留用。
太监正四品典仪钮祜禄.凌柱之女钮祜禄.玖滢,留牌子,赐香囊。
钮祜禄.玖滢臣女,叩谢皇上太后恩典, 愿皇上,太后,万岁万福。
两日后的晚上,养心殿内
宜修(皇后)臣妾参见皇上,臣妾前来恭贺皇上又喜得佳人。
雍正帝皇后何出此言。
宜修(皇后)这宫中已经传开了,这三日选秀,今日皇上龙颜大悦。
雍正帝只是泛泛之辈中,总算有几个资质尚可的。
宜修(皇后)岂止尚可,臣妾听皇额娘说起过那钮祜禄氏,很有十二贤良后妃图里面贤良后妃的淑范,还有那沈自山的女儿,听说很有当年敬嫔的风范,而甄氏却长得活脱脱就.....。
雍正帝只是眉眼处有几分相似罢了。
宜修(皇后)有几分相似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宜修(皇后)恕臣妾多嘴,那皇上,准备给甄氏什么位分呢。
雍正帝给个贵人吧!
宜修(皇后)好,那就贵人吧,只是除了这前头满军旗的富察氏是贵人和满军旗的钮祜禄氏,是贵人,还有蒙军旗的博尔济吉特氏是贵人外,汉军旗秀女当中也跟满军旗秀女一样正好也有两位贵人了。
雍正帝汉军旗还有一个贵人是。
宜修(皇后)是沈贵人,沈自山的女儿,只是这沈自山的官位要比这甄远道要高些。
宜修(皇后)虽然皇上重视汉军旗,但满蒙联姻毕竟是旧俗,如今汉军旗跟满军旗一样有两位贵人,这会不会有些太过于显眼了?
雍正帝那就给甄氏,正六品常在位吧!
雍正帝汉军旗吗,入宫位分不宜太高。
宜修(皇后)皇上明鉴。
雍正帝虽然是个常在,但是朕想给她个封号。
宜修(皇后)那就依皇上吧,只是这满汉毕竟还是有别的,到底还是?这满军旗的两位贵人都还没有封号在,而汉军旗的一个常在却有封号,会不会惹得他人非议,臣妾斗胆求皇上,不如也给满军旗中的两位贵人的其中一位,给个恩典,也多赐个封号吧。
思量过后同意道:
雍正帝嗯,也好。
宜修(皇后)那臣妾即刻就叫内务府拟了封号来看。
雍正帝不用甄氏的封号朕,已经想好了。
宜修(皇后)莞,臣妾记得在唐诗春词当中,就有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之句。
雍正帝朕觉得,甄氏那莞尔一笑的样子,甚美。
雍正帝至于这满军旗的两位贵人。
宜修(皇后)富察贵人,出自满洲镶黄旗,皇上再赐他个封号,认其位居众贵人之首论家世他也是当得的,而钮祜禄贵人,虽出自满军镶白旗,论身世虽不如富察贵人那样尊贵,但到底也是出自大姓,而且钮祜禄贵人又是圣祖孝昭仁皇后的远房堂侄女,皇上给她赐个封号那也是当得。
听皇后说起了钮祜禄氏贵人,脑海中不禁想起了两日前,在殿选时,那个甘愿日日为父吃斋念佛,每日抄写佛经的女子道:
雍正帝嗯,既然这钮祜禄贵人,她是圣祖孝昭仁皇后的远房堂亲,既然皇额娘也很喜欢她,那朕就给她赐个封号吧,虽说她的出身不如富察贵人,但她.....。
宜修(皇后)那皇上可要命人让内务府拟定封号。
雍正帝不必,钮祜禄贵人他的封号朕想过了,这钮祜禄贵人她孝心昭彰,品性纯良,这般德行实属难得,她日入宫,必能成为一位贤良、有福气之人,朕就封她为熹贵人吧,这熹字,寓意光明祥和,就当是朕对她孝心昭彰的嘉许与褒奖吧。
宜修(皇后)那一切都依皇上吧!。
几日后,钮祜禄府。
宣旨太监拿起圣旨宣读道:
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四品典仪钮祜禄.凌柱之女,钮祜禄.玖滢德才兼备,性行温良,淑慎性成,柔嘉维则,深得朕与皇太后之心,着即封为正六品贵人,赐封号为熹,钦此。
钱氏:臣妇接旨,谢皇上隆恩。
太监恭喜夫人了,小主不仅是此次新人里边位分最高的,还是唯二被皇上赐封号的,你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好福气呀。
而钱氏听完宣旨公公的话笑了笑,随后便让人打赏了宣旨太监,而那宣旨太监身后跟着一名看着倒颇有气度的姑姑,宣旨太监在一旁引荐道:
太监这位是宫中教导礼仪的芳澜姑姑。
她向芳澜姑姑行礼问安道:
钮祜禄.玖滢芳澜姑姑好,日后有劳姑姑多费心指点了。
芳澜姑姑道:奴婢芳澜参见熹贵人。
她用手搀扶起了一旁的芳澜姑姑随后道:
钮祜禄.玖滢芳澜姑姑快起来吧。
钮祜禄.玖滢姑姑在教导礼仪的这一期间都不用行此大礼,况且姑姑在宫中当差多年,伺候过不少贵人,身份贵重,在宫中那也是有几分体面在的,吾这还未入宫呢,在姑姑教导礼仪期间怎么受得起?姑姑向吾行如此大礼。
芳澜满意地看了眼她,忍不住在心中称赞,不愧是能得到皇上与太后赏识的人,心中更多生出了几分好感对眼前的女子。
回忆视角关闭。
自嘲一笑,冷冷地笑道:
皇贵妃(钮祜禄氏)还未入宫时的那个本宫,早已被这深宫,还有礼教给慢慢的埋没了,本宫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自己。
皇贵妃(钮祜禄氏)不管是未入宫,入了宫,还是现在,甚至是将来本宫早已回不到最初。
皇贵妃(钮祜禄氏)最像本宫最初的时候,或许是阿玛还未过世的那几年,不也许是本宫盼望着自己能慢慢长大的那几年,那时的本宫才是最初的自己。
皇贵妃(钮祜禄氏)可惜物是人非,本宫最初的自己,本宫再怎么找,也找寻不回来了。
夏春娘.....娘......。
皇贵妃,宽慰夏春道:
皇贵妃(钮祜禄氏)好了,你不必安慰本宫,这是本宫自己选择的路,落子无悔,本宫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