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嬿婉成功打压了苏瑶常在,在宫中的地位愈发稳固,众人对她敬畏有加。然而,她深知后宫争斗如暗流涌动,表面的平静之下,往往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自苏瑶常在被押回宫后,卫嬿婉并未放松警惕,她安排心腹继续留意苏瑶常在宫中的动静,以防有漏网之鱼生出事端。
“娘娘,苏瑶常在被关押后,她宫中的宫女太监们都惶惶不可终日,有几个平日里与她亲近的宫女,似乎在偷偷商量着什么。”翠儿向卫嬿婉汇报。
卫嬿婉微微皱眉,“密切监视她们,若有异动,立刻向本宫禀报。苏瑶常在虽已失势,但难保她不会垂死挣扎,指使手下人做出什么蠢事。”
几日后,翠儿又匆匆来报:“娘娘,那几个宫女趁着夜色,试图将一封信送出宫去,被我们的人截获了。”说着,翠儿将信呈上。
卫嬿婉展开信件,只见上面字迹潦草,写着苏瑶常在在宫中所受“冤屈”,并请求宫外之人设法营救。落款是苏瑶常在的一位远房表兄,此人在京城中也算有些势力。
“哼,果然不安分。”卫嬿婉冷笑一声,“传本宫的话,将那几个宫女严加审问,务必问出她们与宫外联系的详细情况,还有苏瑶常在是否还有其他同谋。”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宫女们终于吐露实情。原来苏瑶常在入宫前,与这位表兄感情深厚,曾约定若在宫中遭遇困境,便设法传递消息求助。除了这位表兄,苏瑶常在还与几位朝中官员的家眷有往来,试图通过她们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
卫嬿婉得知这些信息后,心中暗自思忖,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防止苏瑶常在的宫外势力搅乱后宫。
“翠儿,去请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卫嬿婉吩咐道。
不多时,太监匆匆赶来。卫嬿婉将信件及宫女们的供词交给他,“劳烦公公将这些呈给皇上,让皇上知晓苏瑶常在的所作所为,以免皇上被蒙蔽。”
太监领命而去。皇上看到这些证据后,龙颜大怒,下令彻查苏瑶常在与宫外的勾结之事,凡是牵涉其中的官员和家眷,一律严惩不贷。
随着调查的深入,苏瑶常在的宫外势力被连根拔起,她的表兄因意图干预后宫事务,被革去官职,流放边疆。那些与她往来的官员家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经此一事,后宫众人对卫嬿婉更加敬畏,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敢再轻易挑战她的权威。卫嬿婉在宫中的日子似乎平静了许多,然而,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一日,卫嬿婉在御花园中散步,偶然听到几位宫女在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最近内务府新来了一位采买太监,出手阔绰得很,还时常与各宫的宫女太监们套近乎。”
“是啊,我还听说他与某位位分不低的嫔妃走得很近呢,也不知道有什么猫腻。”
卫嬿婉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走近,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哪个采买太监?”
宫女们看到是卫嬿婉,吓得连忙跪地,“皇后娘娘恕罪,奴婢们只是闲聊。”
卫嬿婉脸色一沉,“如实说来,本宫恕你们无罪。”
一位胆大的宫女战战兢兢地说道:“娘娘,是内务府新来的采买太监,叫刘福。他最近在宫中很是活跃,还送了不少小物件给各宫的下人。”
卫嬿婉微微点头,“知道了,你们起来吧。以后若再听到什么消息,及时向本宫禀报,本宫重重有赏。”
回到寝宫后,卫嬿婉立刻招来翠儿,“去查查这个刘福的底细,看看他到底在搞什么鬼,与哪位嫔妃来往密切。”
翠儿领命而去,经过几天的明察暗访,终于有了消息。
“娘娘,这刘福原本是个市井混混,不知通过什么手段进了内务府当采买太监。他与祥嫔宫中的大宫女走得很近,时常偷偷给她送些珍贵的首饰和布料。据打听,祥嫔近日的花销也突然增大,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翠儿说道。
卫嬿婉心中暗道,这祥嫔平日里在宫中低调行事,没想到竟与这样的人勾结。
“继续盯着他们,看看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卫嬿婉说道。
