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二线的肖明明,终于还是研究出了一些杀伤力极大的热武器。
当然,这样的武器不可再复制,用完就没用了。
相当于就是一次性的,打完北荒,差不多就用完了。
于是乎,三年的战争,以大熙的旗帜他们被荒领土为结束。
战争胜利的这一天,大熙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身处一线的众将和士兵,都有些热泪盈眶,战争终于结束了。
肖明明,“娘娘,你会一直当娘娘吗?”
他在问她,会不会一直当摄政太后,治理整个大熙。
阿拾对他笑笑,“我也不知道,这江山,我是放不下的。”
她问他有什么打算,肖明明说他的担子结束了,该去过他自己的生活。
他甚至都没有和她一起回皇城,一人一马,带着他的朋友们,从边关出发去,他们想去的地方。
阿拾也没有,只是和他做了一个约定,她要他帮忙的时候,他一定要来。
至于他为什么会答应,她也猜不透,也想不清楚。
她也没仔细琢磨这件事,总归达到目的就行。
阿拾在边关犒赏三军,大摆庆功宴,论功行赏。
该升官封爵还有给赏赐的,一个也没落下。
这件事,她没有拿回皇城和群臣商量,自己领着人就办了。
她觉得没必要拿有功之臣的奖赏,和群臣博弈。
因为,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降低她为女性统治者的威信。
打了胜仗的太后还没归来,能上就先一步发下去了。
留守皇城的有些朝臣,天天聚众商议此事,比上朝抨击阿拾的时候还要积极。
阿拾打了胜仗,威望前所未有的高,她的话语权提高,意味着他们的权力降低。
这些人怎么可能高兴?当然是聚在一起,集思广益,想办法和她作对。
她带着部分兵马回到皇城时,李沉舟带着文武百官还有幼帝出城跪迎。
阿拾没觉得有什么不应该的,这本身就是她应得的。
没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事,她真的会杀人。
阿拾以休息为由,取消了大胜归来应该摆的宫宴,还罢朝三日。
有些人都懵了,更多的人高兴起来。那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查缺补漏。
听说都开始排练起了对付她的节目,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
每一个小针对的事,都预设了很多方案,应对突发状况。
果然,人在做坏事的时候,脑子转得最快,也最有耐心和精力。
李沉舟和柳随风都很担心,私底下在商量着应对之策。
阿拾摇头,也不知道在为谁默哀。
她根本就没打算接茬,在第一场朝会,没等朝臣有本要奏,直接就举大旗造反了。
她牵着幼帝上朝,拿着幼帝的禅位诏书,大摇大摆坐在龙椅上。
不是没有人反对,跳出来反对的人,当场血溅三尺。
很快,所有人都臣服了,对她那头纳头就拜。
不服从也没有反对的实力,为自己的项上人头,还有家人考虑,当然只能投诚。
主要是大熙的兵马,她几乎能调动大半,没人敢和她硬碰硬。
反正又不是没跪过她,现在继续给她当臣子,好像也没什么难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