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前几天公鸡还没打鸣,沈仪就早早起来温习课文,钻研当今实事,将那些自己压的可能考到的题目都看了一边,以及老师给我批注的与我思想有差异的题目。
当然如果在临近考试前突然加紧看书,还想获得好的名次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是平时就有积累就不一样了,因为有个词叫做薄积厚发。
时间流逝,转眼就到了殿试那天,紧张以及喜悦的心理让沈仪早早就醒了。
凌晨沈仪便开始检查自己的衣物,所需的物品和食物。
因为殿试的时间是从日出时起写题到日暮时交卷,因此要为准备自己准备吃食
时间流逝,转眼就到了进宫的时辰,沈仪由宫里的女官进行搜身
她们查的也非常仔细,要求沈仪将衣物全部脱掉,然后从头到脚检查身子,再检查衣物及物品以及食物。
女官们在确认沈仪没有带违禁物后,才领着沈仪前往殿试考场。
考场在保社殿,保社殿上方站着陛下和阅卷的官员们,下方是六十张桌子,选取会试中的前六十名考生。
每个考生按会试名次,依此找到对应的桌子,接下来便是陛下和阅卷官们讨论后随机出题。
殿试的题目只有一种形式那便是策问,策问是将最近的政治实事结合书中的文句进行解释答题。
考试开始,先是点名,再是下发试纸,再是高声讲解考试原则,再是向陛下和考官行礼经过一系列礼仪,正式进入考试。
这次的题目是“时务策五道”,一是政治要事,二是选贤举能,三是退休官员养老,四是如何改革制度,五是如何做个好帝王。
每一道题沈仪都花半个时辰构思,一个时辰写作,侥幸在日落之前停笔交卷。
在政治上沈仪提出休养生息法,减轻税收,加强基础建设,让百姓富足从而增加税收。
人才方面沈仪提出加强科举德智体美劳发展,将骑射御琴棋书画等也加进科举的加分项。并且加强人才待遇,保证他/她不受经济所扰。
养老金方面沈仪提出加强退休官员以及民间上岁数的老人养老金的赏赐,以及规定子孙的赡养制度。
如何改革沈仪也提出文武一家,不重文轻武。同时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普及全民教育。
如何做个好帝王沈仪先赞美陛下清明,同时提出广开言建,多吸取好的建议,选贤举能。
洋洋洒洒一万五的字,交的时候时候信心满,等的时候却也忐忑不安。
宣布结果那天,尽管沈仪已入朝为官,但那天还是和其他考生一样等在殿外听候召唤。
结果第一名就是沈仪,沈仪欣喜,但还是忙进殿行礼。
“沈爱卿真是文武双全,真是我朝之大幸!”
“臣谢陛下夸奖”
“沈爱卿已为副将从二品,但考虑沈爱卿也有治世之才,今日破格让沈爱卿留在喜城,任内阁学士,暂辞副将之职,沈爱卿意下如何。”
“臣叩谢隆恩”
接下来的两名榜眼与探花都被授予翰林苑编修的身份。
殿试完成后,陛下还准备了酒席为考生庆祝,那也是沈仪人生中难得的高光时刻。
大概在沈仪任命内阁学士之后,沈仪的养父沈崇舟,沈大学士开始邀请沈仪回家吃顿饭,以示庆祝。
说句实在话,沈仪对沈崇舟这个养父感情极为复杂,既怨恨沈崇舟将她作为他夫人血袋养了两年,也感激他这些年的扶持,如若没有他沈仪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因此沈仪在他的多次邀请下,想着不妨回他家吃饭,就当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