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来不及挽留,再回首,半生已过,容颜已逝。
当年的少年已不再年少,那些青涩时光还在心中,年少时的梦已不再强烈。
曾经懵懂无知,曾经意气风发,曾经海阔天空,一回眸,都成了经年的风景。
小时候有许多憧憬,总想着快快长大,以为长大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爱自己想爱的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长大后才明白,有些人,爱了不一定有结果,有些事,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多少事,来不及做好就成了过去,多少人,来不及挽留已经走远。
有人说:穿越时空,只为遇见你。
人生,一睁眼就是一天,一回眸就是一处风景,一转身多少故事成了经年。
到了一定的年纪是不是都开始怀念,怀念逝去的青春和回不去的时光。感叹那时候的感情简单纯粹,一根电话线连接天南地北,说不完的话聊了一个又一个通宵,不求从一个人身上得到什么,就是分享,分享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分享各种日常…是从什么变得如此现实和复杂的了?身边似乎也有很多人,但无法去深入交流,聊的也是浅层面的东西,没人真正关心你的那些小心思,也没人愿意千山万水为你而来。
看到一个很短的视频,风吹进教室敞开的后门,翻动一本教科书,哗啦啦,书页翻尽的刹那,走廊的晚霞变成了绛红色,背景音乐是青春回忆杀固定嘉宾《起风了》
十几秒的视频带我回到那个地方,轰鸣的电风扇上总是有浮灰,大扫除谁擦一下窗户上面,擦不到就算了不要摔下来,窗帘又被拉坏了,靠近空调的位置好冷远一点又好热,老师来之前要把白板调出来,今天的作业是什么,考试安排座位表是按什么排的,今天的天气好适合放假啊,为什么好看的天空总是在学校看到?
信誓旦旦的说,我决不会怀念这段时光,而现在也说不出它到底哪里好,天空骤然脸红那一刹,却忍不住心底空一块。
当我们在怀念青春时,我们在怀念什么?矫情,自以为是,敏感…看起来不是组成青春的词汇,它们跳入青春的游泳池,又游得那么天真蛮勇。
岁月无处回头,但留下的都是美好而珍贵的,那些遗憾就用来怀念吧。心里想着那些熟稔的楼宇,葱葱的绿荫,我可能不会再回去了。
这是我爷爷给我口述的青春,我借用文字来记录下来,因为这对我有很深的感触。
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吧!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步入老年的行列。当回首往事,那些年的青春岁月仿佛还在眼前,每每想起,便让我不禁回忆起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件。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我还是个年轻的学生。那时,我和几个好友经常在放学后聚在一起,一起度过青春的欢乐时光。记得有一次,我们决定去附近的溪流游泳。那条溪流水清澈见底,溪岸上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气,真是一个理想的游泳胜地,我们兴致勃勃的跳入水中,尽情畅游,欢笑声回荡在山谷间。那一天,我们在水中尽情挥洒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日午后。
那时候,我们还经常组织篮球比赛、登山、攀岩等等。每一次活动,都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无限可能。那时的我们充满了朝气和干劲,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明白,青春是短暂的,但是那份热情和梦想却永远不会消失。
回味青春,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我相信,即使已经步入老年,我仍然可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继续追求梦想,我可以尝试新的事物,学习新的知识,与年轻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虽然身体已不再年轻,但内心依然年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青春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我们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激情,保持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让我们回味青春,不仅是为了怀念过去,更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回味青春,让我明白,年华虽逝,但梦想永存。即使以后步入老年,我仍然应该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继续追求梦想,为生活注入更多的热情和活力。热让我们珍惜青春,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让我们永远年轻!
青春就像一场梦,短暂而有美好,多年以后,它会成为你回忆的起点。
我们的大学的时光,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我们的故事,每一章都充满了我们的回忆。
我们在这里结识了一生难忘的朋友,一起度过了无数难忘的日夜。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一起欢笑的时光,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今,我们即将各奔前程,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校园时光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将带着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去迎接未知的挑战。虽然前路未知,但我们有信心,因为这段大学生活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勇气和力量。
虽然我们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但那段美好的时光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毕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让我们带着校园时光的温暖,勇敢地迈向人生的下一个舞台。
有些人不仅仅是朋友还是你的青春。可以说年少时的朋友都是彼此青春的收藏者。
最近家里来了两个朋友,现在互不关连,只是彼此青春时因一共同好友而有了短暂的交集,男的先几天到我家,先生是因我而结识他,而我又因我一挚友而和他有缘。几十年了,几乎没见过两次,也很少几次电话微信联系,见了面没有寒喧没有客套,没有时间的流逝,也没有岁月的痕迹,自然而放松,纯真而无猜。过几天女友也来相见,说话的方式,内容,语气,整个氛围都仿佛回到昨天,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抹掉彼此经历中几十年的沟沟坎坎,直接对接到过去年少时光。那时的我们安静而热烈,孤单而乐观,自卑且温柔彼此都正在事业和爱情中不断试错。那时前方对我们有无数的可能。我把朋友带到山中的房,熟悉的邻居们打听着彼此的关系,猜想是否有一段特殊的感情纠葛和记忆。我只告诉他们,他们就是我的青春。
人的一生与青春有关的人和事总是让人难以忘怀,总是让人倍加珍惜。只有与青春有关的朋友是不需要去刻意维护的,不管万水干山,不管际遇变化,永远都在。但这种朋友真的不多。
生活中还有些朋友,虽与青春无关,但与你的某个阶段重叠,他们与你同行,但到站点了就各自下车了,感谢他们的陪伴,但没有必要挽留。彼此珍惜的朋友走着走着又会找回来的。而缘份尽了那就祝福对方吧,不用遗憾也不用刻意维护,没有心理的趋同性了结束是最轻松的放过自己放过别人的方式。
我突然感慨,我这鲁莽的青春也开始倒计时了“我曾以为它会是场 盛大且热烈的告别,可并不是!
