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众臣的争论声如潮水般起伏,皇帝静默地伫立于龙椅之前,未有丝毫表态。良久,那深邃的目光似是穿透纷争的迷雾,缓缓扫过在场众人,最终,带着几分探究与深意,停驻在我身上。
皇帝微微抬手,温和却不失威严地问道:“爱卿有何高见?”这一问,瞬间让朝堂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我,满含着期待,朝堂上弥漫着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息 。
我福身行礼,抬起头来,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如今力真屡屡侵犯我朝边界,局势危急,关乎国家的方方面面,的确需要慎重权衡。”
“臣思量再三,以为可先遣使者前往力真,与之展开谈判,解决此次争端的可能。谈判不仅满足两国百姓的利益,也能避免生灵涂炭、战火蔓延。使者出访期间,我朝应同步加强边防防御,增派人手、修缮工事,确保边疆稳固。与此同时,筹备充足的粮草,未雨绸缪,以防局势恶化。”
“若此番谈判未能达成预期,双方无法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彼时再商讨战备之事也不迟。届时,我朝已有充分准备,定能有力应对来犯之敌。”我稍稍提高音量,神情坚定。
“而对于马市,若要开放,必须建立一套完备且严格的监管制度,从交易流程到人员管理,都要做到滴水不漏,防止贪腐现象滋生。如此这般,既能够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宁稳定,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库的负担,避免因战争或不当决策造成的资源浪费。诸位大人,不知对此议有何看法?”
皇帝听闻浅颔示意,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与考量。群臣见状,也不禁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审慎的神情,似在仔细权衡我这番话背后的利弊得失。
邬阁老沉吟良久后,缓缓开口:“老臣以为,昭明大人此计甚妙,可行之。先以谈判为主,展现我朝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诚意,同时以战备为辅,时刻保持警惕,彰显我朝威严,又能避免无端开启战端,兼顾民生,不使百姓深陷战火,饱受疾苦。
王宜行上前一步说道:“陛下,邬阁老所言极是。昭明大人此策周全妥当,臣附议。”窦世枢也紧接着表态:“陛下,臣也认为此计可解当下困境,愿全力支持。”
蒋夫人出殡之日,阴云密布,压抑的氛围笼罩着整座京城。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身着素服的人们神色哀伤,缓缓前行。
我深知这一时刻的敏感性,丝毫不敢懈怠,精心安排先生跟随在队伍身后。先生为人机警,办事稳妥,有他在,我心里能踏实些。
安排妥当后,我独自来到阁楼之上。阁楼视野开阔,能将送葬的队伍看得清清楚楚。静静坐在窗边,目光不自觉地落在队伍中宋墨高举着的蒋夫人牌位上。牌位在风中微微晃动,好似承载着蒋夫人一生的荣辱兴衰。看着那牌位,往昔的种种回忆涌上心头,她在战场上的风姿绰约,在宅院里的谈笑风生,都仿佛还在眼前。如今却已阴阳两隔,世事无常之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