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内,一缕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落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将庆帝那张深不可测的脸映照得半明半暗。
他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绣着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仿佛要腾空而去,威严而庄重。
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玉佩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在指间流转,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与他深邃的眼神相映成趣。
“长公主最近,可有什么异常?” 他淡淡地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这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更像是一声来自深渊的质询。
陈平躬身立在一旁,他身着一袭深色宦官服饰,低眉顺眼,姿态谦卑到了极点,仿佛一株在狂风中摇曳的野草。
听到庆帝的问话,他小心翼翼地回答:“回陛下,长公主殿下依旧兢兢业业,处理政务井井有条,并无异常。”
“哦?” 庆帝尾音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玩味,“她倒是沉得住气。”
陈平不敢接话,只是垂首静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在光线的照射下闪着微光。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只有庆帝手指摩挲玉佩发出的轻微声响,这声音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陈平的心跳都跟着这节奏跳动。
庆帝将玉佩“啪”的一声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如同惊雷般炸响在陈平耳边。
“你去,将这几份奏折送到长公主府。” 他指了指桌案上那几份明显与其他不同的奏折,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命令,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
“是。” 陈平接过奏折,躬身退下,脚步轻盈,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惊扰了这位喜怒无常的帝王。
几日后,长公主府邸内。
“殿下,这是陛下送来的奏折。” 侍女将一摞厚厚的奏折放在李云睿面前,这些奏折的封皮颜色暗沉,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仿佛尘封多年的秘密,即将被揭开。
李云睿翻开奏折,黛眉微蹙。 这些奏折,都是些陈年旧案,牵扯甚广,涉及的官员错综复杂,如同一个巨大的蛛网,将无数人困在其中,处理起来颇为棘手,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看来,皇兄这是在考验我啊。” 李云睿轻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也有一丝了然,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她放下奏折,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她此刻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望着窗外的景色,若有所思,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如同下定了某种决心。)
“殿下,您打算如何处理这些奏折?” 侍女轻声问道,打破了沉静。
“不急,先放一放。” 李云睿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让人捉摸不透。
她知道,庆帝这是在试探她的能力和忠诚度。 这些奏折,看似棘手,实则暗藏玄机,是危机,也是机遇。 若是处理得当,便能让庆帝刮目相看,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权力和信任。 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会引来更大的麻烦,甚至万劫不复。
李云睿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至善光环的说明。 或许,可以利用它来做些文章,化被动为主动,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赢得先机。
几日后,庆帝在养心殿召见了几个与李云睿关系密切的官员。
“爱卿,你觉得长公主如何?” 庆帝看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锐利如鹰,紧紧盯着面前的官员,仿佛要看穿他们的内心。
“长公主殿下,才华横溢,处事果断,乃国之栋梁。” 一位官员躬身回答,语气恭敬,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
“哦?你倒是对她评价很高。” 庆帝笑了笑,笑容中却带着一丝深意,让人难以揣测。
“臣不敢妄言,只是实话实说,长公主殿下近日的表现,臣等都看在眼里,实在是令人钦佩。” 官员说道,语气更加诚恳,仿佛发自肺腑。
庆帝点了点头,又问了另外几位官员。 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 都是对李云睿的赞美之词,而且言辞恳切,不似作伪。
庆帝心中暗自思忖,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看来,李云睿在朝中的声望,已经不容小觑,竟能让这些老狐狸都为她说话。 这丫头,究竟用了什么手段?
这几日,李云睿也没有闲着。 她利用至善光环,暗中影响了一些原本对她抱有敌意的官员。 这些人,都是庆帝的心腹,在朝中举足轻重。 李云睿知道,想要获取庆帝的信任,必须先从这些人下手,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助力。
至善光环的效果,比李云睿想象的还要好。 那些原本对她冷眼相待的官员,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变得和善起来。 开始主动与她交好,甚至在一些政务上,也开始支持她的意见,为她出谋划策。
李云睿知道,这是至善光环的作用,它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些人对自己的看法。 她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彻底扭转自己在庆帝心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