我也常常因为自己 拙劣的文笔,配不上脑子里激荡的想法 而被迫沉默……我也时常感觉自己笔尖跳动的灵气在消失,以前好像借着倾诉欲能够写好长的感慨。恍然回过神来才知道,原来我们都已经被生活推着往前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大人。
青春就在我们不知不觉和生活对抗的时候,慢慢的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时刻或者阶段,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某件事情。
只是过了某个时间节点,好像“青春”就突然跟我告别了,我发现自己十几岁多愁善感的表达欲消失不见了。
我再抓不住年少那种细腻的感觉,也描述不出来一路走来我到底失去了些什么。
没有属于我自己的鲜花和掌声,我平淡的青春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了,但我能够真真切切的感觉到。
老了也许不至于,但确实不再是青春洋溢的少年了,比如慢慢对生活的感知力在退却。
我路过人间烟火时觉得疲倦,脑袋里想的都是些柴米油盐,夏天只让人感觉燥热不堪,冬天的街头让我觉得寒冷无比。
比如对一些事情不再揪着不放。
好朋友突然不再联系了,为什么有些人只陪伴了一阵子就从生命中离开了。
以前我会写很长很长的话发给对方,我希望对方了解我,我希望他能知道我是一个多么值得交往的人。
当我不被在乎的时候 我总想问个清楚明白,我想问对方为什么这样对我。可现在别人稍微远离我,我便默契疏远,甚至连一句话都不会再说。
不联系便不联系吧,没有回应就算了,反正失去都是相互的。
其实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没长大,可表达欲的逐渐流失也好,对生活的感觉变得越发迟钝也好,总有那么些时刻让我察觉到我不再年轻了。
如今 只是带着父母的期望,带着自己平凡的梦想,一步一步往更高的地方翱翔,偶尔更多时候只是想一个人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
不过也好,总要人有安静地生活,就像毛不易所说:“你得允许有些人有安静的青春。
提到怀旧,80后是最特殊的一代人,我们这代人是承上启下的纽带,在我们的童年,有许多幸福的回忆,闲暇找几个老友叙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当我们回首儿时,一根跳皮筋,一个沙包,一堆溜溜蛋,甚至一个小小的陀螺都会激起无限的美好,奶奶的印象中总也缺不了那台破旧的缝纫机,在父亲陪伴的岁月中更少不了那辆老掉牙的二八自行车。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了,我已结婚生女,我小时候未能满足的愿望,在女儿糖糖身上得到最大化的弥补,她有吃不完的零食,数不完的玩具,满屋的布娃娃,多到眼花缭乱看不完的动画片,但我却觉得她没有我们小时候幸福,好像缺失了最纯真的一些东西。80后,一个物质贫穷,但精神富裕的年月,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短视频,农村的亲属每逢过年走街串巷互相祝福,在我的童年,我最爱的动画片是《圣斗士星矢》我们男生上学的路上,比划着天马流星拳的招式。港台电影中的女神各个美得不可方物,林青霞,关之琳,赵敏,邱淑贞,王祖贤,赵雅芝,在我的书房挂满了她们的挂历,每天早上睁开眼睛都是满满的心跳,陈玉莲版的小龙女,一身白衣,冷若冰霜,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范儿,我蹲守在奶奶家的黑白电视旁边,最喜欢听到杨过叫一声姑姑,一度是我小时候幻想中老婆的样子,那个年代的美女各有韵味。
多年以后,时过境迁,当我看到流量小鲜肉拙劣的演技,一张张相似的网红脸,我终于明白那个年代的经典永远无法复制 。
一不小心,翻开了“90后”的青春记忆册
十几年前从老家搬到了城里,之后回老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结婚之后,爱人还没去过我成长的村子,一直嚷着要去看看我成长的地方,想看看我小时候住的房间。这次终于带着我这“前男友”回村了,把他乐的,满村跑,满屋子跑。还一起在我的房间里翻开了我的青春,满满都是我们90后的青春。
