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少时学书、剑皆无所成,然胸怀反秦大志。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随项梁起兵会稽(治今江苏苏州),响应陈胜、吴广起义。陈胜死后,又领导反秦武装主力,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秦将章邯击赵时,奉怀王之命,以次将随上将军宋义率军救赵,因宋义行至安阳后按兵不动,遂于帐中斩之,然后亲自领兵救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随后招降章邯,坑杀秦卒二十万,进军关中。时刘邦已先据咸阳,谋臣范增力劝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未能实现,与刘邦暂时达成和解,遂屠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掳掠货宝。公元前206年二月,尊熊心为义帝,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其后其将义帝迁往郴县,暗令吴芮、共敖于途中弑杀义帝。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趁机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达摩祖师(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南北朝时期将禅法传入中国,开创了深远的佛教文化传承。其生平经历与思想体系形成了禅宗发展的根基。
生平背景
达摩祖师原名菩提多罗,出生于南印度香至王族(刹帝利种姓),为第三王子。自幼受佛法熏陶,拜入禅宗西天第27祖般若多罗门下,改名达摩(意为觉法)。他在天竺被确立为第28代传人后,依师命航海东渡,历时三年抵达中国广州。
・初至南朝:与崇佛的梁武帝会面期间,因对“功德观”理解分歧(梁武帝问建寺功徳,达摩以“无有功德”回应),遂渡江北上北魏。
・嵩山面壁:驻锡少林寺期间,以“面壁九年”深化禅修实践,确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核心教义,期间收慧可为衣钵传人。
・晚年与圆寂:约150岁时于定林寺圆寂,梁武帝亲撰碑文纪念。其“只履西归”传说成为佛教文化经典意象。
思想与贡献
禅宗教义革新
提出“二入四行”学说:
理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强调顿悟本心
行入:包含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类实践方法
经典著述
主要著作《少室六门》涵盖《心经颂》《血脉论》等篇目,敦煌文献中还发现《达摩和尚绝观论》等托名作品,奠定禅宗理论基础。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号祁溪,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小店区)人。唐朝时期政治家、武周宰相。
出生于官宦家庭,幼年开始刻苦攻读,专心致学。后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度支郎中、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四个月后,被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度拜相。
其间,他谏阻了武则天远征拓疆计划,认为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顿内政、增强国力上,他的意见得到武则天及朝中重臣魏元忠等有识之士的赞同。后为匡复唐室,冒死进谏,促使武则天下定决心,召回庐陵王李显,并立为太子。圣历二年(699年),升为内史。圣历三年(700年)九月病逝。葬于白马寺东南侧。
狄仁杰一生刚直不阿,知人善任,为唐王朝连连举荐德才兼备的良臣,政绩颇丰,被朝野公认为“唐祚送俊之臣”,有“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之誉。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宁陵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猛将。其出身寒微,早年因替人报仇杀人而逃亡,后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因膂力过人(单手举起牙门旗)被夏侯惇赏识,转投曹操。
主要事迹:
濮阳之战中率死士击退吕布,助曹操脱险;
建安二年(197年)宛城之战时,为保护曹操独挡叛军,寡不敌众战死。
称号“古之恶来”:源自曹操对其勇力的赞誉,类比商纣王时期力士恶来。
2. 历史形象与评价
武力特征:身形魁梧,擅用八十斤双铁戟及短戟,以“志节任侠”著称。
地位局限:虽战功显著,但终其一生最高仅任校尉,可能与出身低微(无表字记载)有关。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fú),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甄氏三岁丧父。建安年间(196年—220年),袁绍为次子袁熙娶之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同年十月,曹丕称帝,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后宫中文德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甄氏愈发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曹丕大怒,黄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赐死甄氏,葬于邺城。
黄初七年(226年),其子曹叡即位后,追谥为文昭皇后。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