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的前两天,虞书欣一直为如何约见庄落衡而烦恼。
她觉得如果庄落衡见到那半块玉佩,应该会明白她的用意。
于是她让贴身侍女彩屏拿着这块玉佩和一封亲笔信前往尚书府。
彩屏来到尚书府外,正准备请门房代为转交时,恰好遇到出门的庄落衡。
他一眼认出这是虞家侍女,便主动上前询问来意。
“我家小姐说,这封信和玉佩一定要亲手交给您。”彩屏恭敬地说道。
庄落衡微微点头,“你回去告诉小姐,东西我收到了。”
接过信后,他将玉佩还给彩屏,“告诉你家小姐,这是很重要的东西,千万不可离身。”
彩屏连忙接过玉佩,小心翼翼地收好。
回到书房,庄落衡展开信纸。
那字迹歪歪扭扭,像是一只小鸡爪印般凌乱。信中写道:
“庄公子,上次与您相遇感觉格外亲切。不知可否赏脸,在两日后城南庙会相聚?我定会在那里等候。”
庄落衡轻笑一声,“恐怕没这么简单吧,她应该是察觉到了什么。”
将信折好,他仔细收进抽屉里。
彩屏回府后,向虞书欣复命。
听完庄落衡的话,虞书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果然,这块玉佩大有文章。
这时,郑慧玟轻轻推门进来,脚步无声。
虞书欣正站在窗前沉思,听到动静后吓了一跳,连忙拍拍胸口。
“表姐,你...你来得正好。”虞书欣强作镇定。
郑慧玟靠近些,温柔地说:“衫儿,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虞书欣眨眨眼,“没...没什么,只是在发呆而已。”
郑慧玟凝视着她,若有所思,“总觉得现在的你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虞书欣的心猛地一紧,不会吧不会吧,难道被发现破绽了?
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姐姐,哪有这回事?”
看着虞书欣略带局促的笑容,郑慧玟轻轻叹了口气。是啊,现在的虞妹妹确实比以前多了一份沉稳,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心思。但这份变化,或许也不是坏事吧。
上元夜的灯会上,朱雀长街浮动着暖金色的光晕,虞书欣和郑慧玟征得两位母亲的同意,自己去逛了,虞书欣拉着郑慧玟走到庙会面前,她今天穿着翠绿色的裙子,外面披着同色系的斗篷。
本来的虞衫就很喜欢绿色,她也只能跟着穿了,突然改变喜好,未免有些奇怪。
虞书欣望着莲花灯下垂落的流速穗子出神。
两个人站在灯会最热闹的地方,原来是猜灯谜的地方,郑慧玟猜着,虞书欣四处张望,玄色的少年,站在人来人往的人群里,盯着四处看的少女。
郑慧玟扯了扯她的银绿色织金斗篷“说好要猜者灯会上的所有谜题,怎么猜三个就不做声了。”
“方才喝的桂花醪糟有些醉人。”虞书欣将雪貂围脖往上提了提,遮住发烫的脸颊。
突然,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几个追逐的稚童撞翻糖人摊子,虞书欣和郑慧玟被推搡着,郑慧玟被推倒了,她准备去扶郑慧玟,却踩到斗篷的下摆,整个人往后仰去,一只手扶住了她。
檀香混着松烟墨的气息骤然笼罩,玄色暗云纹锦的衣袖擦过她的耳畔,稳稳托住腰际。
“当心。”
虞书欣转身时发间的朱钗扫过庄落衡的下颌。
他今日未戴玉冠,鸦青色的长发用素银簪束着,银狐裘领口沾着细雪,倒像是水墨画里裁出的一痕月色。
虞书欣看清楚来人,“你来了。”
郑慧玟被侍女扶起来,她向庄落衡行了个礼。
然后看向虞书欣“衫儿,你们约好的?”
虞书欣点点头,郑慧玟识趣的暂时避开。
庄落衡指尖拂过她斗篷上的雪粒“吏部在宣德殿核对春闱名录,耽搁了时辰。”
彩棚下的琉璃灯将他的轮廓镀的朦胧。
虞书欣盯着他,看着他的脖子,想看看玉佩有没有戴在他的身上,但是没看到。
她始终未能问出端倪。
虞书欣和庄落衡慢慢的走在街上,庄落衡开口问她“为何一直想见我。”
“我就是......”
虞书欣还没说完,庄落衡忽然停下来“这盏走马灯倒是有趣。”
六角宫灯上绘着十二花神,随即旋转出一行小篆:画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虞书欣脱口问出“是日字。”
庄落衡轻笑时呵出的白雾融进灯火“定国公府的小郡主果然聪慧。”
他将谜面翻过来,在背面添了一句:寒梅初绽,打《诗经》一句。
花灯转动的光影在他的眉间流转。
虞书欣望着谜面发怔,忽觉指尖触到温凉的玉坠。
庄落衡解下玉佩,放进她的掌心“等西郊梅林的雪化了,我带你去找答案。”
更鼓声再响时,长街灯火渐次熄灭。
虞书欣攥着尤带体温的玉佩,看着他玄色衣袂没入夜色。
雪落在银狐裘上,向撒了一把细碎的星光。
虞书欣低头看着玉佩,郑慧玟突然出现。
“怎么,还想着他呢?”面对郑慧玟的打趣,虞书欣没有回应,只是想着西郊梅林,那又是什么地方?
那里又有什么在等着她呢,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郑慧玟拉着虞书欣的手“好了,别想了,再不回去,我们俩都要被训斥的。”
郑慧玟掌心的温度提醒着虞书欣,这一切是真的,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