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惩了容嫔和慧贵妃后,苏瑶并未有丝毫松懈,她的心思全部放在了联姻与萧逸的秘密任务上。此时,距离萧逸带领秘密使团潜入澜国已有一段时日,却始终没有传回任何消息,苏瑶心中不免担忧起来。
而朝堂上,对于联姻一事的争论依旧僵持不下。支持联姻的大臣认为,即便澜国有所企图,但目前并未彻底撕破脸皮,联姻仍有可能避免战争,且可以通过陪嫁的条件限制来保障自身利益。反对者则坚决主张备战,认为澜国狼子野心,绝不可轻信,联姻只是缓兵之计,一旦放松警惕,国家必将陷入危机。
皇帝在这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每日都眉头紧锁。苏瑶看着皇帝忧虑的样子,心中明白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来打破这僵局。她决定在后宫之中设宴,邀请一些重臣的家眷,从侧面了解大臣们的想法,并尝试说服她们,进而影响朝堂上的决策。
宴会当日,后宫的宫殿中张灯结彩,苏瑶精心安排了这场宴会,菜品精致,歌舞升平。重臣们的家眷纷纷盛装出席,一时间宫殿中欢声笑语不断。
在宴会进行到一半时,苏瑶起身,端着酒杯,微笑着对众人说道:“今日邀请各位姐姐妹妹前来,就是想大家聚一聚,放松放松。最近朝堂上为了联姻之事争论不休,想必各位姐姐妹妹在家中也有所耳闻。”
众人听苏瑶提及此事,都安静下来,纷纷点头。
苏瑶接着说:“其实,无论是支持联姻还是反对联姻,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好。我也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各位姐姐妹妹若是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我们一同商讨商讨。”
这时,陈丞相的夫人起身说道:“苏妃娘娘,老身觉得这联姻之事确实要谨慎。我家老爷每日为了此事愁眉不展,他认为如今局势不明,不可贸然答应联姻,但也不能轻易得罪澜国。”
苏瑶点点头,说道:“陈夫人所言极是。陈丞相乃是朝中栋梁,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可如今我们面临的情况复杂,若不联姻,恐有战争之险;若联姻,又怕掉入澜国的陷阱。”
一位年轻的大臣夫人也站起来,怯生生地说:“娘娘,臣妾听闻那澜国在边境增兵,这明显是不怀好意。若真把公主嫁过去,恐怕公主会受苦,国家也会陷入危机啊。”
苏瑶看着她,目光柔和地说:“妹妹说得对,公主乃陛下心头之肉,我们自然要为公主的幸福着想。但国家的安稳同样重要,我们要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宴会现场气氛热烈,家眷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苏瑶认真地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不时地给出回应。她巧妙地引导着话题,让大家明白,目前需要的是团结一心,共同寻找应对之策,而不是盲目地争论。
在宴会即将结束时,苏瑶说道:“各位姐姐妹妹,今日的讨论让本宫受益匪浅。回去之后,还望各位姐姐妹妹能将我们今日的想法转达给各位大人。无论最终的决策如何,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都要全力支持陛下。”
家眷们纷纷应和,表示会将苏瑶的话传达给各自的夫君。这场宴会过后,后宫与朝堂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苏瑶通过家眷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臣们的态度,朝堂上的争论逐渐不再那么尖锐。
另一边,深入澜国的萧逸带领着秘密使团,正经历着重重困难。他们乔装打扮成普通的商人,一路小心翼翼地前行。然而,澜国对他们这些外来者十分警惕,关卡重重,每到一处都要接受严格的盘查。
萧逸深知此次任务的危险性,他时刻保持着警惕,叮嘱使团成员们一定要谨言慎行。在经过一番周折后,他们终于来到了澜国的一个军事重镇附近。
夜晚,萧逸和几位身手敏捷的成员悄悄潜入了军事重镇的外围。他们躲在草丛中,观察着里面的情况。只见营帐林立,士兵们正在进行夜间训练,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萧逸小声对身边的人说:“看来这里的军备十分充足,我们要想办法进去,看看他们具体的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
其中一位成员说道:“统领,这谈何容易,里面守卫森严,我们很难混进去啊。”
萧逸沉思片刻,说道:“我观察了一下,明日会有一批粮草运进去,我们可以伪装成送粮草的队伍,找机会混进去。”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趁着夜色,偷偷找到了运送粮草的队伍。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萧逸等人制服了运送粮草的人员,换上他们的衣服,伪装成送粮队伍。
第二天清晨,萧逸带领着伪装后的使团推着粮草车,缓缓向军事重镇走去。在城门口,守卫拦住了他们,仔细地盘问着。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运的什么粮草?可有通行文书?”守卫大声问道。
萧逸镇定自若地回答:“大人,我们是从附近的村子来的,奉了上头的命令,给这里运送粮草。这是通行文书。”说着,他递上了事先伪造好的文书。
守卫接过文书,仔细查看了一番,又检查了粮草车。确认无误后,终于放行。萧逸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带领着使团顺利进入了军事重镇。
进入之后,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萧逸发现,这里储存着大量的武器装备,有新型的攻城器械和锋利的兵器。而且,士兵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
他们一边佯装搬运粮草,一边悄悄记录着观察到的情况。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深入了解时,突然一名士兵发现了他们的异样。
“你们几个,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干什么呢?”士兵大声喝道。
萧逸心中一紧,他立刻上前解释道:“军爷,我们是新来的运粮队,对这里不太熟悉,不小心走错路了。”
士兵怀疑地看着他们,说道:“哼,我看你们不像好人。跟我去见将军!”
