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又过了五六天,船通过水路到达了庆国首都喜城,一大早就有婆子嘱咐沈仪今天穿的正式一点,因为今天下午估计就要到沈养父的本家。
所以今天沈仪穿的格外正式,船一靠岸,就有许多辆轿子等在码头,每辆轿子的旁边都立着一个穿戴整齐的婆子和两个壮汉。
沈仪跟在沈养父的后面,来到轿子旁,他指了旁边的一辆轿子让沈仪上去。
尽管沈仪的穿戴在自己看来已经十分得体,但还是能能感觉出婆子们的鄙夷。
为了让自己不再言语上显得失礼,沈仪选择了沉默。
到本家的时候刚好下午,沈府很大,婆子也多,在沈府通往内园的走廊上,又换了个穿戴更加精致的婆子带路。
沈仪像是乡下人进城,一遍又一遍被沈府的内景震撼,脑海中只剩下两个词雕梁画栋,巧夺天工。
似乎也明白了一路上婆子丫鬟们的鄙夷,好在沈仪话不多,没有在行为举止上再多做失礼。
大概走了一刻钟,沈仪来到了自己的院子,名字叫做翠竹轩,里面种了不少竹子,环境雅致,屋内要比沈仪在孤儿院的大通铺好很多。
有梳妆台,桌椅,书柜等等,以及一张较为别致的床。
如果不是听说自己是血袋,沈仪估计现在就在畅想美好未来了。
因为知道自己八成会被抽血,所以这一两天的伙食都是补血的,沈仪每顿都吃的饱饱的,毕竟沈仪想好好活下来,活下来才有无限可能。
而且沈仪有预感他们想办法让自己献血应该就在这一两天,通过沈府给自己的伙食推断出来的。
果然到了第三天下午,沈仪的养父带了几个家丁和婆子到沈仪的翠竹轩。
当时沈仪在房间里看书,心里想着走一步看一步,知识就是力量。同时看书可以让沈仪的心静下来一点。
突然房间一下子多了那么多人,沈仪有预感献血时间到了。
沈养父站在前面,家丁和婆子站在后面,沈仪只要我反抗他们极有可能硬来。
所以作为一个聪明人沈仪有自己的计划,而在这计划里沈仪也没打算现在就反抗,眼下配合才是最好的选择。
沈仪装作不知道,问沈养父:“父亲是有什么事找我吗?”
“小仪,你母亲病了,需要你的血入药。所以我需要你献出一碗血。”
我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
“父亲收养了我,给我良好的生活,对我有再造之恩,如果我的血能医治母亲,我自当义不容辞。碗在哪?刀在哪?我立即放”
沈崇舟也没想到沈仪会如此配合,不过并没有太多惊讶,毕竟在他眼里我兴不起什么风浪,能识时务的顺从再好不过。
事实也确实如他预料的一样,在庆国举目无亲的沈仪确实兴不起风浪,除了配合,沈仪眼下也没其他更好的办法。
说句实在话,碗很大,刀割手的时候手很痛。
收集完一碗血后,他们吩咐郎中帮沈仪处理伤口,开了些补血的方子。
所有人走后,沈仪突然看着自己的伤口哭了,因为人在屋檐下沈仪连哭出声都不敢,怕被人发现。
但沈仪真的好想亲生父母,想孤儿院的朋友院长和姑妈他们。
接下来更令沈仪绝望的事发生了,他们只许沈仪待在院子里,只能看之前带的书。
整整这样放了三个月的血后,沈仪爆发了,因为沈仪可以接受自己变成血袋,但沈仪无法接受自己没有未来,只能做权贵们的血袋。
所以在第四个月,婆子来沈仪房间取血是,沈仪突然拔下发簪,抵着自己脖子上的大动脉,并往里插了一段距离,并不致命但渗出丝丝血液。
“我要见沈大人,不然我就死在你们面前,到时候你们就拿着我的尸体和他交差吧”
婆子们见到这幅场景,顿时慌了,没想到沈仪配合了那么久,居然在今天爆发了。没办法只能去通知沈崇舟。
沈崇舟过一会也确实赶到了,看到他的到来,沈仪知道自己第一步已经完成。
“小仪,这是干什么,快把簪子拿下来。”
“父亲你还记得你在安国答应过我要把自己的藏书分享给我看,同时会给我找好的学院供我读书吗?”
“小仪,女子无才便是德,你没必要那么努力,你已经是我的女儿了。”
“父亲,可我想读书,我喜欢读书,如果您今天不答应我让我看书,去学院。我就死在您面前。”
沈崇舟犹豫,在他犹豫的时候,沈仪又把簪子往里微微的插了一点。
沈仪在赌,在赌沈崇舟短时间内只找到我一个合适的血袋,如果自己死了,他的妻子等不起。
当然这也是结合了我在沈府四个月打听到的一部分得出的结论。
果然沈崇舟见我如此决绝,于是说:
“把簪子放下来,我后天就送你去书院读书。”
沈仪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自己在庆国举目无亲,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沈府。
同时作为孤女的沈仪,无论如何兴风作浪对沈崇舟来说就是一个蝼蚁,无论读书与否,沈仪都对他造不出伤害。
所以他的同意也在沈仪的意料之内,于是沈仪放下簪子,配合着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