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在万千可能性里,唯一推导不出却又甘之如饴的变量。”
遇见绪琉希之前,郭文韬的生活犹如精密校准的时钟,分秒不差地循环往复,规律得近乎刻板。
在教室、图书馆与宿舍三点一线间游走,金融和数学公式构筑起生活的全部壁垒,就连偶尔的锻炼,也不过是这单调节奏里短暂的变奏。
周身环绕的清冷气场,将旁人隔绝在外,他看似被众人仰望,实则独自守着内心深处的荒芜。
那个炽热盛夏,绪琉希携着满身灿烂与蓬勃朝气,毫无征兆地闯进他波澜不兴的世界,如同一束强光,瞬间点亮了所有灰暗角落。
金融学课堂上,郭文韬像往常一样端坐在教室前排,安静等待知识的浇灌。教授踏入教室的瞬间,身后的长发女孩吸引了他全部的目光。
她的肌肤白皙仿若能透光,双眸灵动有神,嘴角上扬的自信弧度,轻而易举地驱散了夏日的闷热,更直直撞进了他的心底。
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女孩。绪琉希,她虽然年仅18岁,却已经是牛津大学金融学和政治学双学位硕士,并且正在继续攻读犯罪心理学博士学位。
这次,是因为与北大金融学教授之前合作过项目,受邀请来暂代几个月的助教。
郭文韬微微一怔,眼前女孩独特的自信与聪慧,宛如一块强大的磁石,令他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吸引。
而绪琉希,似乎也同样注意到了这个周身散发着静谧深邃气息的男生,他身上那拒人千里的清冷,在熙攘人群里格外醒目。
课程开启,绪琉希协助教授阐释复杂知识,她独树一帜的讲解方式,将晦涩理论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实例,让郭文韬对她的专业素养又增添了几分钦佩。
课堂上偶然的目光交汇,郭文韬总会慌乱移开视线,而绪琉希嘴角那一抹稍纵即逝的笑意,让空气都变得甜腻起来。
课后,同学们纷纷围向绪琉希请教问题,郭文韬站在一旁,内心挣扎着是否要靠近。
待绪琉希解答完众人疑惑,主动朝他走来。
绪琉希你对刚才讲的内容有疑问吗?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柔。
郭文韬连忙摇头,简短回应。
郭文韬没有,你讲得很清晰。
绪琉希笑着说。
绪琉希我看你上课特别认真,感觉你对金融满怀热忱。
郭文韬轻轻点头。
郭文韬嗯,一直都热爱。
微风轻拂,为这场相遇悄然披上了一层温柔滤镜。
自那以后,每一节金融学课都成了郭文韬心底隐秘的期待。
他全神贯注,不放过绪琉希讲解的任何细微之处。绪琉希也总会在不经意间将目光投向他,课堂互动逐渐频繁,课后分享的牛津生活与多元学科见解,更是为郭文韬原本清冷单调的世界,缓缓晕染开绚丽色彩。
起初,他回应简洁,可随着交流日益深入,紧闭的心门悄然开启,开始自如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学校举办金融学术研讨会,郭文韬针对金融案例提出独到见解,赢得满堂认可。
绪琉希眼中满是赞赏,会后,月色如水,二人并肩漫步校园小径。绪琉希率先打破宁静。
绪琉希今天你的发言相当精彩,能看出你思考得很深入。
郭文韬略带羞涩地笑了笑。
郭文韬谢谢,都是平日里积累的思考。
两人边走边聊起未来规划,不知不觉来到湖边。湖水在月光轻抚下波光粼粼,几只萤火虫在草丛间轻盈飞舞,如梦似幻。
绪琉希轻声呢喃。
绪琉希这里真美。
郭文韬转头看向她,月光勾勒出她柔和的轮廓,他的心跳陡然失控,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愫涌上心头,多希望时间能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那是一个微风沉醉的傍晚,校园的人工湖边静谧而美好。
绪琉希偶然得知郭文韬一直对摄影感兴趣,却总是独自摸索,便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去湖边拍摄日落。
郭文韬犹豫片刻后,还是答应了。到达湖边时,夕阳的余晖已经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波光粼粼的湖面像是洒上了一层金粉。
绪琉希熟练地摆弄着相机,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给郭文韬讲解摄影的技巧和构图方法。
郭文韬认真地听着,尝试按照她的指导去调整角度和参数。
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拍出来的照片总是差强人意,这让他有些沮丧。
绪琉希察觉到了他的情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绪琉希别着急,摄影就是这样,需要不断尝试和积累经验,每一次失败都是向成功靠近一步。你看,这个角度虽然现在不理想,但换个时间或者天气,说不定就能拍出惊艳的照片。
绪琉希就像生活一样,咱们不能因为一时的不顺利就感到失望呀。
说着,她拿起郭文韬的相机,帮他调整好参数,然后引导他去捕捉湖面上一只悠然划过的小船,在余晖的映照下,小船和波光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当郭文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他看着相机屏幕上的照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就在这一瞬间,郭文韬内心深处那扇尘封已久的门,悄然被推开。
