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黄子弘凡:兜兜转转,爱意满怀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明星日更活动  黄子弘凡     

小将军or十八皇子or黄小厮

黄子弘凡:兜兜转转,爱意满怀

苏攸宁是将军府嫡女,说是这样说的,但自她出生起,却从未见过京城的天。

塞北虽时有不太平,可于苏攸宁而言少了许多拘束,她可以策马扬鞭赏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阿娘常说苏攸宁的一举一动都不像个姑娘家,整天都跟阿兄骑马射箭,到时候说媒都没人要。

苏攸宁倒是不甚在意,反正她是将军府嫡女,有的是人想巴结她爹,而且她还没看完大景的大好河山,自然无心于嫁人。

十四岁那年,阿爹军营里来了个小将军。

小将军比苏攸宁大五岁,看着却像一个古板的小老头,整天被一群人围着,对着城防图指手画脚,也不知道是不是故作精通。

苏攸宁问阿爹,那人是来干什么的,凭什么阿爹一个大将军要听他的话,阿爹却让她千万不要将此话说与他人,却也没有回答她的问题。

后来,小将军身边的人少了点,苏攸宁猜是别人觉得他不配担此职位,从而疏远他了。

中秋节那天,苏攸宁早早地到了军营等着阿爹,却看见小将军从营帐中走了出来,一袭素色衣衫失了往日的严肃庄重,难得的透露出些许少年人的朝气。

小将军跟苏攸宁说,阿爹今晚要跟阿娘去关外赛马,让她和阿兄一起过中秋。

可今早阿兄才让她别去打扰他去苏家小姐逛市集,苏攸宁又怎敢去做他的小跟班呢。

小将军似乎看出了苏攸宁的无措,好心提醒道

黄子弘凡若小姐并无去处,不妨带在下去逛逛这塞北的中秋市集。

苏攸宁点头应下,平日阿娘讲的男女有别彻底被抛在了脑后。

中秋市集与往年别无二致,都是些吃食、钗环之类的,只那个画着糖画的摊子格外吸引苏攸宁,可阿娘却不准她多吃,只有远远看着的份。

小将军话还是少,只一步不错地跟在苏攸宁后面,就像是她的专属暗卫。

苏攸宁问一句,他答一句,也算是有来有往。

忽然,小将军像是看到了什么似的,眼睛直放光,他指着一处摊位问苏攸宁那是不是斗蛐蛐的。

苏攸宁点了点头,却也奇怪京城难道连这等物件都没有吗?

小将军似是看出了苏攸宁的疑惑,说道父...亲平时管他读书严,不喜他玩物丧志,这才感到新奇。

苏攸宁忽然对他产生了同情,他的生活原是这般无聊,怪不得一副年少老成的样子。

不知为何,苏攸宁竟邀请他除夕来将军府看她养的蛐蛐。

那天晚上过的很快,在烟花绽放的时候,小将军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一个糖画,应时应景。

苏攸宁很是高兴地接过糖画,甜味在唇齿间蔓延开来,心中的小将军是彻底与原来不同了。

可是,人的一生中离别总多于相聚,鹅毛大雪的十二月,小将军被召回了京。

那天他骑着马上,单薄的身影显得那么孤独,离苏攸宁那么远,那么难以触碰。

阿爹看出了苏攸宁的失落,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道

阿爹人有各自的使命,他日再见,或许已是另一番景象。

苏攸宁默默点头,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明白阿爹所言非虚。

雪地里,马蹄声渐远,苏攸宁望着那消失在风雪中的背影,心中暗暗许下再见之约。

时间一晃又过了一年,塞北的雪依旧如期而至,苏攸宁独自站在将军府的门前,想念着那年闯入她生活的少年。

风雪中,苏攸宁仿佛又看见了他那清澈的眼眸,耳边回响起那夜的烟花声。

阿兄从身后走来,轻声问道

阿兄又在想小将军了?

苏攸宁没有,谁会想他啊。

苏攸宁嘴上不肯承认。

阿兄好好好,是阿兄胡说。

阿兄笑了笑,拍了拍苏攸宁肩上的雪花。

阿兄只是有些人及笄礼可是要回京城过的,估计没几天就要启程了。

苏攸宁真的?我怎么不知道,莫不是阿兄你故意逗我?

