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在侯府地牢中,虽身处阴暗潮湿之地,心中却一片澄澈。她知道,自己苦苦等待的复仇时机,即将来临。萧逸尘在外面紧锣密鼓地按照计划行事,收集着苏瑶继母林氏和她女儿苏婉的罪证。
侯府正厅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老侯爷一脸怒容,坐在主位上,身旁是苏瑶的父亲苏镇国,他眉头紧锁,眼中满是疑惑与恼怒。厅中下人皆垂首而立,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林氏和苏婉跪在厅中,林氏身子微微颤抖,却还强装镇定,时不时用帕子擦擦眼角,似乎受了莫大的委屈。苏婉则是满脸泪痕,眼睛红肿,抽抽噎噎地哭个不停。
“父亲,今日将女儿和母亲唤来,所为何事?女儿实在不知哪里做错,惹得父亲如此生气。”苏婉娇柔的声音打破寂静,话语里满是无辜。
苏镇国冷哼一声:“做错了事,自然会知晓。等会儿你就别嘴硬了。”他心中对这母女俩近日的行径也有所怀疑,尤其是苏瑶的几番暗示,让他不得不彻查。
此时,萧逸尘大步走进厅中,身后跟着几个侍卫,每人手上都捧着一摞账本、信件之类的物件。他向老侯爷和苏镇国行礼后,目光冷峻地扫向林氏母女。
“侯爷,苏大人,今日真相可就要大白于天下了。”萧逸尘声音低沉却有力。
林氏看到萧逸尘进来,心中“咯噔”一下,脸色变得煞白,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苏婉也止住了哭泣,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萧逸尘拿起一本账本,扔在地上:“这账本详细记录了林氏这些年克扣侯府月例、中饱私囊之事,从吃食用度到炭火衣物,桩桩件件,数目惊人。”账本翻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记录触目惊心,一旁的老管家看了几眼,也不禁摇头叹气,这些手段实在卑劣。
林氏狡辩道:“这定是有人诬陷妾身,妾身打理侯府内务,兢兢业业,怎会做这等事。”可她的声音却带着一丝颤抖,显然心虚。
“诬陷?”萧逸尘冷笑,又拿起一封信,“那这与外男私通的信件,也是诬陷?你暗中与奸商勾结,出卖侯府产业消息,换得大量金银,供自己挥霍,还妄图在日后将侯府产业转移到你娘家名下。”信中的内容不堪入目,言辞暧昧,还有涉及买卖交易的暗语,苏镇国看后气得脸色铁青,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林氏,你太让我失望!”
苏婉见势不妙,膝行几步上前,拉住苏镇国的衣角:“父亲,母亲不会的,定是有人故意害我们,女儿一直敬重父亲,从未有过二心啊。”
萧逸尘却不打算放过她,继续说道:“苏婉,你也不干净。你在苏瑶妹妹的吃食里下毒,几次三番想要害她性命,只因为嫉妒她嫡女身份,怕她挡了你的路。”说着,一个丫鬟被带了上来,正是苏婉身边的贴身丫鬟翠柳,她吓得瘫倒在地,将苏婉指使她下毒的事一五一十全招了。
“婉姐姐,妹妹到底哪里得罪了你,你要如此狠心。”苏瑶不知何时从地牢被带到了厅外,她身着素衣,面容憔悴却眼神坚定,一步步走进厅中。
苏婉看到苏瑶,眼中满是恨意:“你就不该活着,凭什么你是嫡女,处处压我一头,只要你死了,这侯府的一切就都是我的。”此刻,她也撕下了伪装,狰狞的面容尽显恶毒。
老侯爷气得吹胡子瞪眼:“来人啊,将这母女俩拖下去,先打二十大板,关进柴房,听候发落。”
侍卫们立刻上前,林氏和苏婉哭喊求饶,声音凄厉,可没人理会。板子打在身上,痛呼声回荡在侯府,她们往日的威风早已不复存在。
苏瑶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多年的憋屈、仇恨,在这一刻似乎得到了些许宣泄,但她知道,这还只是开始。侯府的腐朽、朝堂的暗流涌动,还有更多挑战等着她。而萧逸尘来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予她力量,让她知道,往后的路,他们将携手共进,不惧风雨。 后续的日子里,苏瑶在侯府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内务,清除林氏余党,将那些被林氏安插的眼线、贪婪的管事一一揪出。府中的下人们看到苏瑶手段果敢,做事公正,渐渐心服口服。
苏瑶也没有忘记提升自己,白日里跟着老侯爷学习管家之道,了解侯府产业经营;夜晚在烛火下苦读诗书,钻研兵法谋略。她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世间,唯有自身强大,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而萧逸尘时常进宫,凭借他的才智与皇帝的信任,在朝堂上为苏瑶家族周旋。皇帝对侯府此前的乱象有所耳闻,如今看到萧逸尘呈上的证据,以及侯府逐渐走上正轨,对苏瑶一家的态度也有所改观,甚至有意嘉奖。
一日,苏瑶正在花园中修剪花枝,萧逸尘匆匆而来,带来一个消息:“瑶儿,朝廷有意派我出征,北方边境有外敌来犯,形势危急。”
苏瑶手中剪刀一紧,抬起头看着他,眼中满是担忧:“一定要去吗?此去必定危险重重。”
萧逸尘握住她的双肩,目光坚定:“身为臣子,保家卫国是我的职责。况且,我定会平安归来,等我。”
苏瑶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我信你,你在外也要多加小心,我在侯府等你凯旋。”
离别的日子很快到来,苏瑶站在城门口,望着萧逸尘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回到侯府,她收起柔情,再次投身于侯府的发展与守护中,她要让萧逸尘无后顾之忧,也要在这乱世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等待着他归来,携手再续传奇。
此后数月,苏瑶听闻前线战事激烈,死伤无数。她忧心如焚,却只能强撑着处理侯府诸事。她组织侯府女眷为将士们缝制棉衣、筹备干粮,送往前线,尽自己所能支援。
侯府在她的操持下,产业蒸蒸日上,还出资兴办义学,救济难民,苏瑶的善举在城中传为佳话,百姓们对侯府越发敬重。
终于,捷报传来,萧逸尘大破敌军,不日将班师回朝。苏瑶喜极而泣,精心筹备,等待着他的归来。城门口,百姓欢呼,苏瑶站在最前列,看着萧逸尘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地走来,二人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其中。他们知道,未来还有诸多磨难,但只要携手,定能踏平坎坷,惊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