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不假思索,张口就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解法,并且详细地分析了各自的时间复杂度。
学弟那目瞪口呆的样子,让我心里莫名涌起一阵小小的得意。
终于,成绩公布的时刻来临。
当大屏幕上出现“沈星回,第二名”的字样时,我不禁脱口而出:“亚军?!怎么可能?”
我满心以为凭借着刚才那如神助般的解题状态,夺冠应该十拿九稳。
“冷静。”耳机里沈星回急忙提醒我,“你输给的是研究生学长,不丢人。”
经他这么一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了。能在众多优秀选手中获得亚军,其实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在领奖台上,我一眼就看到了台下那个“我”——真正的沈星回。他正拼命地鼓掌,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骄傲。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我的胸口。
这不仅是对取得成绩的欣慰,更是因为我知道,在这场与谣言的战斗中,我们正一步一步地赢得胜利,而我们之间这种特殊的默契与相互支持,也让我坚信,无论未来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够携手克服。 这份情谊,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显得格外珍贵。
周五,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的小径上,然而我的心情却丝毫没有被这美好的天气所感染。法语诗歌朗诵比赛的场馆内,气氛热烈而又紧张,我坐在观众席上,双手不自觉地紧紧相搓,手心里全是汗水,眼睛紧紧盯着舞台,一刻也不敢放松。
“下面有请外语学院法语系苏晓同学,朗诵保尔·瓦莱里的《海滨墓园》。”主持人那清脆的声音在场馆内响起。沈星回,此刻正占据着我的身体,从容不迫地走上台去。他今天特意为“我”挑选了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头发松松地挽起,整个人显得干净利落,宛如从画中走出的少女。
场馆内的灯光渐渐暗下,一束追光精准地打在他的身上,仿佛将他与整个世界隔绝开来,成为了舞台上独一无二的焦点。当他开口的瞬间,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仿佛时间都为他停止。
“Ce toit tranquille, où marchent des colombes...” (这平静的屋顶,白鸽漫步其间...) 那声音宛如天籁,他的发音完美得近乎不真实,每个音节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珍珠,清脆悦耳,又如玉盘落珠,声声动人。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他对情感的表达,那绝非是机械地朗诵,而是将自己的灵魂融入了诗歌之中,仿佛他就是诗歌的化身。不知为何,我的眼眶渐渐湿润了,被他那深情的演绎深深打动。
“...Le vent se lève!... Il faut tenter de vivre!” (风起了!...必须努力活下去!) 在朗诵最后一句时,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眼神直直地直视着观众席上的“沈星回”,那目光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