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符被周杏埋入昭阳殿后苑的那一晚,千里之外,静水庵后山的寒潭边,一盏青灯照出垂垂老尼的影子。
静悟师太已三日不食,唯每日寅时,以指尖蘸水,在石桌上写“债”与“愿”二字。第七夜,她忽睁眼,唤小沙弥:“取火盆来。”
火盆烈烈,师太从怀中取出一方绢书——与周杏铜符暗格里的遗诏一般纤薄,却空白无一字。她将绢书覆于火盆之上,火舌舔舐,竟现出淡金色的字迹,乃是先帝手书:“若周氏女斩佞臣、雪沉冤,可废诏,听其归凡。”
师太喃喃:“原来先帝早知,那孩子要的不是龙椅,是回家。”
她抬手,将绢书投入火盆。火焰倏地转为幽蓝,映出她苍老却澄澈的眼。
“周家姑娘,贫尼欠你的那条命,今日才算还清。”
火熄时,石桌上“债”字已化灰,“愿”字却仍留淡淡水痕,像一行无人看见的泪。
次日清晨,小沙弥发现师太跏趺坐化,掌心覆着一枚小小的铜片——正是铜符背后那枚“静水”暗令,已被磨得光亮如新。铜片下压着一张字条:
“铜符归土,暗令归庵。从今往后,静水庵不再欠天下任何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