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准许沈仪参加会试的消息传的很快,起初只是在宫中传播,不过三天朝堂上百姓间都传的沸沸扬扬。
民间的一些赌坊更是为沈仪和赵乾开设了赌局,大多数人都觉得赵乾会赢。
原因也很简单,赵乾身为庆国乐城的学子,在半年前的乡试中也取得了第二名。
庆国有三十一座城池,每个城池都有乡试,因此解元也有三十一人,一城解元也有不少
再加上一般解元和第二名实力一般差不了多少。
更何况沈仪已经半年多没在喜城了,大家早已淡忘沈仪曾经的文采和成绩,更多的是听闻我在战场上厮杀的英雄事迹。
而赵乾来到喜城参加会试的几个月,可是在文坛出尽名声,他的诗词歌赋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
反观之沈仪,尽管半年前获得了解元,但是随军出征,销声匿迹了半年,大家都不自觉得认为沈仪早把课本都丢弃了。
正因如此,沈仪从自己新招来丫鬟张荷口中得知民间赌坊关于自己和赵乾的赌约的赔率,已经高到1:12。
对此沈仪自己也黯然伤神,尽管他们猜的有一部分是事实,那便是沈仪在行军的大半年确实丢了课本。
因为沈仪除了没时间,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一直在专研兵书,当然偶尔也会翻看史记。
但是作为一个既有危机感又自信的女士,沈仪连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和生离死别的都没有怕,怎会怕自己的会试会输。
因此沈仪非但没有临阵脱逃的想法,反而很兴奋,并且嘱咐家丁拿出自己四分之一的家产去赌坊压自己赢。
为了专心备考,沈仪在朝廷和军营都请了三个月的假。圣上和将军也恩准了。
沈仪除了在家看书备考,就是拜访自己的老师刘蒙,和他一起探讨当前各国的时政。
为了劳逸结合,沈仪不仅仅只是看书备考,也会抽出一个时辰练武。
终于到了会试那天,看了考卷的题目,大致就是:论功行赏和对官员的惩罚制度如何升级。
沈仪结合自己这些年的见闻,以及北国目前的军功授爵的政策,还有从道德和忠义理智信的角度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洋洋洒洒一万二的字。
出了考场前沈仪的心里原本是自信满满,但是还是很担心自己会不如赵乾。
考试揭榜当天,沈仪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后来家丁来报:“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将军这次是会元,整整比那赵乾高出十名。”
沈仪一下子高兴极了,除了高兴自己的成绩,也高兴自己赚了许多钱。
次日赵乾就到沈仪府上拜访我,原因无他,愿赌服输。
“沈将军,之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鼠目寸光,之前多有冒犯还望海涵。”
看着他拿来的几箱黄金,古玩字画,再加上他的道歉,沈仪也不是咄咄逼人的人。
还想着明天面见陛下,取消赌约,毕竟过于贵重,谁家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但是赵乾十分坚持,说:“愿赌服输,天经地义,更何况是我看轻你,冒犯你在前,如今只当花钱买堂课。”
沈仪见他态度坚决,也就没有推脱,他问了沈仪试卷的内容,交流了一下心得,相谈甚欢。
赵乾告辞时猛不经的说了一句:“果然巾帼不逊须眉。”
沈仪只笑笑,因为任何的巾帼不逊须眉都是付出努力和汗水的换来的,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巾帼,因此沈仪也很自豪。
不得不说有个府邸之后开销是很大的,还有往来宴客等一笔笔都少不了钱。沈仪也得想办法搞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