苏攸宁害怕期待落空的滋味。

阿兄我怎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这可是阿娘亲口告诉我的,你不必担心。

阿兄拍了拍苏攸宁的肩。

苏攸宁的心跳加速,顿时觉得塞北的寒风也变得温暖起来。

或许不久后,苏攸宁又能见到那位沉默寡言却心细如发的小将军了。

阿兄所言非虚,几日后,阿爹和阿娘果然开始张罗回京事宜,府中上下忙碌起来。

苏攸宁站在窗前,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回京的路上,马车颠簸,苏攸宁的心却如飞鸟般轻盈。

马车穿过熟悉的街巷,京城的繁华映入眼帘,苏攸宁的心跳愈发急促。

终于,马车停在了将军府门前,苏攸宁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感觉确实比塞北要高大许多,却不知这样的围墙困住了多少自由的灵魂。

阿爹多少年没有回来了啊。

阿爹感叹道,目光扫过府门上的雕梁画栋。、

阿娘要不是你及笄礼,我们也不会轻易回京。

阿娘轻声附和,眼角却泛起一丝笑意。

之后几日,苏攸宁一直在学着礼仪规矩,感觉甚是无聊。

总算是到了及笄礼这天,好不容易结束了一系列的流程,苏攸宁身着华服,步入大堂。

宾客们纷纷投来赞赏的目光,苏攸宁努力回想着教习嬷嬷的教导,微笑着应对各方问候。

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低语,苏攸宁抬头望去,只见那熟悉的身影缓缓走来,依旧是那般挺拔,眼眸中却多了几分温柔。

苏攸宁小......

苏攸宁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阿兄制止了。

苏攸宁看着身旁的人都行了礼,有些疑惑。

阿爹臣见过十八皇子。

阿爹和阿娘也赶紧俯身行礼,苏攸宁这才意识到他的身份。

黄子弘凡将军不必多礼,今日是贵女的及笄之日,我只是来看看故人。

十八皇子微微一笑,目光在苏攸宁身上停留片刻,仿佛穿透了岁月的尘埃。

苏攸宁他......不是小将军吗?怎么又成了十八皇子?

苏攸宁拉了拉旁边阿兄的衣袖,心中满是疑惑。

阿兄他本就是皇子,只是当年奉命驻守塞北,我们才叫他小将军。

阿兄轻声解释。

苏攸宁那你们都知道他的身份,就瞒着我一个!

苏攸宁有点生气。

阿兄你那时候不是还小嘛,怕你不懂事说漏了嘴。

阿兄笑着拍了拍苏攸宁的头,语气中满是宠溺。

听到了皇子的话,周围的人也逐渐散去,苏攸宁总算是有时间跟小将军说话了。

苏攸宁走上前,微微俯身行礼,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黄子弘凡怎么这么生分。

十八皇子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伸手扶起苏攸宁。

苏攸宁我才不像某些人,一走就是一年,还不告诉我是谁。

苏攸宁撇了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黄子弘凡那重新认识一下,我叫黄子弘凡,排行十八,是当今圣上的皇子也是你的小将军。

黄子的话很温暖,让苏攸宁心中的委屈瞬间消散。

苏攸宁好吧,那我就原谅你了,十八皇子。

苏攸宁轻笑一声,目光柔和了许多。

黄子弘凡好了,差点忘了今天的正事。

黄子从袖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递到苏攸宁面前。

黄子弘凡生辰快乐。

苏攸宁接过玉佩,触手温润

苏攸宁陌上人如玉......

还没等苏攸宁念完黄子便接口道。

黄子弘凡公子世无双。

两人相视而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暖意,冲散了京城的冷意。

苏攸宁伸手指了指旁边。

苏攸宁我阿爹叫我了,晚点见。

黄子点头,目送苏攸宁走向阿爹,转身入宴。

苏攸宁回到阿爹身边,心中却仍挂着黄子的笑颜。

阿爹轻声询问。

阿爹可与十八皇子叙旧了?

苏攸宁自然。

苏攸宁小心翼翼地将玉佩收入怀中。

阿兄这是收到了什么好东西?

阿兄凑过来看了看,苏攸宁却压根不给他机会。

阿兄小气。

阿娘臭小子,去去去。

阿娘替苏攸宁挡开了阿兄的手。

阿娘女儿家的小心思你别瞎猜。

宴席上,灯火辉煌,丝竹声声,宾客们谈笑风生。

苏攸宁目光扫过人群,隐约看到黄子与几位贵宾谈笑。

黄子似乎察觉到苏攸宁的目光,微微侧首,向她投来一个温和的眼神。

临近尾声,阿爹旁边的副将轻声耳语几句,阿爹点头,起身向黄子走去。

阿爹与黄子低声交谈,神情严肃。

苏攸宁心头一紧,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中的玉佩。

直到众宾客散去,黄子和阿爹一起走到苏攸宁面前。

苏攸宁发生什么了?

