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余年长公主:反派?不,我是圣母!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同人  庆余年     

谈判风云

余年长公主:反派?不,我是圣母!

北齐都城外,旌旗猎猎,肃穆的仪仗队绵延数里。长街两侧,人头攒动,北齐百姓翘首以盼,议论纷纷,好奇地打量着远道而来的庆国使团。今日,是庆国使团抵达的日子,也是两国命运的关键转折点。

北齐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在城门迎接,给予了极高的礼遇,这在两国历史上实属罕见。这阵仗,是尊重,也是忌惮。

李云睿身着庆国亲王服制,玄色锦袍上金线腾龙翻滚,尽显尊贵,他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干脆,向北齐皇帝拱手行礼,声音朗朗:“庆国使臣李云睿,见过陛下。”

“长公主一路辛苦,快快请起。”北齐皇帝笑容满面,亲自上前扶起李云睿,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来人,设宴为长公主接风洗尘!”

皇宫内,金碧辉煌,轻歌曼舞,丝竹悦耳。然而,这奢华的盛景之下,却暗流涌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李云睿端坐于席间,看着眼前的美酒佳肴,却无心享用。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这华丽的宫殿,将成为两国博弈的战场。

次日,谈判正式开始。

北齐的谈判代表是丞相张允,此人老谋深算,是北齐朝堂上有名的“老狐狸”,他捻着胡须,目光如炬,一看便知是个难缠的角色。

“长公主殿下,贵国此次战胜,我国深感佩服。”张允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话锋一转,“但战争终究是两败俱伤,不如就此罢手,化干戈为玉帛,岂不美哉?”

李云睿微微一笑,说道:“丞相所言甚是,我国亦是爱好和平之国。”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只是,贵国屡次挑起战端,侵扰我国边境,此等行径,实在令人费解。”

张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道:“殿下此言差矣,边境之事,多有误会。不如这样,我国愿意割让三座城池,以示诚意。”

李云睿摇了摇头,说道:“三座城池,恐怕难以弥补我国的损失。”他伸出一个手掌,五指张开,然后缓缓握紧,只留下一根手指,“至少十座!”

“十座?”张允脸色一变,声音也提高了八度,“殿下,这未免有些狮子大开口了吧?”

“十座城池,已是我国最大的让步。”李云睿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若贵国没有诚意,那这和谈,不谈也罢!”

张允眉头紧锁,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心中暗自盘算。他知道,李云睿这是在试探北齐的底线,也是在给他施加压力。

“此事事关重大,还需容我等商议一番。”张允说道,语气已不复之前的从容。

“可以。”李云睿点了点头,“不过,我只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若贵国还是没有诚意,那就休怪我国无情了!”

谈判陷入僵局,双方各不相让,气氛剑拔弩张。

李云睿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暗暗施展至善光环。至善光环无形无质,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人的情绪和想法,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至善光环的作用下,北齐的谈判代表们逐渐倾向于庆国的立场。他们开始觉得,庆国提出的条件并非不能接受,甚至还觉得有些合理,这种转变,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

与此同时,北齐内部的主战派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暗流涌动,随时可能爆发。

他们不满于皇帝的软弱,认为应该与庆国决一死战。

主战派的首领是北齐大将军王翦,此人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如同北齐军中的定海神针。

“陛下,万万不可答应庆国的条件啊!”王翦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声若洪钟,震得大殿嗡嗡作响。“割让十座城池,这是丧权辱国!”

“我北齐的将士们,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苟且偷生!”王翦振臂高呼,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

王翦的话引起了不少主战派官员的共鸣,他们纷纷附和,要求皇帝拒绝庆国的条件,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北齐皇帝面露难色,他本就倾向于议和,但王翦等人的反对,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的希望,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一时间,朝堂之上,争论不休,乱作一团。

李云睿通过善缘感应,察觉到了北齐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如同平静的海面下隐藏的漩涡,随时可能将和谈的航船吞噬。

他知道,如果不能解决主战派的问题,和谈将难以进行下去。

“看来,是时候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了。”李云睿心中暗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

李云睿深知,单靠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难以彻底消弭两国之间的隔阂。真正的和平,需要建立在民心相通的基础之上,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于是,在谈判的间隙,他开始在北齐推行仁政,播撒善意的种子。

“殿下,这北齐的百姓,与我们何干?”范无咎不解地问,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敌国的子民。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百姓是国家的基石,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李云睿耐心地解释道,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事。“北齐百姓若能感受到庆国的善意,两国之间的仇恨自然会逐渐消解,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李云睿利用系统兑换了一些药品和粮食,开始在北齐的都城中设立义诊和施粥点,这些物资,如同雪中送炭,温暖了北齐百姓的心。

“这是庆国长公主殿下开设的义诊,免费为百姓看病抓药!”

“这是庆国长公主殿下施的粥,大家快来领啊!”

消息一出,北齐百姓蜂拥而至,长长的队伍如同蜿蜒的长龙,场面蔚为壮观。

他们原本对庆国人充满了敌意,但此刻,看着那些不辞辛劳为他们治病救人的庆国人,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取而代之的是感激和敬意。

“庆国人,好像也没有那么坏……”一位老大爷捧着热粥,热泪盈眶,喃喃自语。

“是啊,这位长公主殿下,真是个大善人!”旁边的人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敬佩。

李云睿还利用闲暇时间,与北齐的一些文人墨客进行交流,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向他们介绍庆国的文化、科技和治国理念,让他们对庆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庆国。

“长公主殿下博学多才,见解独到,令我等佩服!”一位北齐的学者由衷地赞叹道,眼中充满了敬意。

“庆国的文化,果然有其独到之处。”另一位学者若有所思地说,他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偏见。

李云睿的所作所为,不仅赢得了北齐百姓的爱戴,也感化了北齐皇帝和一些大臣,如同阳光驱散了阴霾,让希望重新照耀在北齐大地上。

他们开始反思,连年的战争究竟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什么?除了无尽的痛苦和仇恨,什么也没有,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

“长公主殿下,您的仁德之心,令朕深感敬佩。”北齐皇帝在一次私下会面中,对李云睿说道,语气中充满了真诚。“朕决定,接受贵国的条件,与贵国签订和平条约。”

“陛下圣明!”李云睿躬身行礼,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他知道,这一刻,两国之间的和平,终于真正到来了,这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

几日后,庆国与北齐正式签订了和平条约,盟约上鲜红的印章,象征着两国崭新的开始。

北齐割让十座城池,并赔偿庆国一大笔军费。两国约定,永不再战,世代友好,这纸条约,承载着两国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消息传回庆国,举国欢腾,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李云睿的至善之名,也传遍了天下,成为了百姓心中仁德的化身。

“长公主殿下,真乃神人也!”百姓们纷纷赞颂,眼中充满了敬仰。

“有长公主殿下在,我庆国何愁不兴?”朝臣们也感慨万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李云睿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落日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如同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袍。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和平的种子已经种下,还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将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仁德,为庆国,为天下百姓,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一个没有战争,没有仇恨,只有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上一章 北齐求和 余年长公主:反派?不,我是圣母!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