又过了几日,翠儿再次来报:“娘娘,刘福和祥嫔宫中的大宫女似乎在谋划着一件大事。他们准备在下次采买宫中新衣布料时,以次充好,从中谋取暴利。而且,他们还打算将一部分好处分给其他几位嫔妃,以此拉拢人心。”
卫嬿婉眉头紧皱,这不仅涉及到贪污舞弊,还可能引发后宫的混乱。
“哼,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本宫眼皮子底下做这种事。”卫嬿婉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通知内务府总管,让他准备一份详细的采买清单,本宫要亲自查验。另外,安排可靠之人,在采买当日,暗中监视刘福和祥嫔宫中之人的一举一动。”
采买当日,卫嬿婉早早地来到了内务府仓库。
“娘娘,这是此次采买的清单。”内务府总管恭敬地呈上清单。
卫嬿婉仔细查看清单,发现布料的种类和数量都与以往无异,但价格却高得离谱。
“这价格为何如此之高?”卫嬿婉质问内务府总管。
内务府总管吓得连忙跪地,“娘娘,这……这都是按照市价采购的。”
卫嬿婉冷笑一声,“市价?据本宫所知,这些布料的价格远没有这么高。你最好老实交代,是否与刘福勾结,从中谋取私利。”
内务府总管脸色苍白,“娘娘饶命啊!奴才确实收了刘福的好处,才答应他以次充好的。”
就在这时,前去监视的人回来禀报:“娘娘,刘福和祥嫔宫中的大宫女正在仓库后面交接,将一批劣质布料伪装成优质布料,准备入库。”
卫嬿婉怒喝道:“立刻将他们拿下!”
侍卫们迅速行动,将刘福和祥嫔宫中的大宫女当场抓获。
“皇后娘娘,冤枉啊!”刘福和大宫女跪地求饶。
卫嬿婉冷冷地看着他们,“证据确凿,你们还有何话可说?说,还有哪些嫔妃参与其中?”
刘福吓得浑身发抖,“娘娘,除了祥嫔,还有婉贵人、容常在也知晓此事,她们答应为我们隐瞒,事后会分她们一份好处。”
卫嬿婉心中大怒,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参与其中。
“将祥嫔、婉贵人、容常在都给本宫叫来!”卫嬿婉喝道。
不多时,三位嫔妃被带到了卫嬿婉面前。
“皇后娘娘,臣妾不知何事,为何要唤臣妾前来?”祥嫔故作镇定地说道。
卫嬿婉将刘福和大宫女押到她们面前,“你们看看,这两人已将你们的恶行供出。在宫中以次充好,贪污舞弊,你们可知罪?”
祥嫔等人脸色煞白,纷纷跪地求饶。
“娘娘,臣妾知错了,请娘娘饶了臣妾这一次。”
卫嬿婉冷笑道:“哼,如此恶行,岂能轻易饶恕。祥嫔,你身为一宫之主,带头勾结外人,谋取私利,即日起降为常在,幽禁于自己宫中,非本宫允许,不得踏出宫门半步。婉贵人、容常在,你们助纣为虐,各降一级,罚俸半年。至于刘福,交由内务府重责,然后逐出皇宫。”
众人纷纷谢恩,被侍卫们带走。
处理完此事后,卫嬿婉深知,后宫之中人心难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乱。她决定加强对后宫各项事务的监管,尤其是内务府的采买事宜。
“翠儿,传本宫的话,以后内务府的每一次采买,都要有专人查验,确保质量和价格合理。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严惩不贷。”卫嬿婉说道。
“是,娘娘。”翠儿应道。
然而,就在卫嬿婉以为后宫会因此事平静一段时间时,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日,卫嬿婉突然接到消息,说皇上在御书房批阅奏章时,突然昏迷不醒。太医们紧急赶来,却一时查不出病因。
卫嬿婉心急如焚,立刻赶往御书房。看着昏迷在龙榻上的皇上,她心中又惊又怒。
“太医,皇上究竟是何病因?为何还查不出来?”卫嬿婉焦急地问道。
为首的太医面露难色,“娘娘,皇上脉象紊乱,似是中了某种慢性毒药,但具体是何种毒药,微臣等还需进一步查验。”
卫嬿婉心中一凛,这后宫之中,竟然有人敢对皇上暗下毒手。
“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查出皇上所中之毒,救醒皇上。若有差池,你们都提头来见!”卫嬿婉怒喝道。
太医们吓得连忙跪地,“是,娘娘,微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卫嬿婉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不尽快查出真相,不仅皇上的安危堪忧,后宫也必将陷入大乱。她决定亲自展开调查,揪出那个胆敢谋害皇上的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