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姑姑,陛下来给太后娘娘请安了,还请您通传一声”
就连文武大臣都给三分薄面的御前内侍,在太后贴身大宫女面前也是谦虚谨慎的态度。
张姑姑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点了点头,便进了内殿去通传。
很快承恩殿的大门就敞开了,刘彻头戴金冠, 一身玄色窄袖龙袍,大步流星走了进去。
年轻的皇帝剑眉斜插入鬓,双眸深邃而明亮,里面有着藏不住的野心与傲气。
轩昂之姿,帝王威仪,令人不敢直视。
刘彻提衣下跪腰杆挺直,低头行礼仪态端正,一举一动尽显皇室规矩与体面。
和以往不同的时,刘彻这次跪下后迟迟没有听到娘亲唤自己起身的声音,面带疑惑的抬起了头。
只见上首美貌依旧,风姿绰约的贵妇人,眼睛只顾盯着手里的东西看,一点抬头的意思都没有。
刘彻见状只好又提高音量重新行了一礼,曼娘这才回神抬起了头,轻声道:彻儿,快起来吧!
曼娘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心中既骄傲又失落。
时光匆匆,当年那个整日调皮捣蛋追着自己喊娘亲的小不点,如今已经是意气风发的皇帝了。
刘彻有城府,有谋略,有胆识,有野心……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够狠,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帝王。
曼娘语气温柔地说道:彻儿,你如今刚刚亲政,政务繁忙,不必日日来请安。娘,知道你的心意就好了。
刘彻:娘,百善孝为先,这都是孩儿应该做的。能日日看到娘亲,孩儿才能心安。
曼娘摩擦着手里的东西,打趣说道:彻儿,听说,你从宫外收了一个美人,很是喜欢?
刘彻坦然地点了点头,说道:卫氏温柔和顺,家中兄弟又得力,带进宫也未尝不可。娘,我不是父皇,没有那么多英雄柔情,我不需要感情。我只选对的和适合的,其他都无所谓!
曼娘握紧手里的东西,面带轻愁地说道:彻儿,你长大了。娘知道,你做事有自己的主见和考量。但梁王他毕竟帮了我们很多,当年若没有他,诸侯之乱,我们孤儿寡母是应付不来的。看着往日情分上,你……
刘彻听到母亲为梁王求情,眉毛蹙了起来,神色慢慢也冷了下来,薄唇抿成一道直线。
对于梁王于危难之时曾帮过自己,刘彻是心存感激的,但这份感激却不能和自己宏图大业相比。
“削藩”势在必行,谁求情都不可以,娘亲也不行。
刘彻眼神灼灼直视上首,语气坚决肯定地说但:娘,在不影响国本根基,您做任何事,我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朕可以容下富贵闲人的粱王,却留不得权势滔天的粱王。
结果还不算太差,刘彻至少还没有想着赶尽杀绝。
看着儿子眼中的光如同火焰一样燃烧,曼娘勾出一个轻浅的笑容,道:彻儿,无论何时你在娘心中都是最重要的。我不是怪你的意思,只是想提醒你,凡事要做好万全准备。事以密成,言以泄败。你的心思袒露的太早,若梁王真有反意,你就太危险了。在羽翼未丰是,你定要收敛锋芒。
刘彻看着一向娇美柔弱的母亲,有些意外听到的话是她说出来的。
曼娘招招手,把刘彻唤到身边,把手里东西递了过去。
刘彻定睛一看,瞳孔放大,竟然是虎符!
曼娘把虎符放到刘彻手里,说道:彻儿,你已经长大成人,及冠亲政。这虎符也是时候交给你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娘永远支持你。
刘彻重重握住虎符,吞咽了一下口水,道:那!梁王?
曼娘扶啦扶头上的金凤冠,神情依旧柔美温柔,语气却异常决然地保证道:彻儿,他不会是你的威胁,永远不会。若他是义渠君,娘就是芈太后。
子弱则母强,若刘彻如当年惠帝刘盈一般,曼娘倒是能学吕后垂帘听政。但很显然他不是,为了母子不至于最后反目成仇。退一步,海阔天空。
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汉武辉煌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