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仪仔细的想了一下,如何让乐怡殿下在朝堂立住脚的办法。
但是一时间,也没有一个十分完美的法子,就只能让乐怡背朝堂势力的分布图。尽可能的帮助乐怡了解朝堂局势。
陛下目前有四位皇子,三位公主,目前在朝堂上活跃频繁的只有皇子。
因为庆国的开国皇帝是一位女帝,所以在庆国公主也有继承皇位的权利,相应的也有上朝议事的权利。
但是因为庆国已经三百年没有再出过女帝了,庆国历来的公主们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觉得自己与皇位无缘,就从朝堂淡去了身影。
到了乐怡公主父皇这一代,更是没一个公主上过朝堂。
沈仪也知道公主上朝堂容易,但是想融入朝堂并且让别人记住乐怡公主却不是一件易事,还要徐徐图之。
半个月过去了,乐怡殿下已经对朝堂的布局以及大臣们在皇子们之间的站队了如指掌。
这是乐怡来到沈仪府上议事,不免有些心急的问沈仪:
“仪姐姐,我什么时候才可以上朝堂,我已经准备好了。”
沈仪最近也在忙着整理最近发生的时事热点,想从中找到一件适合帮助乐怡在庆国朝堂上站住脚跟。
但是来回挑了很多遍,都没有一件满意的,于是就对乐怡说:“殿下,我们再等等,等时机到了,我们再进军朝堂。”
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时沈仪府中的马力来报:
“大人,不好了。平泉城发生了大地震,死了无数人。因为难民和灾情得不到很好的处理,陛下震怒,刘大人遣人来说让大人明天上朝小心仔细一点,切勿触霉头。”
沈仪听完这事,就感觉属于乐怡入朝堂的好时机出现了。
于是沈仪立马对乐怡说:
“殿下,时机到了。今晚您就留在微臣府中一起商讨抗震救灾的法子,为明天上朝做准备。 ”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沈仪也是费劲心思将抗震救灾的法子写成一张纸,让乐怡殿下背下来,同时详细的讲解了各中缘由,但是明天需要靠乐怡自己去说。
第二天上朝,乐怡也站在了属于皇子公主们的位置上,引来了许多人的打量,就连陛下刚上朝时也多看了乐怡几眼。
接着议事,乐怡也是安安静静的站着,直到陛下谈到平泉城地震的事。
乐怡在几个大臣的提议被否决了后,乐怡不紧不慢的站出来说道:
“父皇陛下,儿臣也有救震抗灾的法子。”
陛下尽管对乐怡的法子不报太大希望,但还是说:
“你且说来听听。”
“首先可以飞鸽传书到周边县在,在周边县筹集救援物资和救援人员,这样比从喜城出发的救援队快。同时下令救援队伍抢修道路,使后面到的人或物质可以及时供给。还有就是发布朝堂的拨款救灾的公告安抚灾区人民的心……在救灾完成后加地震情预测的能力,以及普及地震中如何自救的知识。”
乐怡洋洋洒洒的说了许多新颖的政策,陛下也听着十分满意。
尽管陛下不喜爱皇后,同样对乐怡没多少关注,但是他对百姓的心确是好的,对于乐怡的方案也表示认同,尽管有部分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一些反对。
但是乐怡的大多数提案都被实施了下去,这也让乐怡在朝堂上站住了脚。
随着灾情的缓解,乐怡也在民间有了声望,皇后的母族也开始关注到了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