苏攸宁紧张地问道,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打量。

阿爹沉声道。

阿爹边关有急报,我要回去一趟。

阿娘我同你一起回去。

阿娘挽上阿爹的手臂。

阿爹夫人,你还是留在京城。

阿爹语气温柔。

阿娘你别忘了,当年我随父出征,军功还在你之上。

阿娘眼神坚定,阿爹无奈一笑,点头应允。

苏攸宁那我和阿兄呢?

苏攸宁看向阿爹。

阿兄爹,我也要去边关。

阿兄坚定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阿爹胡闹,此战凶险,岂能儿戏!

阿爹怒斥。

阿兄将军,我愿随军效力,分担家国重任。

阿兄行了军礼。

阿爹唉,随你去吧。

阿爹无奈点头,转身对苏攸宁说。

阿爹你留在京城,照顾好自己。

黄子弘凡将军放心,京城有我照拂,定保无虞。

黄子目光坚定,语气沉稳。

当晚,阿爹率众启程,月色下,马蹄声声,尘土飞扬。

苏攸宁目送他们远去,心中百感交集。

黄子轻拍苏攸宁的肩。

黄子弘凡别担心,他们会平安归来。

苏攸宁你以后来陪我吗?

苏攸宁微抬着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黄子弘凡会。

黄子想了想。

黄子弘凡但我应该不会以十八皇子的身份来看你。

苏攸宁为什么?

苏攸宁不懂那些皇室的暗流涌动。

黄子弘凡我上头本有十七位兄长,但现在只剩了一位。而今父王病重,朝中为立储一事早分成两派。我那哥哥又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若我以皇子身份出现在这将军府,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黄子耐心地与苏攸宁解释。

苏攸宁我明白了。

苏攸宁似懂非懂地点头。

苏攸宁那你用什么身份来看我呢?

黄子弘凡小厮。

黄子想了想。

黄子弘凡就掩人耳目,也能常伴你左右。

苏攸宁好。

苏攸宁眼中闪过一丝调皮。

苏攸宁那以后可得听我的话,黄小厮。

之后黄子总是来看苏攸宁,每次都带着不同的京城趣闻,逗得她开怀大笑。

苏攸宁也会问他一些边塞战事,黄子总是耐心解答以疏解她的担忧。

苏攸宁你一个皇子怎么天天往我这跑,不务正业吗?

苏攸宁和黄子走在京城的元宵灯会上。

黄子有些心不在焉。

黄子弘凡啊,什么不务正业?

苏攸宁你专心一点。

苏攸宁踮起脚,戳了戳黄子的脑袋。

黄子弘凡我在想,若能一直这样陪你,倒也不错。

黄子声音里藏着复杂的情绪。

苏攸宁怎么忽然说这些?

苏攸宁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停下脚步,望着黄子。

苏攸宁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黄子弘凡没。

黄子勉强一笑,眼神中的情绪却全落入了苏攸宁眼中。

苏攸宁是边塞的事?

苏攸宁猜到几分,心中一紧。

苏攸宁阿爹他们……不会有事吧?

黄子弘凡对不起。

黄子的声音带上了颤抖。

黄子弘凡边关传来急报,你阿兄深入敌营探查时不幸被杀,尸首被挂在城墙上示众。将军和将军夫人一看到就率军急攻,中了埋伏,马革裹尸。

苏攸宁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难以抑制悲痛,泪水夺眶而出,喉咙仿佛被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本来是团圆的日子,却变成了生离死别。

