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短篇小说 > 九重紫:祈世昭明
本书标签: 影视短篇  万人迷  九重紫   

济苍昭泰

九重紫:祈世昭明

我静静地伫立在大殿一侧,垂眸敛目,仿若一尊静穆的雕像,凝神倾听着邬阁老与窦世枢二人针锋相对的争论。心中暗自思量,这新政之议,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社稷兴衰、民生福祉,绝非轻易能下论断之事。

沉吟片刻后,我缓缓吐纳而出:“陛下,依臣愚见,新政之行,不可操切冒进,亦不可泥古不化,当审慎权衡,寻得中庸之道,以求万全。”

“先论工商改制,窦大人所言激发经济活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实乃强国富民之要途。然邬阁老所忧监管之难,亦不容忽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当于推行改制之时,建立严谨之市场监管机制,制定详明之行业规范。如《商君书》中强调的‘明法峻刑’,约束富商巨贾之经营行为,使其不得肆意妄为;保障小手工业者之合法权益,令其得以安居乐业。如此,则经济繁荣可待,社会公平亦能维护。”

“再谈科举改制,增设新科选拔多元人才,此乃顺应时代之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然经史子集,乃我朝数千年文化之瑰宝,蕴含着治国理政之智慧,是培养官员品德与素养之根基,不可完全摒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经史之学,正是明心见性、修身养性的根本。当在保留传统科目的基础上,适当增设新科,让学子们既能博学于文,传承文化底蕴;又能学以致用,接触实用之学。如此,既不会引发士林之过度恐慌,又能为国家培育德才兼备、兼具文化底蕴与实际才能之栋梁。”

“此外,新政推行,还需考虑各地实际情况。我朝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可一概而论。昔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因地制宜,强军强国;今之新政,亦当如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可先在经济发达、文化开放之地试点推行,详察利弊,总结经验,再‘以点带面’,逐步向全国推广。同时,要加强对地方官员的培训,使其深明新政之要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唯有官员率先垂范,才能确保新政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真正惠及天下苍生。”

我顿住,横扫朝堂众人,继而高声说道:“陛下,新政之推行,实乃关乎国家兴衰荣辱之大事,不可不察。昔者,商鞅变法,秦得以强;王安石革新,虽历经波折,然其志在富国,亦为后世所鉴。今日,我朝面临时势之变,新政之施,恰是顺应潮流之举。”

“然臣以为,当从大局着眼,兼顾各方利益,徐徐图之。若因惧变革而裹足不前,恰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将错失发展之良机;若贸然行事,急于求成,亦恐引发朝野动荡,危及社稷根基。”

“古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为政之道,贵在平衡,不可操切。今推行新政,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徐徐渗透,稳步推进。如此,方能使新政之利泽被四方,朝野上下同心同德,我朝亦可在新政之推动下,实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成就千秋霸业 。”

上一章 济苍昭泰 九重紫:祈世昭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济苍昭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