从前慢,日子总是很快乐,我们90后的青春,可以被很多物件标记:有钱没钱,都会买一本精美的同学录,在毕业之前,给班上同学和重要的人发一张。毕业前,我们没有忙着复习,而是在晚自习偷偷写同学录,一不小心,会被班主任没收在重要的日子,元旦、生日等日子,我们总是挑选精美的贺卡,写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最重要的朋友。那时候很流行结拜哥哥妹妹,许嵩的那句歌词“她只是我的妹妹”,也不知道是不是单单就是“妹妹”。每个人都有结拜的兄妹,是我们90后很特殊的一种男女生相处方式。
从前的日子过得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我们喜欢给远方的朋友写信✉️,虽然很多时候信件没有如期到达,或者是被弄丢,但是我们依然会用信件传递心里话。90后的我们,很喜欢贴大头贴,宁可省吃借用,也要和朋友们一起去拍大头贴,把自己觉得漂亮的大头贴,送给最重要的人,还会在每一张同学录上贴上一张,那时候的“漂亮”,近乎是“可爱”吧。我们的努力,奖状是最好的印记。努力学习,拿着“年级第一”“文明标兵”“学习标兵”“三好学生”等奖状回家,爸妈会很骄傲地把孩子的奖状贴在墙上,最后,一面墙都是奖状。村里其他的小伙伴,不知道因为这一墙奖状挨了多少次骂。总是觉得自己没长大,但是90后的我们,也年纪不小了,翻开青春的记忆,真的是很美好。
90年代是我心中最鲜活的黄金时代,不仅因为那是音乐和影视的繁荣喷涌期,更因为那是个百业待兴,机会遍地的年代。
仿佛只要有胆量加上眼光,就能创造一个个改写命运的神话。那个年代,每个人,怀着对千禧年的憧憬,斗志昂扬,眼里有光。
看王家卫的《繁花》前几集时,不仅感慨,如果在那个年代正值青年,脑子灵光一点,不知道能有多少机会可以把握。
可惜那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看不懂、也没把握任何一个致富机会,所以我们出生于平凡。而当年的我们又尚小,还在读书,没能参与到轰轰烈烈的社会进程。
1998年,16岁的我,如此平凡的女学生,只因暑假去了一趟深圳,整个城市初起的繁华,和空气里充满着奋斗创业赚钱的气息,都给到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影响未来几十年的种子。
就像《繁花》里表达的:“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走在90年代的路上,你会感到那是一个会飞起来的年代,我们庆幸生逢其时,与时代紧紧相连,一切尚未定义,一切皆有可能。”
时光飞逝到2024,几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的车轮缓慢下来,各行业的机会窗口收窄,赚钱越来越难,创富神话不再,阶层逐渐固化,人们也逐渐不再相信机遇和风口,不再笃定奋斗在人生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摆烂躺平思想弥漫,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
也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生在什么时代,就要接受并拥抱什么时代。
赚快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扎实求稳长期主义的时代到来了。只有将个人命运和时代进程紧密结合,努力去做符合趋势的事,身心合一的事,不断成长迭代,才能在未来几十年活出安全感和价值。
未来我们普通人的生意,就是活出生活的意义。
记得高一时,不知看了谁带来的一本言情周刊,自此,爱格、哲思、读者、意林、怖客、花火、故事会、青年文摘等杂志就占据了我空闲时的大部分阅读时光,一度一发不可收拾。
要好的几个同学和舍友各自有他们的最爱,宿舍舍长最喜欢花火和基腐文,一个很白净温柔的回族女孩子喜欢意林和白落梅林徽因等的作品。
而意林、读者、哲思、故事会这类周刊,一旦有同学买了带到班上,肯定会被过半以上的同学先后借阅,这些杂志也是我们语文摘抄作业的重要素材来源。
我最喜欢的是《爱格》,也通过它认识和喜欢上了很多作者。高中最期待和快乐的时刻便是在周六下午一本不落地去买了每本《爱格》,再欣喜地读完上面的每一段文字,要借阅给别人时总不忘了叮嘱他们好好对我的书。
七微便是那时候的最爱,《南风过境》《南风知我意》真的太圈我,甚至我把《莫失莫忘》也给看了。吕亦涵的《阮陈恩静》,乔一的《我不喜欢这世界 我只喜欢你》我也超喜欢。
另外还读了《我在灰烬中等你》《何必珍珠慰寂寥》《沧海有时尽》《如果巴黎不快乐》《爱丽丝没有仙境》《谁的青春不腐朽》《岁月忽已暮》《声声慢》等,虽然很多故事的具体情节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带给我的感动依旧悠长而又恒久的地留在我的心间。
