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脑洞小说 > 日复一日,事事向前
本书标签: 脑洞 

窗边的日子3

日复一日,事事向前

略过食堂的饭菜,上个时辰吃了,下个时辰便有些想不起第三个菜和那个汤叫什么名字,反正肚子的到了满足,也就不再去管。跨过属于今天下午的光景,踏着冬的影子,满身佯装这冬的模样回到了教室。

现实中的我和我的座位一样的乱,像衣柜里塞满了衣服,水池里堆满了碗筷,本不大的地方让人似乎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我依旧觉得这样的空间感能带给我,像松鼠在自己狭小的树洞里塞了很多松果,躺在床上的松弛和满足感。

轻轻的一步,我就回到了我二十分钟未见的树洞,这个树洞非比寻常。桌子里有满当当的书,那是我的必由之路,我时而的悲和喜的发源地之一。桌子上摆着我的精神世界,在那里我随时都可以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一同走进他亦或是她的精神世界,此刻我又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个人拥有两个精神世界。桌下则是潘多拉的魔盒,我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拿在我手中的到底是我过往的生活片段还是未来木桶中的上上签。

最令人神往的是会动的东西我,就像我老想去外面看看,看看那会动的东西,而我身处一切成为对我来说成为了死寂,与别人来说,那是另一种向往,毕竟这里有高楼大厦里见不到的山、水、人情味。

你见过窗外什么样的风景?它又能让你神往多久呢?留在心底多久呢或是让你有多少想念?

我且记得这样一副景,我坐在凳子上,把头扭向窗的一侧,映入眼帘的先是,经历过冷雨也沐浴过阳光的生了绣的铁杆子,然后是走廊人匆匆而过的行人,再是空旷的地上打着羽毛球的同学,最后是铁丝网外面房屋上冒出的炊烟。

“炊烟”,光是烟这个字就可轻易勾起无线想象,更别提“炊烟”二字带来的温馨和向往。于我而言,那是无限的乡村碎片。

我在乡下集中的生活仅有两年,那大概是八九岁时候的事了。人们常说事情过了,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用最真实的感受来说,所谓“越来越远的事”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离我的心却越来越近。

仿佛事物的发生在一开始只是影子,等到我们背道而驰,那些面纱后的模样和痕迹才慢慢开始显露。而我必须承认,曾经那些令我作痛的过往,却也成为了亲切的怀念。

“烟”是我过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七八点钟,穿件单衣就跑到门外看到的远山上的罩子(烟雾),久久久久围绕着群山,不肯离去;有在灶台下生火的烟;有二外公坐在家门口的田埂上抽着大烟筒冒出的烟;自然还有远处各家房屋上的炊烟。

在四季的轮转中,村子里能看到最多的烟的季节在冬季。进入冬,村里的几户人家里的男人时长会结伴,拿着背架、砍刀到松毛林里砍柴,家中的女人则如扫荡一般,这扫一会地,那收拾火房里的灶台,一会又到地里去了,好像只要活着,就一辈子也停不下来。

说到灶台,很想提一嘴,灶台就是生火🔥煮饭的地方,也是制造炊烟的地方,一般打灶台一个周就够了。二外婆家打灶台的那几日,我几乎都在,从外面雇来的四五十岁的男人,不停的用砖头和水逆堆砌着,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技术含量在里面。要我来,我也行。水泥和砖头相得益彰,最终就成了灶台。一般讲究点得人家会要求贴上瓷砖,随便点的就敷上层水泥,也算可以了。

寨子里的人家几乎都有这么一个灶台。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大多数人只认得怎么是使用电器,但对于乡里的有些人家的老人来说,像是重新开启了一个时代,我仍记得奶奶在用油烟机时迟钝的样子,用洗碗布一擦,运气好的话油烟机感应到了,就可以用,运气不好还得来上几回,也许最终还要骂上几句。像她这样老人还有太多太多,或许最原始的才是他们得心应手的,在灶台旁抓一把苞谷壳来生火,巨大无比的锅放在灶台上,一个矮小的影子忙碌的整个火房里只剩下烟火味和锅里的菜味。愈发忙碌,梁上的腊肉就熏的愈黑,房屋上的炊烟就愈发的浓。

面向模糊的窗子,一回神,噢,我该回到眼前这个窗子了。

算了,回来吧,回到窗边,回到眼前,一切又是新的希望,新的期待。

上一章 窗边的日子2 日复一日,事事向前最新章节 下一章 冬日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