萧逸知道事情败露,他使了个眼色,使团成员们立刻做好了战斗准备。就在士兵要动手时,萧逸等人突然出手,三两下就制服了士兵。
但他们的动静引起了其他士兵的注意,一时间,警报声大作,大批士兵围了过来。萧逸带领着使团成员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虽然敌军人数众多,但一时之间也无法将他们拿下。
在激烈的战斗中,萧逸意识到不能在这里恋战,必须尽快突围出去。他带领着使团且战且退,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成功逃出了军事重镇。
虽然成功逃脱,但使团也有几名成员受了伤。萧逸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他带着使团匆匆离开了这个地方。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萧逸拿出笔和纸,将他们在军事重镇观察到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
“这里的军备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澜国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我们必须尽快将这些情报送回国内。”萧逸说道。
一位成员说道:“统领,可是我们现在身处澜国腹地,周围都是敌军,如何才能将情报安全送回去呢?”
萧逸沉思片刻,说道:“我有一个办法。我们兵分两路,我带着几个人继续深入澜国,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你们几个带着情报,趁乱悄悄返回国内。”
众人听了,纷纷表示反对:“统领,这太危险了,您不能去冒险啊。”
萧逸严肃地说:“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我们的任务是将情报送回去,为国家提供准确的信息,不能因为危险就退缩。”
最终,使团成员们听从了萧逸的安排。萧逸带着几个人故意暴露行踪,朝着澜国更深处跑去,成功吸引了大批敌军的追击。而另外几名成员则带着情报,小心翼翼地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经过数天几夜的艰难跋涉,带着情报的成员们终于成功越过边境,回到了国内。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城,将情报送到了皇帝手中。
皇帝看着这份珍贵的情报,脸色十分凝重。他立刻召集大臣们进宫商议。
“各位爱卿,萧逸传回了重要情报。这澜国的军事力量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在边境增兵,且军备充足,显然是有备而来。”皇帝说道,将情报递给大臣们传阅。
大臣们看完情报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本支持联姻的大臣们也开始动摇,他们意识到,联姻或许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澜国的野心恐怕不是一场联姻就能满足的。
陈丞相说道:“陛下,如今看来,这联姻之事恐怕要重新考量了。澜国如此强大且有野心,我们不能轻易将公主嫁过去,以免陷入被动。”
苏瑶也说道:“陛下,陈丞相所言极是。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的军备,提高防御能力;另一方面,看看能否与其他周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澜国的威胁。”
皇帝点头道:“苏妃所言有理。只是联合周边国家一事,谈何容易。”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陛下,老臣认为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如今澜国的野心众人皆知,或许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愿意与我们联合。”
皇帝思索片刻后,说道:“好,就依爱卿所言。立刻选派几位得力的使者,分别前往周边各国。同时,加强国内的军备建设,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就在朝廷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项部署时,在澜国深入探查的萧逸等人却陷入了绝境。他们被敌军重重包围,虽然奋力抵抗,但敌军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体力也逐渐不支。
“统领,看来我们今天很难突围出去了。”一位使团成员喘着粗气说道。
萧逸看着周围的敌军,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大家不要气馁,我们一定要坚持住。只要能为国内争取更多的时间,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
敌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萧逸等人背靠着背,与敌军进行着最后的殊死搏斗。就在他们几乎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喊杀声从远处传来。
萧逸心中一动,难道是援军来了?果然,没过多久,他们看到一支队伍如猛虎般冲入敌军阵营,敌军顿时大乱。
原来,是萧逸之前在澜国结识的一位江湖朋友带领着一群江湖豪杰前来相助。这位江湖朋友偶然得知萧逸陷入困境,便毫不犹豫地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救援。
在江湖豪杰的帮助下,萧逸等人成功突围。萧逸感激地看着这位江湖朋友:“多谢兄弟出手相助,若不是你,我们今日恐怕就性命不保了。”
江湖朋友笑着说:“萧大哥,你我相识一场,怎能见死不救。而且,我也看不惯这澜国的所作所为。如今你们赶紧离开这里吧,此地不宜久留。”
萧逸点点头,带着剩余的使团成员与江湖豪杰告别后,踏上了回国的路途。经过一路的艰辛,他们终于平安回到了京城。
萧逸的归来让皇帝十分高兴,他重重地赏赐了萧逸和使团成员。同时,萧逸详细地向皇帝和大臣们讲述了在澜国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是如何获取情报和经历重重危险的。
听完萧逸的讲述,大臣们对澜国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苏瑶看着萧逸,心中充满了敬佩:“萧统领此次深入虎穴,为国家立下了大功。有了这些情报,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澜国的威胁。”
皇帝说道:“不错,萧逸此次功劳卓著。如今我们要加快与周边国家联合的步伐,同时加强国内的防御。苏妃,你也多多协助朕,共同应对这一危机。”
苏瑶微微欠身,说道:“陛下放心,臣妾定当竭尽全力。”
经过这场波折,宫廷内外都团结一心,为应对澜国的威胁做着积极的准备。而苏瑶也深知,接下来的道路依然充满艰辛和挑战,但她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守护好国家的安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宫廷和朝堂之间周旋,为国家的命运而努力。 与此同时,派往周边各国的使者也陆续出发,他们肩负着国家的重任,踏上了寻求联合的道路。未来的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各国之间又会达成怎样的协议,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但苏瑶和整个国家都已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