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孝恭章皇后孙若薇,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的母亲。
我本是御史大夫景清的长女,自幼父母疼爱,姐妹和睦。
可是谁能想到,朱棣攻破应天府。我父亲是建文皇帝的臣子,我家遭遇了满门抄斩,我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一夕之间,我父母双亡,唯一的妹妹蔓茵也在那场变故中不知所踪,下路不明。
幸运的是我在靖难之役被父亲好友孙愚所救活了下来,自此我便随着他们在江湖中长大。
我们虽然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却始终怀着那颗复仇的心。
我们一直等待着机会,准备等朱棣御驾亲征后,回京是刺杀他,然后计划却以失败告终。
那一刻,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与无助。
但命运的齿轮并未停止转动,在刺杀失败后,我遇见了改变我一生的人太孙朱瞻基。
我们逐渐成为知己,他不顾我的靖难遗孤身份,将我带去见他的爷爷。
在朱棣的同意下,我住进了东宫旁边的小院。
那段日子,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朱瞻基时常来看我,他的温柔与关爱,渐渐融化了我心中的坚冰。
郑和下西洋归来的一次庆功宴上,我毫不犹豫的为皇上挡下了突如其来的刺杀,这也为后来成为太孙嫔埋下伏笔。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朱瞻基的感情越来越深。
后来永乐皇帝为太孙朱瞻基选妃,我成为了他的太孙嫔。
虽然没有成为能朱瞻基的妻子,我略感失望。但我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蔓茵,她改名成为了胡善祥。
我的妹妹蔓茵长大了,她真的好美,倾国倾城,美艳不可方物。
我们两姐妹同时嫁给了朱瞻基,她为妃,我为嫔。我们的感情没有因为嫁给同一个人而受影响,一直很要好。
我不知道蔓茵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总感觉她明媚又破碎,身上充满故事,经常用微笑来掩饰眼里的哀伤。
问起过往,蔓茵总是眼里含着亮晶晶的光说,她遇见了一个对她很好的人,过的很好很好。
我一直想问她,那个人如此真的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会进宫。
这个问题我始终没有问出口,因为我知道蔓茵应该是不愿进宫的,其中必有隐情。这是蔓茵的伤口,我怎会忍心去碰。
发现蔓茵和汉王有情这件事,还是在永乐皇帝的葬礼期间。
在找到蔓茵时,我就暗暗发誓,以后要保护她,不让她再受伤害。
所以对蔓茵的任何事都比较上心,看到蔓茵偷偷从葬礼上离开,我不放心悄悄地跟了上去。
看到蔓茵和汉王见面时,我真的很震惊,两个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人,为什么会见面?
虽然听不到她们说了什么,但从神情和眼神,以及汉王后来的崩溃大哭。我知道,蔓茵和汉王关系匪浅,甚至是之前就两情相悦。
这怎么可以,他们不仅仅是身份上不同,伦理上也不被允许。
如此隐秘之事,一定不能让人发现。不然,对蔓茵绝对是致命打击。
我想劝蔓茵,又怕她因我发现她的秘密,而姐妹失和。
我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处理着蔓茵和汉王交往的痕迹,祈祷这段关系永远别被人发现。
幸亏蔓茵和汉王两人都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隐瞒起来其实并不难。
我以为只要藏好这段蔓茵和汉王的过往,生活会永远像这样岁月静好的过下去,但意外总是不期而遇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