苏攸宁现在将军府真的就我一个人了。

苏攸宁的语气变得空洞而无力。

黄子不知道怎么安慰苏攸宁,只能紧紧握住她的手,希望能够给她力量。

苏攸宁我想回家了。

苏攸宁望着满城灯火,心中却是一片荒凉。

黄子送到府门,苏攸宁挥挥手示意他离去。

黄子却未动,默默站在原地,目送苏攸宁的身影渐隐于府门深处。

是夜,苏攸宁独自坐在石阶上,望着冷清的庭院,月光洒在斑驳的青石板上,映出她孤单的影子。

月亮真的好圆啊。

泪水沿着眼角滑下,苏攸宁以前常常见到那些失去亲人的将士家属,如今终于明白他们心中的那份痛楚与无助。

初见不知意,再见已是泪。

苏攸宁深吸一口气,试图从石阶上站起,却觉双腿无力,险些跌倒。

苏攸宁跌跌撞撞地走向书房,看着那发着寒光的铠甲,心中已有了决定。

第二天,朝堂上气氛凝重,百官肃立,皇帝眉头紧锁。

皇帝边关之事,朕已知晓。

皇帝沉声道。

皇帝可有爱卿愿前往边关,替朕分忧?

苏攸宁臣愿领命,前往边关,为国立功,以慰忠魂。

苏攸宁从大门处大步流星走上前,声音坚定而有力,目光如炬。

周围御林军上前拦住苏攸宁。

皇帝你是?

皇帝很好奇。

苏攸宁臣乃大将军之女,愿上阵杀敌。

苏攸宁行了君臣之礼。

皇帝好,大将军一家忠勇,朕允了。

皇帝十分赞赏苏攸宁。

直到下朝,黄子拉住了苏攸宁。

黄子弘凡你这又是何必,朝中有的是可以胜任的老将。

苏攸宁十八皇子,请注意分寸。

苏攸宁甩掉黄子的手。

苏攸宁我这十几年,受爹娘兄长好生照顾,练武也从未懈怠过半分,今国有难,我有责任站出来。

黄子弘凡将军临走前嘱咐过我,定要护你周全。

黄子神色紧张。

苏攸宁阿爹一定会原谅我的。

苏攸宁准备离开。

苏攸宁我去意已决,若十八皇子还想劝就请回吧。

苏攸宁将怀中的玉佩递给黄子后便兀自离开,只留给他一个决绝的背影。

出征的时间定在了下午,苏攸宁重新穿上铠甲,率军出发。

苏攸宁不知道的是黄子站在城门上目送她远去。

到了军营,苏攸宁迅速收回悲伤的情绪,制订了一系列的计划。

一个月后,苏攸宁向京城要了援军,却没想到匈奴提前打了进来。

苏攸宁奋力反抗,却难免中了毒箭。

苏攸宁强忍着不适,一直撑到了援军来的时候。

黄子一到边塞就看到了苏攸宁,一袭红衣在战场上格外明显。

黄子侧目飞奔向苏攸宁,直到苏攸宁旁边才发现她肩膀的剑伤。

黄子弘凡我们走。

黄子把苏攸宁捞到了他的马上。

苏攸宁你来了。

苏攸宁语气虚弱,五脏六腑像是在撕裂。

黄子弘凡你怎么了?

黄子到了苏攸宁营帐门口。

苏攸宁剑上有毒。

苏攸宁的嘴角渗出鲜血。

苏攸宁我估计活不久了。

黄子弘凡不可能,你一定能活着的。

黄子赶忙用衣袖擦去苏攸宁嘴角的血迹。

黄子弘凡军医呢,军医呢!

苏攸宁别喊了。

苏攸宁擦去黄子眼角的泪水。

苏攸宁这有什么好哭的,我很快就能见爹娘阿兄了。

黄子弘凡不要。

黄子的头无力地埋在苏攸宁怀中。

苏攸宁黄子,你一定要打赢这场战,守好江山,收复失地,替我去看大景的大好河山。

苏攸宁的气息越来越微弱,直到消散。

黄子的泪水决堤,握着苏攸宁逐渐冰凉的手试图让其变暖,却只是徒劳无功。

之后,边疆大捷,黄子应军功受皇帝赏识。

不久,皇帝薨逝,传位于十八皇子。

十八皇子即位,改年号为建安。

建安元年,收复南蛮失地。

建安七年,收复东夷失地。

建安十五年,收复西戎失地。

建安二十三年,收复北狄失地。

至此,皆为大景境内。

建安二十八年,皇帝退位于宗室子嗣。

之后数年,有很多人曾见过一位老者,他总是神神叨叨,状似癫狂却始终护着怀里的玉佩。

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也没有人会关心他去哪。

或许,他会死在森林野兽的口中;或许,他会死在天灾人祸中;或许,他会在塞北看着那轮圆月,想着某个人......

上一章 小黄总 黄子弘凡:兜兜转转,爱意满怀最新章节 下一章 别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