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仪和乐怡公主有说有笑的去了皇宫,大概晚饭回房的时候,沈府的东西就送到了。
沈仪打开看了一下,有时兴的衣服首饰,还有六百两的银票,包袱底下也有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表达两年多来的抱歉,以及威逼利诱。
信中提到如果没有沈府养女的身份和沈仪努力学习的成绩,皇家断然不会让我一个草根平民进宫做公主伴读,让沈仪放下前嫌,往前走。
同时自己的户籍在沈家,自己和沈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果放下前嫌,沈家会成为沈仪的靠山,助沈仪越走越远。
不然凭沈仪一届孤女如果一心想要讨公道报仇,那也就不要怪他们心狠手辣,除掉沈仪。
他们写的信不无道理,所以沈仪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与他们和解。
皇子公主的课程非常的全面,君子六艺,琴棋书画以及其他各方面等都有涉及。
初学的沈仪成绩也并不好,但也为了将来,还是闻鸡起舞,挑灯夜读,不得不说在一年多的时间学下了。
沈仪不仅和其他皇子公主打成一片,各科成绩上也逐渐提升上来被凭为甲等。
在沈仪十九岁的时候,才名就已经在喜城广为流传,求亲的人更是把沈府的门给踏破了。
但是因为沈仪并非沈夫人亲生,再加之沈仪目前的身份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是公主皇子们的伴读,她也无法替沈仪做决定。
那是一年的冬天,北国进犯庆国,庆国连失三座城池,庆国派出大将军韩虎前去支援。
沈仪在公主府也听说此事,觉得是个极佳历练自己和帮自己接触军事的机会。
于是韩将军启程前夕,沈仪暗中找到皇后娘娘,说明自己想要随军出征的想法。
起初也并不顺利,因为后宫不得干政,但是为了抓住这次机会,沈仪立下军令状:
半年之内我必协助大军夺回三城,并将北国赶回边境线外,十年之内必不再犯庆国,如果半年之内达不到军令状,我愿一生留守边疆。
皇后娘娘好奇沈仪为何有如此胆识,竟然敢说出此番话。
沈仪担心皇后娘娘不同意,继续说道:
“胜,我将会感念皇后娘娘的恩情;输,我也影响不了皇后娘娘。”
最终皇后娘娘在权衡利弊下,联系了母族,将沈仪以军师的身份安排进了军队。
从庆国赶往庆国边境大概用了半个月。接下来的半个月,沈仪一直不把自己仅仅当做军师。会和将士们一起训练,尽管身为女子,但沈仪在骑射上门的功夫,以及一些拳脚功夫有时候可以抵过一个副将。
韩将军也很欣赏沈仪的才学和武功,准许沈仪在新投奔过来的庆国子民中选三百人组成自己的队伍。
不得不说北国这次是真下了功夫,不仅进攻的人数多,而且每一位都生强体壮,更是提出军功换爵位的政策,整体气势不容小觑。
但是行军打仗万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更何况沈仪立了军令状,此仗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