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的小厮,跨下骏马如龙,蹄声得得,一路扬尘奔赴田庄。手中所捧乃大红聘书,置于朱漆木匣之中。
木匣雕琢精美,龙凤呈祥之纹栩栩如生,尽显国公府之尊崇。小厮神色恭谨,双手高捧,恰似古人敬奉圭璧,不敢有丝毫懈怠 ,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日光倾洒,映于匣上,熠熠生辉,瑞彩千条,兆示着这桩婚事的圆满与喜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如今这聘书送达,便如春日桃花盛放,预示着一段美好姻缘即将开启 ,令人心生期待。
庭院之内,石桌之畔,崔老太太与祈锦舒相围而坐。桌上平铺一本陈旧皇历,纸页泛黄,似在诉说悠悠岁月。崔老太太抬手指向历书,眉梢眼角笑意盈盈:“锦舒呐,依我看,下月初三便是良辰吉日,黄历所记,此日宜婚嫁,实乃天赐良缘之时,再合适不过!”
祈锦舒原本低垂的眼眸缓缓抬起,眸光如暗夜中刹那亮起的星子,转瞬即逝却又满含期许。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勾勒出一抹温柔的弧度,轻声应道:“全凭老太太做主。”这简短的回应里,藏着一位母亲对女儿终身大事尘埃落定的欣慰,更有对女儿未来幸福生活的满心憧憬。
正此时,小厮一声报骤然打破庭院的温馨:“英国公府送聘书来啦!”祈锦舒嘴角那抹温柔笑意瞬间凝住,如被寒霜侵袭的花蕊,没了生气。她下意识抬眸,目光越过小厮,直直落在院外那棵银杏树上。
秋意渐浓,银杏的枝叶已悄然泛黄,透着几分萧索。一阵秋风轻柔拂过,带着丝丝凉意,一片银杏叶悠悠脱离枝头,打着旋儿缓缓飘落。祈锦舒的眼神,也随着那片叶子的轨迹,一点点黯淡下去,眼底的光芒被无尽的怅惘取代。
往昔种种,皆因那不可告人的隐秘,这些年隐姓埋名,蛰居于这田庄之中。寒来暑往,岁岁年年,她默默守着女儿长大,每一个日夜,都倾注了无尽的心血与深沉的母爱。
忆起曾经,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过往,桩桩件件,皆是不能言说的秘密。为护窦昭周全,她忍痛割舍自己的身份,独自咽下所有的委屈与艰辛。
如今,苦尽甘来,女儿终于觅得良人,即将嫁入高门。本应是满心欢喜,可她心中却满是酸涩与无奈。只能以旁人的身份,默默看着女儿披上嫁衣,却无法以母亲的身份,站在她身旁,为她整理嫁衣的褶皱,给予她最真挚的拥抱与祝福;更不能光明正大地端坐高堂之上,看着女儿女婿行那大礼,接过那盏代表着孝道与接纳的茶 。遗憾同秋日里的残荷,在她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 。
崔老太太目光敏锐,转眼间便捕捉到谷秋神色的变化。她微微眯起眼眸,眼中满是疼惜。只见老太太缓缓伸出手覆在谷秋的手背上,动作轻柔,似是怕惊扰了什么。
紧接着,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从她口中逸出,那叹息声悠悠荡荡,裹挟着无尽的心疼。两人相对无言,唯有鸟鸣涧河,在空气中弥漫,诉说着复杂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