大学时,《南风知我意2》也出版了,作为南风系列的死忠粉,立刻将它拿下,完成了我南风系列的全系列收藏。
好多明星和网红都给爱格拍过平面,张云龙、迪丽热巴、赵露思、沈月、白敬亭、春夏、鞠婧祎、宋威龙、孙坚、许凯、金浩森、宋伊人都给爱格贡献过很多文艺美照。不过那时候只认识张云龙,白敬亭和金浩森,这么说来,《爱格》也是这许多明星的青春之一。
犹记得我那时候追《哑舍》《三体》《爵迹》
等追的也很疯狂。
可能也因为那时的这些杂志,我成为了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慢慢养成了用文字碎念心情的习惯,一个有点文科生特质的机电工科女。
现在这些周刊和小说都还好好地保存在家里,偶尔会翻出来再看看,这都是我平凡而又丰富的青春见证呀。
开学第一天去学校拔草是大多数7080后的回忆吧。
那时候学校的环境维护很多是依靠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校园里有操场、花坛等区域会生长杂草,开学时组织学生拔草,一方面可以让校园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集体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90年代的小学,基本的教学楼,水泥地操场,水泥的乒乓球桌,好点的学校会有几个篮球筐。快乐的小学年代。
有那么一瞬间 青春回头看了我一眼
此刻切实感受到了一句话:
“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今天有高中来我们学校举行成人礼仪式
我负责拍摄,想好好纪录他们的此时此刻
也私心来弥补我高中时光的仓促结尾
读大学后
我第一次被如此强烈又纯粹的生命力包围
18岁时,我无法定义某一瞬间的意义
直到它成为回忆
我对于时间的流逝一向很迟钝,只是有时突然意识到某件事原来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上一次在老家过暑假已经是高二的事了,原来外公走路踉踉跄跄已经五年之久,以及上一次看奥运会时我还是那么无忧无虑。我只有在步入新阶段后才能幡然醒悟并深刻感受到永远不会再回到上一个阶段了,而后不可避免地把上一个阶段的人和事渐渐淡忘,再反复地于日后时光里苦苦追忆,嘴上说着要活在当下,可就是难以自拔地忆往昔,以及总是憾恨自己的后知后觉因此弄丢了好多朋友,怎么就没有和她们保持联系呢。
我的记性真的不是很好,对于高中的记忆也只剩一些零星的模糊的片段,曾经那么美好的研学记忆怎么也忘的一干二净,明明是苦苦学习了一整年的数学知识,怎么现在看到也变成了陌生的符号。可我分明到现在依然能够把高中文言文背得滚瓜烂熟,小学背诵课文也总是全班最快的那一个,我的记忆力真的很爱和我开玩笑,我最希望抹去的记忆却是最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可是即使梦回无数次也无法挽回,好吧她好歹让我的人生已完成清单多了一个可划项,感受恶意和苦痛也是成为大人的考验。
我惧怕成长,它会带来太多烦恼,事实证明确实这样,但是人只能无可奈何地被时间推着走,有人自愿长大,也有人被迫长大。以前觉得自己理所当然是个孩子,永远是不谙世事的学生,直到面对陌生人我也可以故作大人模样和他们侃侃而谈,开始对儿时印象里阿姨面庞的人称呼姐姐,亲戚们开始自然地调侃有没有谈恋爱,现在的我也可以回首过往了,也不知不觉地拥有了十年好友。
我时不时就会翻相册,特别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感谢我的朋友们一直频繁记录着,好的坏的,都留下了痕迹,让我也能瞥见过往的自己,给模糊的记忆一点提示。在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否认自己,觉得自己颓废的人生在发烂发臭时,这些照片提醒着原来我也有过这样肆意鲜活的青春。
梦里十年前的我,扎着高高的马尾,牵着闺蜜的手,踩着上课铃响的最后一秒,从教室后门溜到座位上,高兴的是今天班主任没有逮到我,要是运气不好,就要打扫一天卫生。
春天去捡小亭子边的樱花夹在本子里,夏天去生态园斗孔雀,校门外的紫藤花如同一场幻梦,秋天抓一把银杏叶洒在空中,纷纷扬扬好像金色的雨。
爸爸妈妈会来校外的小房子给我做饭,听我讲今天学校里发生的事,窗外开着热烈得仿佛永不凋零的三角梅。昔年同窗旧友、老师,曾以为会成为一生的朋友恩师,如今也散布在不同时空。
毕业的这几年,走了好多弯路,尤其是近一两年,嘲笑自己“吃尽了时代的黑利”。
我真的受了生活的锤,变成了挨了锤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