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力量,原来有人陪伴着一起探索、一起面对失败与成功,是如此美好的体验。
这种人与人之间深度联结的快乐,如同春日破土的新芽,在他心中悄然生长。
时光悠悠流转,郭文韬和绪琉希的关系愈发亲密无间。
图书馆里,他们热烈交流学习心得;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留存着他们漫步的足迹,畅谈兴趣爱好与梦想。
郭文韬发现,女孩不仅学术上造诣颇深,对音乐、绘画同样满怀热爱,她周身散发的活力,对生活无尽的热忱,像永不熄灭的火焰,感染着郭文韬,让他变得愈发开朗,话语也日益增多。
绪琉希也渐渐习惯郭文韬的陪伴,他的沉稳内敛与自己的活泼外向相得益彰。
她享受和他探讨问题的过程,钟情看他认真思考的模样,每当看到他因自己的一句话而展露笑容,心底便涌起丝丝暖流,只单纯地将这份特别的感觉归结为朋友间的默契,丝毫未察觉郭文韬心底那日益炽热的爱意。
然而,郭文韬始终将这份爱意深埋心底,小心翼翼地守护着。
他深知自己对绪琉希的感情独一无二,却无法确定对方心意,害怕一旦表白失败,就会彻底打破当下的美好,只能默默守望着这份珍贵的情谊。
炎热午后,两人相约校园咖啡馆。香醇咖啡香弥漫四周,舒缓音乐在空气中悠悠流淌。
她突然开口。
绪琉希韬韬,你知道吗?这段在北大的日子,是我这段时间最快乐的时光。
郭文韬微微一怔,心底涌起一丝期待。
郭文韬我也是。
他轻声应道。
绪琉希接着说。
绪琉希在这里,我结识了你,一起度过了那么多美好瞬间,这些都会成为我最珍视的回忆。
郭文韬心中百感交集,想到绪琉希即将返回牛津,一阵失落涌上心头。
郭文韬那你回去之后,还会记得我吗?
他忍不住发问。
绪琉希认真地看着他。
绪琉希当然会,你可是我在北大最好的朋友。
听到“朋友”二字,郭文韬心中一紧,仍努力扯出一抹笑容。
郭文韬那就好。
日子如细沙般悄然流逝,她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
郭文韬望着校园里两人一同走过的地方,往昔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他明白,再也无法压抑这份深沉的感情。
绪琉希离开的前一天,阳光温柔地倾洒在校园小径。
郭文韬约她来到银杏林,夏日的银杏叶层层叠叠,绿得夺目,阳光奋力穿过枝叶缝隙,投射下一道道明亮光柱,像是为这片林子织就了一张金色大网。
郭文韬琉希,我有话想对你说。
郭文韬站在一棵银杏树下,深吸一口气,极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绪琉希闻声转头,眼中满是纯粹的疑惑,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绪琉希怎么啦,突然这么严肃?
郭文韬心跳如雷,凝视着她的眼睛,那些在脑海中反复预演的话语此刻却变得结结巴巴。
郭文韬这段时间,和你一起学习、聊天、在校园漫步,对我而言是无比特别的时光。
郭文韬你聪明、有趣,和你在一起,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绪琉希歪着头,脸上挂着友善的笑容。
绪琉希我也觉得和你做朋友特别开心,你总是那么可靠,还帮我解决了好多初来北大时的困惑呢。
她完全没领会郭文韬话语里暗藏的深情,只单纯当作朋友间的感慨。
郭文韬望着她天真无邪的模样,到了嘴边的告白又被他艰难地咽了回去。他害怕一旦说出喜欢,就连现在这样珍贵的朋友关系都难以维系。
于是,勉强扯出一个笑容。
郭文韬嗯,就是觉得以后你回了牛津,肯定会特别忙,怕我们联系会变少。
绪琉希拍了拍他的肩膀,爽朗笑道。
绪琉希怎么会,就算隔着千山万水,咱们也是好朋友,我肯定会找你聊天的!
在这片洒满阳光的银杏林里,郭文韬咽下了告白的话语。
望着她灿烂的笑脸,他心中既为没有破坏当下的和谐而暗自庆幸,又为错过表白时机而满心失落。
但他在心底默默期许,未来的日子还长,或许等距离不再成为阻碍,他便能鼓起勇气,将这份藏在心底许久的喜欢毫无保留地诉说。
绪琉希离开后,郭文韬像是丢了魂一般,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单调,可心底总有个声音在提醒他,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偶然间,他看到摄影社招新的海报,脑海中浮现出和琉希在湖边拍摄日落的场景,于是,他报名加入了摄影社。在摄影社里,他结识了一群热爱摄影的伙伴,大家一起探讨、实践,郭文韬的摄影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而他和绪琉希,也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们会在网络上分享彼此的生活,女孩跟他讲牛津的学术生活,那些有趣的课程和新奇的研究课题;郭文韬则跟她分享摄影社里的趣事,还有自己新拍的得意作品。
每次收到她的消息,郭文韬的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他会反复斟酌回复的内容,那些简短的对话,成了他平淡日子里的甜蜜慰藉。
这份未说出口的爱,就像一颗种子,在时光的滋养下,等待着破土发芽、开花结果的那天 ,期待着下一次重逢,续写属于他们的浪漫篇章,让这份懵懂的情愫,在岁月里慢慢沉淀为永恒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