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深入学习
伦敦的清晨,雾气弥漫,阳光努力穿透云层,在街道上洒下斑驳光影。朱志鑫和苏新皓并肩走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脚步匆忙而坚定。
昨夜,两人又为新作品讨论到深夜,在融合东西方音乐元素的关键环节上,遇到了瓶颈。东方音乐的含蓄与西方音乐的奔放,该如何天衣无缝地结合,让他们绞尽脑汁。“志鑫,我总觉得我们还没找到那个平衡点。”苏新皓眉头轻皱,言语中满是焦急。朱志鑫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别急,我们今天去图书馆多查些资料,一定能找到办法。”
踏入图书馆,安静的氛围立刻将他们笼罩。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音乐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朱志鑫和苏新皓一头扎进书海,一本本翻阅着有关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典籍。
朱志鑫专注于研究西方古典音乐中复杂的和声体系,他的手指在书页间快速滑动,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小声嘀咕:“西方音乐的和声如此丰富,要是能巧妙运用到我们的作品里,肯定能增添不少层次感。”苏新皓则沉浸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与十二律吕的世界里,他若有所思地说:“中国音乐的这些音阶,蕴含着独特的东方韵味,怎样才能让它在现代音乐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呢?”
时间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朱志鑫和苏新皓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伸了伸懒腰,这才发现已经在图书馆待了一整天。尽管收获颇丰,但他们心里清楚,想要实现心中的音乐构想,还远远不够。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方音乐文化,朱志鑫和苏新皓决定去拜访一位在伦敦小有名气的音乐制作人——大卫。大卫的工作室位于伦敦的艺术街区,周围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两人站在工作室门口,朱志鑫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抬手敲响了门。大卫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专业的音乐设备,墙上挂着许多知名音乐人的签名海报。
“欢迎你们,小伙子们。我听说了你们在音乐融合上的尝试,非常感兴趣。”大卫笑着说。
朱志鑫和苏新皓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他们迫不及待地向大卫分享了自己的音乐理念和目前遇到的困惑。大卫认真地听完,走到钢琴前,随手弹奏了一段西方经典旋律,然后说:“西方音乐注重和声、节奏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你们看,像这样的旋律走向,如果和你们中国音乐里独特的节奏型相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新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朱志鑫则专注地看着大卫的手指在琴键上跳动,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从大卫的工作室出来,夜幕已经降临。伦敦的街头灯火辉煌,行人匆匆。朱志鑫和苏新皓却无心欣赏这繁华的夜景,他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热烈地讨论着刚才的收获。
“志鑫,我觉得大卫的建议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方向。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按照西方音乐的和声规则进行重新编排。”苏新皓兴奋地说。
朱志鑫眼睛一亮,“没错,再加上我们擅长的说唱节奏,说不定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
然而,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回到公寓的工作室,他们立刻开始尝试。朱志鑫坐在电脑前,用音乐制作软件编写旋律,苏新皓则在一旁拿着吉他,反复弹奏不同的和弦进行配合。
“不对,这个地方的节奏还是不太对。”朱志鑫皱着眉头,不停地调整着音符的时长。
苏新皓放下吉他,走到电脑前,“是不是可以把这个和弦换成中国传统音乐里的那种简单却富有韵味的和弦?”
两人就这样反复尝试,不断推翻重来。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节奏问题,就能让他们争论许久。窗外,夜色渐深,万籁俱寂,只有工作室里的灯光依旧亮着,键盘的敲击声和吉他的弹奏声交织在一起。
在一次激烈的讨论中,朱志鑫和苏新皓因为对一个音乐段落的处理方式产生了分歧。朱志鑫认为应该突出西方音乐的节奏感,而苏新皓则觉得要更注重中国音乐的意境。
“志鑫,我觉得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节奏的强烈,而失去了中国音乐那种独特的韵味。”苏新皓语气坚定。
朱志鑫的脸色微微一变,“可是如果节奏感不强,歌曲就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引起共鸣。”
两人互不相让,气氛变得有些紧张。沉默片刻后,朱志鑫率先打破僵局,他看着苏新皓的眼睛,轻声说:“新皓,我知道你是对的,我们再好好想想,一定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
苏新皓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态度有些强硬,他轻轻拍了拍朱志鑫的肩膀,“对不起,志鑫,我刚才太急了。我们一起努力,肯定能做到。”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他们终于创作出了一段让彼此都满意的旋律。那一刻,朱志鑫和苏新皓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新皓,我们做到了!”朱志鑫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苏新皓用力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伦敦的夜晚,繁星点点。朱志鑫和苏新皓站在公寓的窗前,望着夜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在音乐的道路上,还有无数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坚持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他们的辉煌。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志鑫和苏新皓继续深入学习东西方音乐文化。他们参加各种音乐讲座,观看不同风格的音乐演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交流。每一次的学习和交流,都让他们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都会互相鼓励,共同面对。他们知道,在异国他乡追求音乐梦想的道路上,彼此是对方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