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夜,静得像一块沉在井底的墨玉,只有几点疏星点缀着深邃的夜空。一处隐秘的别院内,灯火通明,却更显寂寥。
范若若站在院外,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满院的压抑吸入肺腑,再缓缓吐出。她知道,庆帝就在里面等着她,这个庆国最有权势的人,将决定她和哥哥未来的命运。
“民女范若若,参见陛下。”她按照礼数,恭敬地跪拜行礼,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起来吧。”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不怒自威,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范若若缓缓起身,抬眸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明黄色便服的中年男子端坐在上首,正是庆帝。他面容沉静,眼神深邃如井,让人捉摸不透,却又仿佛能洞察一切。
“你就是那个提供边境军事情报的人?”庆帝开口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审视,每一个字都像敲打在范若若的心上。
“是。”范若若不卑不亢地回答,挺直了脊背。
“你一个闺阁女子,是如何得到这些情报的?”庆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回陛下,民女自幼对情报收集颇有兴趣,也结识了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这些人脉遍布各地,这些情报,便是从他们那里得来的。”范若若巧妙地回答,既没有暴露自己的情报网,又解释了情报的来源,滴水不漏。
庆帝微微颔首,似乎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
“你可知,私自打探军事情报,可是重罪?”庆帝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如同平静的湖面忽然掀起波澜。
“民女知道。”范若若心中一紧,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但民女以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她顿了顿,声音愈发沉稳。“这些情报,或许能对陛下有所帮助。”她继续说道:“民女一片赤诚之心,皆为庆国,还望陛下明察。”她这番话,说得诚恳而又巧妙,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暗中拍了庆帝的马屁,更隐隐透露出自己的价值。
庆帝深深地看了范若若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让人无法猜透他此刻的心思。他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试探。
“你对当前的局势,有何看法?”他忽然开口问道,声音低沉而有力。
范若若心中一喜,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引起了庆帝的兴趣,这是她计划中的关键一步。 “民女不敢妄言。”她故作谦虚地说道,眼底却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
“但说无妨。”庆帝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是。”范若若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她从当前的朝堂局势,到各方势力的关系,再到边境的军事部署,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的见解独到,条理清晰,言辞之间,隐隐透着一股不输男儿的锐气。
庆帝都忍不住频频点头,眼神中流露出越来越明显的赞赏。
“没想到,你一个女子,竟然有如此见识。”庆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语气中也多了一丝温度。
“陛下过奖了。”范若若谦虚地说道,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你可愿为朕效力?”庆帝忽然问道,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范若若心中炸响。
范若若心中一震,她知道,这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也是她能否帮助哥哥的关键。 “民女愿意!”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声音坚定而有力。
庆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他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朕的眼睛,负责为朕收集情报,不得有误。”
“民女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范若若再次跪拜行礼,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兴奋,还有一丝难以言明的担忧。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将彻底改变。她将成为庆帝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为他扫清一切障碍。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哥哥——范闲。
范若若与庆帝的这次会面,究竟会对庆国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她又将如何利用自己的情报网,帮助范闲在京都立足?她能否在庆帝这位深不可测的君王身边,保全自己和哥哥?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范若若,将身处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