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新的音乐风格探索
冬日的寒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工作室的窗棂,发出沉闷而单调的声响,仿佛在为苏新皓和朱志鑫此刻的心境配乐。屋内,灯光惨白地洒在堆满乐谱和乐器的桌子上,两人眉头紧锁,满脸疲惫地对着电脑屏幕上毫无起色的音乐工程文件,长久地沉默着。
“这都改了多少版了,还是不行。”朱志鑫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满是挫败与不甘,重重地将手中的笔摔在桌上,靠向椅背,闭上双眼,试图缓解因长时间盯着屏幕而酸涩的眼睛。
苏新皓抬手揉了揉眉心,轻声说道:“别急,志鑫。我们只是还没找到那个点,再试试,肯定行的。”话虽如此,他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迷茫与焦虑。
自上次突破创作瓶颈推出成功专辑后,他们就下定决心要在音乐风格上进行更大胆的探索,为粉丝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可真正付诸实践,才发现远比想象中艰难。
“电子、摇滚、民谣……这些元素我们都尝试融合了,可总感觉差了点灵魂。”朱志鑫睁开眼,望着天花板喃喃自语,“到底怎样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风格呢?”
苏新皓起身,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湿漉漉的街道,行人匆匆,车辆穿梭,一切都被这阴冷的天气笼罩着。“或许我们太执着于把各种元素生硬地拼凑在一起,忽略了它们之间自然的融合。”
朱志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是说,我们要找到一种更自然的连接方式?但具体该怎么做呢?”
这时,工作室的门突然被敲响。经纪人小李推门而入,看到两人疲惫的模样,不禁有些心疼:“你们俩别太拼了,出去透透气吧。这样一直闷在屋里,灵感也不会来呀。”
苏新皓和朱志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动摇。最终,他们决定听从小李的建议,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
三人来到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暖烘烘的空气裹挟着浓郁的咖啡香扑面而来。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苏新皓点了一杯拿铁,朱志鑫则要了一杯美式。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小众乐队的表演,他们的音乐风格很独特,融合了多种元素,但却不显得突兀。”小李一边搅拌着手中的咖啡,一边说道,“你们不妨去了解一下,说不定能找到灵感。”
苏新皓和朱志鑫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好主意,我们回去就看看。”苏新皓兴奋地说道。
喝完咖啡,三人回到工作室。苏新皓和朱志鑫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搜索起小李推荐的那些小众乐队。一首首风格各异的音乐在工作室里流淌,他们沉浸其中,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时而低声讨论。
“这首民谣和电子音乐的结合很巧妙,你听这节奏和旋律的搭配,既保留了民谣的质朴,又增添了电子音乐的活力。”朱志鑫指着电脑屏幕说道。
苏新皓仔细聆听着,突然灵机一动:“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把摇滚和民谣的节奏进行重新编排,再融入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
朱志鑫眼睛一亮:“对呀,之前我们尝试融合时,总是按常规的方式,这次换个思路,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干就干,两人立刻投入到创作中。苏新皓坐在钢琴前,反复弹奏着一段旋律,不断调整音符和节奏。朱志鑫则在一旁,用吉他尝试着不同的和弦进行。
几个小时过去了,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城市的灯火陆续亮起。工作室里,两人还在专注地创作着,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就用这个节奏!”苏新皓兴奋地站起身,“志鑫,你快听听,把摇滚的强烈节奏和民谣的舒缓旋律这样结合,再加上中国传统乐器的点缀,是不是很有感觉?”
朱志鑫拿起吉他,配合着苏新皓弹奏的旋律,弹出了一段激昂又不失温情的和弦。“太棒了!就是这个感觉。”朱志鑫激动地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新皓和朱志鑫日夜奋战,不断完善这首作品。他们邀请了专业的传统乐器演奏者,为歌曲增添独特的韵味;精心编写歌词,让歌曲更具内涵和情感。
在一次排练中,组合成员们听到这首全新的作品,都被深深震撼了。
“太好听了!这是我听过最特别的音乐。”成员A赞叹道。
“这次的风格真的太新颖了,粉丝们一定会喜欢的。”成员B也兴奋地说道。
苏新皓和朱志鑫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然而,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音乐的道路上,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风格等待他们去探索。
“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朱志鑫坚定地说道。
苏新皓用力地点点头:“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一起走下去。”
此时,窗外的夜空繁星闪烁,仿佛在为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而闪耀。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音乐世界里,苏新皓和朱志鑫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梦想,继续勇敢地前行,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在音乐的天空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